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17 15:27:53 現代物流報

在17日的會議上,中物聯會長何黎明到會并致辭。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和服務業司以及海口市人民政府等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會議。
各地物流工作牽頭部門、統計部門、物流行業協會負責同志,中物聯部分專業委員會,2016年中國物流50強企業和重點聯系企業,新聞媒體,研究機構和有關專家等50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據了解,本次會議的召開時值“十三五”開局之年和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攻堅之年,物流業發展面臨一系列機遇和挑戰,中物聯特邀政府部門、物流企業和專家學者首次召開全國性物流形勢分析會,主要目的在于:匯集眾智,分析研究當前物流發展新形勢,把握物流發展新趨勢,凝聚共識,共商物流發展新對策。
主辦方介紹,此次大會分為主旨演講、指數發布、轉型升級、行業分析、企業之聲、頭腦風暴等環節,30多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將發表專題演講和互動交流。
何黎明在致辭中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持續處于新常態,對經濟運行的質量與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預計“十三五”時期物流將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進入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的新階段。
一是客觀把握物流發展新形勢,在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等政策推動下,今年以來宏觀經濟與物流運行呈現積極變化,表現出開局平穩、經濟預期和市場價格回升以及市場需求、企業效益和經濟結構有所改善的“一穩、兩升、三改善”特點,經濟運行中的積極信號在增多。
二是努力把握物流發展新趨勢,既要冷靜面對物流業發展中存在問題,也要充分把握技術進步、創新創業、消費升級、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和大數據資源帶來的六大發展紅利。
三是積極探索物流發展新對策,要抓住“十三五”時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直面機遇和挑戰,著力在構建高效物流體系、推動物流集約發展、暢通物流基礎網絡、創新物流組織、統籌協調發展和深化改革等六大方面實現新突破。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魏貴軍副局長、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景曉波副局長、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任宏偉處長分別就新常態下我國物流發展的政策取向、工業和物流融合、商貿物流發展以及互聯網+流通背景下海南物流發展等主題做主旨演講。
會議啟動了公路物流運量指數編制工作,介紹了指數方法體系。公路物流運量指數運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開展了公路運量指數調查,直接讀取交易平臺信息,省去人工填報環節,數據客觀真實,極大地提高了數據準確性、及時性。
轉型升級環節圍繞經濟新常態下如何利用新技術、新模式構建高效物流體系和推動融合發展等內容展開。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何墨池分享了瑞典構建高效運輸體系的經驗,提出經濟新常態下構建高效運輸體系的建議。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所長王國文介紹美國物流發展的新動向,分析新技術新能源革命以及互聯網時代,對提升現代物流效率,創新物流運作模式等方面的重大影響。貴州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總裁何勇提出了互聯網、平臺化背景下運力資源商業運作的框架和發展思路。
在行業分析和企業之聲環節,中物聯汽車物流分會馬增榮副會長、冷鏈物流專委會秦玉鳴秘書長、中物聯網絡事業部晏慶華主任分別介紹了汽車物流、冷鏈物流以及物流金融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羅牛山冷鏈物流有限公司林維炎總經理,利豐發展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兼集團華南首席代表雷瑞強和天津德利得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惲綿分別介紹了專業物流企業經營思路與策略。
會議還進行了“頭腦風暴”形式的企業對話,探索有效提高現代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企業競爭力,推動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實現行業健康發展的新機遇、新思路和新路徑。特邀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作了《2016年暨“十三五”時期宏觀經濟發展形勢分析與展望》的報告。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