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聯合會專區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快訊 > 綜合快訊 > 正文

何黎明:以金融助推物流,促物流產業轉型升級

發布時間:2016-06-29 11:34:04 現代物流報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國物流業仍然處于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但是也面臨一系列矛盾和問題。

在這一重要的發展形勢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主辦、鎮江市人民政府支持的“2016年中國物流金融峰會”,以金融助推物流,助力物流產業轉型升級,值得關注。

2015年7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將“互聯網+高效物流”列入11個重點行動之一,全面互聯網化的物流產業轉型升級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今年以來,國務院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成為國內物流業業務模式調整、技術裝備升級以及企業高速發展的又一重大機遇。在國家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下,今年的宏觀經濟與物流運行呈現積極變化。根據中物聯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5月份物流運行呈現出穩中趨緩的態勢。但是當前物流業面臨什么樣的形勢?

6月21日,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級聯席會議交流了當前物流業發展形勢,分析了普遍遇到的政策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總的來看,當前物流業發展呈現出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和動能轉換的新特點:

從這次座談會反應的情況看,今年上半年重點物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是增幅普遍放緩,多數企業利潤有所下降。

從需求結構看,與居民生活相關的物流需求保持了較快的增長,生產資料類需求增勢減弱;

從資源條件看,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對物流運作的硬約束開始減緩,勞動力、土地、資本等要素約束越來越明顯,資源環境負擔進一步加重;

從增長動力看,新技術、新模式不斷出現,互聯網+平臺型的企業發展迅猛,6月初發布的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4.2%,各項經營指標逐步企穩回升,相信進入三四季度隨著工商業進入產銷旺季,預計下半年將出現穩中漸升的勢頭。

近年來,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簡政放權措施,但仍然對物流業有制約,企業反應集中的問題主要還是在稅收、土地、通行、監管等幾個方面。

關于稅收問題:包括土地使用稅延續,跨境電商稅收調整,營改增稅負增加問題等等。稅收問題如果不解決將對物流業轉型升級,對物流業創新將帶來很大的制約。

今年5月1日,“營改增”在全國全面推開,道路運輸行業稅負增加問題依然沒有明顯改善。在稅率沒有降低的情況下,只能靠增加進項抵扣來解決,但是抵扣率低、范圍窄,實際作用非常有限。目前我們正在積極反應尋求適當的解決辦法,相信李克強總理關于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莊嚴承諾應該在物流行業得到落實。

關于土地問題:包括物流用地規劃,性質分類屬性問題等等。由于物流用地規劃往往沒有納入城市規劃統一考慮,導致新增物流用地很難獲得指標。物流用地屬于城市基礎設施用地,投資額度大,回收周期長,把物流用地等同于一般項目對待,是物流用地難、用地貴的重要原因。

關于道路通行問題,包括配送車輛進城停靠等等。因為目前我國二線以上的城市交通管理,基本上都采取了限制貨運車輛進城的管理措施,而且這個管制范圍在不斷擴大。如果沒有有效的對策疏導,這對于物流特別是城市配送,造成很大的制約。道路通行一直是座談會反映的重點問題。國家發文提倡的制度,主要是整合個體的運力資源,這個制度離開稅收政策支持,可以說是很難推進。

關于市場監管方面的問題:包括快遞行業反應的快遞網點一照多址,海關通關、統一執法監管等問題。由于物流涉及管理部門多,統一管理事項涉及多頭監管,許多地方以多種理由不予辦理非法人分支機構的營業執照,導致每個網點設立獨立核算的法人分支機構,這樣大大增加了企業的成本。

還有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也是這次會議大家主要研討的問題等等。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將在加大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政策建議,爭取為物流行業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當前,物流與金融的融合創新已經成為物流行業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應該說物流金融已不單純是動產融資,而是包括公司金融、業務金融、產業金融、供應鏈金融和消費金融多個層面,數十個分支的龐大體系。特別在當前“互聯網+”的背景下,我國物流行業邁向新的時代。

具體說來,在公司金融方面,主要體現為股權融資和公司債。目前我國物流類上市企業一共有137家,總體數量相對于我國龐大的物流產業規模來講,差距極大,未來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在業務金融方面,眾所周知,我國物流行業普遍存在融資難的問題,融資難的矛盾主要體現在中小微企業需求上。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金融專業委員會調研顯示,我國物流行業僅運費墊資一項,每年就帶來約6000億元的融資需求。但這部分需求只有不到5%是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得到的,而成本較高的自籌資金、民間借貸、應收賬款保理成為這部分資金的主要來源,業務金融的資金成本過高致使物流企業的運營壓力極大。

在產業金融方面,國家對于物流產業高度重視,但是國內目前仍沒有一家國家級的物流產業基金,只是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園區開發等方面有一些非專業性的引導基金的支持。其他還有少量物流地產基金,物流并購基金和物流類私募創投基金,但都十分分散,對產業支撐作用不明顯。

在供應鏈金融方面,我國的供應鏈金融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和影響。但主要依然集中在大宗商品領域,一些惡性事件發生以后影響至今依然存在。有少量的高科技企業,例如京東、中物動產,已經在嘗試進入消費品和復雜品類的供應鏈金融市場,這成為物流金融新的亮點。

在消費金融方面,這是圍繞物流從業人員特定的消費場景,比如說高速費、加油、住宿等環節出現的金融服務產品和模式。典型代表為保理式消費和在線支付的實現,在減少司機和中小微物流公司的資金壓力同時,實現了物流行業中業務環節和支付環節的閉環,為將來實現更大規模的消費金融,運費保理服務提供有效數據,這也是必將改變我國公路運輸行業的重大變革。

特別是在國家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發展新引擎的背景下,國務院出臺“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傳統物流深度融合,帶來物流領域的深度變革。

今天會議主題是“互聯網+物流+金融+政府服務”,將從政府、協會、企業、專家等不同視角,把握物流金融發展的最新趨勢,解讀國家物流金融的最新政策,探討“互聯網+”戰略下物流金融的創新模式和行業的解決方案,這必將進一步增強行業的交流,促進各方的互動與合作,從而不斷推動金融的創新,實現物流行業的提質增效。

(根據作者在2016中國物流金融峰會上的講話整理,有刪減,未經作者審閱,隋秀勇整理)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