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黎明:把公路物流運價指數打造成經濟“晴雨表”
發布時間:2015-08-03 16:09:48 科技信息部

把公路物流運價指數打造成經濟“晴雨表”
——訪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 何黎明
6月12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該指數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廣東林安物流集團聯合調查。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的發布對于規范我國當前公路貨運市場秩序來說是一場及時雨,對于物流業的長遠、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公路貨運持續推進改革、不斷向前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全社會完成公路貨運量超過330億噸,占貨運量比例為77%,這一比例較2004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公路貨運量在各種運輸方式中位居榜首,公路貨運整體規模平穩增長,發展態勢良好,顯示出在物流行業內日益重要的地位,支撐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發展;但另一方面,我國公路貨運領域,小、散、亂、弱的局面長期存在,公路貨運信息不對稱、公路運價體系不透明,這些弊端嚴重制約了公路貨運向前邁進的步伐,嚴重影響了公路貨運規模化、高效化、集約化、智能化發展趨勢。
在此背景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建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一方面在于反映真實的公路貨運需求情況和貨運成本,為相關政府部門制定政策和法規提供數據支撐;另一方面在于規范公路貨運市場秩序,抑制當前公路貨運市場的惡性價格競爭,使得公路貨運價格透明化,還原真實的公路貨運價格。
公路運價指數是經歷了怎樣的創建過程?該指數如何確保運價信息的廣泛代表性和數據發布的及時性?在行業發展中具有怎樣的創新?還有哪些方面可以拓展?為此,《現代物流報》記者專訪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
現代物流報:公路運價指數對于物流業乃至宏觀經濟發展有哪些重大意義?
何黎明:首先,建立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是公路物流市場發展的客觀要求,可以分析價格和成本對行業運行的影響方向和程度,分析研判行業未來發展的變化和趨勢,充分發揮價格信息對市場的導向作用,調節市場供需之間總量與結構的平衡,引導公路物流市場健康有序平穩發展。
其次,建立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是大數據發展的客觀要求,借助大數據的理念,通過“云計算”等技術手段,結合公路運輸相關數據情況,可以挖掘關聯指標數據的相關關系。同時,有利于實時監測公路物流市場的走勢、特點、變化和拐點,以及價格波動與物流行業乃至宏觀經濟的相關性。
第三,建立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是貫徹《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的客觀要求。近年來,指數已成為分析社會經濟、預測景氣度和改善社會環境的重要工具。作為分析社會經濟現象數量變化的一種重要方法,它可以對不同度量單位或性質各異、數量不能直接加總的總體進行綜合測度。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的編制既是順應指數化發展的潮流,同時也是對現行物流統計制度的完善與補充。
第四,建立公路運價指數是物流產業升級、提質增效的客觀要求。其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促進公路物流企業服務能力的提升,助推企業服務效率與時效性的提高,同時借助于公路物流企業的專業優勢、與制造企業聯動發展,提升供應鏈效率;第二,公路物流網絡平臺的建設應用解決了行業內供需方信息不對稱問題,完善了公路物流誠信體系,使得承運人與貨主方之間信息更加公開透明;第三,網絡平臺的應用降低了公路物流企業成本,提高行業運行效率,降低車輛空駛率;第四,在網路平臺運行的基礎上構建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可以更充分地發揮價格信息對公路物流市場的導向作用,為公路物流企業了解行業價格變化,推進科學決策,合理配置運力資源,提高運營效率,提升服務能力提供有力依據。
現代物流報:中國公路運價指數經歷了怎樣的建立過程?
何黎明: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擁有一只專業的研究團隊,曾編制發布了流通環節生產資料價格指數(MPI)、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中國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NMI)、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LPI)。在多年的實踐和運作過程中,已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指數編制方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對指數及其經濟意義也有著較深的理解。
早在2012年,公路運價指數的數據采集與編制就已開始。積累了寶貴的數據信息,穩定性、代表性、精細化程度都比較好,為研究和構建指數體系提供了必要條件。
2014年6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與相關公路物流企業共同開展“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體系”課題研究,并于當年12月提交指數體系方案。
2015年3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體系方案”專家論證會,受到了與會專家的廣泛認可,并按照專家意見對方案進行了進一步完善。
2015年6月12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正式發布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
現代物流報:公路貨運涉及區域廣、線路多,從業人員廣泛,公路運價處于動態變化之中。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采集的數據如何確保運價信息的廣泛代表性和數據發布的及時性?
何黎明: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根據公路物流信息平臺會員在線支付結算、信用標普、物流價格、貨運保險、精準定位等一體化實時交易信息,自動生成全國范圍內整車、零擔物流價格數據編制而成。目前,采集的價格數據涵蓋了全國9大物流區域、38個重點城市、74個物流節點平臺、1406條公路運輸線路,200萬輛貨運車輛。數據采集面廣、量大,顯著提高了數據的全面性、代表性。由于數據采集基于網絡平臺,可實時、動態抓取,大幅提升了數據采集的時效性和及時性。
現代物流報: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具有怎樣的創新性?
何黎明: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是一個完整的指數體系。既有按時期范圍劃分的周指數、月指數、季指數和年指數,也有按對比基期劃分的環比指數、定比指數和同比指數,還有按車型分的整車、零擔重貨、零擔輕貨指數,以及按線路、按區域劃分的各類指數。
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運用了“大數據”“云計算”的調查分析方法。基于公路物流平臺的動態交易信息,實時讀取,因此更客觀真實,數據量大、覆蓋面廣。
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吸收了PMI、物流業景氣指數的經驗,每月2日發布月指數,每周五發布周指數,具有較強的時效性,有利于對公路物流市場的動態把握。
現代物流報: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還有哪些方面可以進一步拓展?
何黎明: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的創建是成功的,數據采集具有較強的代表性,總指數較好地反映出行業內周期性特點及其與實體經濟的關聯性。但公路物流價格的區域性差異、貨類差異在現階段尚不能較好反映,與此同時,公路物流量及平均運距指數后期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觀察。
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是一個開放的體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將會進一步細化推出分貨類、分品種指數以及貨運量指數等,不斷豐富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體系,致力于將其打造成價格的“風向標”,經濟的“晴雨表”,充分發揮公路物流運價指數對物流業乃至宏觀經濟的監測預警作用。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