崔忠付出席第四屆餐飲業冷鏈峰會暨首屆連鎖零售冷鏈物流論壇
發布時間:2015-03-30 10:26:44 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

3月26日,由中物聯冷鏈委、中國物流技術協會共同主辦,良中行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餐飲業冷鏈峰會暨首屆連鎖零售冷鏈物流論壇”在武漢舉行,會議吸引了300多位來自餐飲、零售、食品、冷鏈物流等行業的精英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出席會議并講話。
.jpg)
崔忠付首先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委和中國物流技術協會,對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衷心的祝賀,對參加活動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他指出,2014年全國餐飲行業收入27860億元,同比增長9.7%,終止了自2011年以來連續三年增速下滑的頹勢。餐飲收入增幅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的差距也一改近三年來持續擴大的態勢。全年餐飲市場雖略有起伏波動,但總體保持了穩定的增長態勢。呈現出幾方面特點:
一是大眾連鎖餐飲高歌猛進,高端餐飲轉型不易。大眾餐飲由于剛性需求增長比較穩定,更因其經濟實惠、方便快捷的特點得到市場越來越多的認可和歡迎,成為推動整個行業企穩回暖的中流砥柱。而高端餐飲雖積極轉型,但受大環境影響,想要擺脫原有結構框架、與市場形成契合并非一日之功;
二是餐飲創新全面開展,企業轉型不斷升級。“國八條”出臺后,很多高端餐飲紛紛向多元化多品牌拓展市場,還有許多餐飲企業積極投身早餐、老年餐飲、社區餐飲市場謀求發展。部分餐飲企業將業務延伸至食品加工領域,“無店面餐飲”前景可期。此外,餐飲O2O發展勢頭十分強勁,互聯網優勢在傳統餐飲領域盡顯無疑;
三是餐飲政策引導力度加強,商務部2014年出臺了《加快發展大眾化餐飲的指導意見》,要求五年內大眾化餐飲比重由當前的80%提高到85%以上。此外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還聯合發布了《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2014年11月1日已正式實施,對餐飲外賣提出了配送方面的要求。
以上幾點餐飲業特征的變化,其實都將對餐飲未來的供應鏈結構產生影響。同時餐飲行業的“三高”問題越來越嚴重,據不完全統計,過去5年餐飲行業的運營成本攀升了127%,其中人力成本上漲30%,店面租金上漲120%,食材成本上漲200%,而且這些成本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結果,只會升高不會降低。所以,餐飲企業要想發展,只能從供應鏈管理、創新方面來降低和消化“三高”成本,這也正好契合了本次會議的主題“共享協同,成本約束下的供應鏈價值創新”。

隨后,他還談到連鎖零售行業的發展現狀。有報告預測,未來兩三年中國零售市場仍有望達到8.7%的增長速度,而且2018年會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場。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幾年傳統零售業態日漸式微,迫不得已之下,關店、轉讓、裁員比比皆是。不久前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4年零售總額為26.2萬億元,表面看同比增長11.9%,可實際上很多零售企業盈利堪憂,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業績下滑或虧損。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互聯網電商的沖擊,另一方面店面租金、人員成本的大幅上漲對零售行業也有很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加快供應鏈整合和創新,轉變運營模式拓展線上線下新渠道,或許會成為傳統零售企業未來增長的“雙引擎”。
目前像永輝、華潤、大潤發、卜蜂蓮花等都在探索轉型升級之道。其中做的比較好的是永輝超市,永輝2014年凈增門店52家,實現凈利潤8.5億元,同比增長18%,這主要是得益于他們對供應鏈的整合和優化,增強了采購議價能力,降低了運營成本。
未來,無論是餐飲行業還是零售行業,成本和利潤之間的博弈將愈演愈烈,企業勝負的關鍵,將從門店制勝、產品制勝、服務制勝轉變為供應鏈制勝,供應鏈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