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10-13 19:27:52 中物聯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業委員會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84號,以下簡稱《意見》),部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有關工作,推動我國供應鏈發展水平全面提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從行業組織的角度,對《意見》做出如下解讀。
一、出臺背景:全球趨勢 順勢而為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國際學界對傳統供應鏈的普遍定義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到制成中間產品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一個由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所連成的整體功能網鏈結構”。進入二十一世紀,全球物流已進入供應鏈時代,發達國家紛紛從戰略層面推進供應鏈體系建設。2012年,美國發布了《全球供應鏈國家安全戰略》,把供應鏈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物流、采購、電商、快遞等業態融合交叉發展,現代物流向供應鏈轉型升級成為必然趨勢,供應鏈與互聯網、物聯網深度融合,已經逐漸發展步入智慧供應鏈新階段,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構建全球化經濟新格局的有力抓手。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綜合國力得到極大提升,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規模迅速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較好地發揮了對國民經濟的支撐和保障作用。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最大的貿易國之一,也是全球供應鏈重要中心之一。2016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230萬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超過11萬億元,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全國貨運量達到440億噸,其中,公路貨運量、鐵路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多年來居世界第一位。快遞業務量突破300億件,繼續穩居世界第一。特別是物流、采購、電商、快遞等業態融合交叉,不斷創新發展,為我國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契機。總體而言,我國供應鏈發展雖然處于初級階段,但起點高、速度快,供應鏈在各行業加速創新與應用,形成了多種供應鏈發展模式,推動了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提升了我國全球市場競爭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我國供應鏈的發展,多次提出要推進供應鏈創新,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完整高效的產業供應鏈。國務院作出全面部署安排,要求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應鏈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為根本路徑,以信息化、標準化、信用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為支撐,創新發展供應鏈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高效整合各類資源和要素,提升產業集成和協同水平,打造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智慧供應鏈體系。
去年以來,商務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以及相關部門研究機構等全程重點參與《意見》的相關調研和起草工作。
二、出臺意義:首部政策 戰略立意
《意見》是我國首次以國務院辦公廳名義發布的有關供應鏈的專題政策,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文件,標志著我國進入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發展的新時代。《意見》包括: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四大部分主體內容。順應當今時代與行業發展的趨勢與特征,《意見》中提出,供應鏈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實現產品設計、采購、生產、銷售及服務全過程高效協同的組織形態。它體現了當今時代發展趨勢和特征,強調供應鏈降本增效、協同整合、開放共贏的功能特征與組織模式,其應用范圍從企業、產業之間,延伸到地區、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意見》中指出,推進供應鏈的創新與應用,是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引領全球化提升競爭力的重要載體,凸顯出供應鏈重大戰略意義。
三、總體要求:立意高遠 方向明確
《意見》總體要求分為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兩大部分。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應鏈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為根本路徑,以信息化、標準化、信用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為支撐,創新發展供應鏈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打造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智慧供應鏈體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我國經濟全球競爭力。《意見》立意高遠,著眼于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找準了路徑,為供應鏈發展指明了方向。
《意見》發展目標契合實際和發展趨勢,要求我們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爭取形成一批適合我國國情的供應鏈發展新技術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蓋我國重點產業的智慧供應鏈體系,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中國成為全球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重要中心。
四、重點任務:實現主要產業全覆蓋
《意見》提出了六項重點任務,分別是: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制造協同化、服務化、智能化,提高流通現代化水平,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積極倡導綠色供應鏈,努力構建全球供應鏈。這六項任務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其中前三項任務分別覆蓋了我國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目標是通過供應鏈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實現全社會的經濟紅利共享。
重要任務一: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國是農業大國,但并非農業強國。傳統小農生產模式仍然普遍存在,影響農產品供應鏈建設,影響農村經濟發展。《意見》從“創新農業產業組織體系、提高農業生產科學化水平、提高質量安全追溯能力”三個方面,以供應鏈理念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勢必加速我國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向現代農業轉變,以供應鏈推進中國從農業大國走向農業強國。
重要任務二:促進制造協同化、服務化和智能化。當前,電子商務及移動支付等技術手段帶來的生產和服務變革,正在重塑全球制造業供應鏈體系。《意見》提出了“推進供應鏈協同制造、發展服務型制造和促進制造供應鏈可視化和智能化”是提升制造業整體發展水平的三個重要方向。這是強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中國制造2025”任務,推進中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的重要舉措,也利于中國制造搶占全球供應鏈高地。
重要任務三:提高流通現代化水平。作為全球最大貿易國家之一和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中國流通領域創新發展已走在世界前列,以阿里、京東、蘇寧等為代表的大數據驅動的供應鏈流通服務體系正在形成。但支撐中國零售等市場基本面的仍是大量中小企業,《意見》提出 “推動流通創新轉型、推進流通與生產深度融合和提升供應鏈服務水平”,將在加速中國流通供應鏈智能化,強化流通與生產供應鏈聯動,提升供應鏈核心競爭力。
重要任務四: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是推進產業“脫虛入實”,以金融推進實體發展,加速產融結合的重要手段。國家政策引導和推動下的供應鏈金融,更應當積極發揮金融對于實體經濟的促進作用,并且運用有效手段防范供應鏈金融風險。
重要任務五:積極倡導綠色供應鏈。我國綠色供應鏈的實踐才剛剛起步,部分企業采取的綠色供應鏈措施主要是在我國不斷提高的環境標準及環境政策壓力下采取的行為。《意見》提出的“大力倡導綠色制造、積極推行綠色流通和建立逆向物流體系”,將加速中國經濟的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重要任務六:努力構建全球供應鏈。
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偉大戰略構想,為中國融入世界經濟開創了新的局面。“一帶一路”建設的本質,也是打造融合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等多元一體的供應鏈新通路。同時,中國在借助上合組織、APEC等多元合作組織參與全球經濟建設,展現大國擔當,也需要從構建全球供應鏈體系出發,積極融入全球供應鏈網絡、提高全球供應鏈安全水平和參與全球供應鏈規則制定,這也將極大提升我國參與全球供應鏈體系建設的深度和廣度。
五、保障措施:立體、有力、可行
《意見》提出了六條保障措施,分別從政策環境、試點示范、信用、監管、標準體系、人才培養、行業組織建設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從營造良好公共政策環境和行業環境出發,從政策到試點,從宏觀到微觀,符合行業和企業發展訴求,立體感強,富有力度,具體可行。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引導和推動下,能夠充分發揮企業和行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其中,第六條保障措施明確指出:“加強供應鏈行業組織的建設”。包括:推動供應鏈行業組織建設供應鏈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行業研究、數據統計、標準制修訂和國際交流,提供供應鏈咨詢、人才培訓等服務。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加強與國外供應鏈行業組織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供應鏈專業資質相互認證,促進我國供應鏈發展與國際接軌。
六、行業組織: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作為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中國唯一一家物流與采購行業綜合性社團組織,其主要任務是推動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推動政府與企業采購事業的發展,推動生產資料流通領域的改革與發展。在物流、采購向供應鏈轉型升級的大背景和大趨勢下,從行業組織的定位出發,積極推動供應鏈的創新與應用,是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義不容辭的責任,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將依托深厚的行業資源與專家隊伍,密切配合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好相關政策要求,積極參與推進供應鏈相關政策課題研究,加快推動智慧供應鏈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強行業數據統計、供應鏈知識體系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參與推進供應鏈標準和信用體系建設,不斷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廣泛,進一步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
- 政策效能釋放供需恢復 物流升級助力降本增效 ——2025年一季度物流運行情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