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聯合會專區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快訊 > 綜合快訊 > 正文

何黎明:把握行業大方向 引領行業新發展

發布時間:2017-10-15 22:14:11 科技信息部

把握行業大方向 引領行業新發展
——何黎明在2017年中國物流發展與形勢分析大會上的講話

2017年10月14日

 

今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加快結構調整和動能轉換,物流運行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

一、物流發展整體穩中有升、穩中有進

初步測算,前三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超過180萬億,同比增長7%,其中工業品物流總額增長約7%,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增長超過30%。社會物流總費用約為8.5萬億,同比增長10%左右。物流業總收入預計可超過6.5萬億,同比增長12%。具體來看,今年以來的物流運行可以總結為“一降、兩優、三升”。一降,是經濟運行中的物流成本穩中趨降,兩優是指物流需求結構和服務供給能力持續優化,三升是指物流規模增速在回升、物流行業的景氣度在提升、物流市場價格和企業效益在提升。

(一)物流成本穩中趨降。經濟新常態下,降低經濟運行的物流成本成為降成本的重頭戲。上半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6%,比2016年回落0.3個百分點,近些年呈連續回落態勢。社會物流成本水平的回落,一是由于經濟結構的持續調整,上半年我國服務業占GDP比重已上升至54.1%,歷史數據表明,服務業占GDP的比重每上升1個百分點,物流費用與GDP的比率下降約0.3-0.4個百分點。二是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工業品物流中高價值、高品質的物流需求持續快速增長,今年以來汽車、通用設備、醫藥等物流領域需求增長10%以上,大宗能源原材料物流需求和實物量低速增長,鋼鐵、有色增長不到1%,煤炭運量比峰值低7%左右,與此相適應,物流成本水平也逐步進入低速增長期。三是得益于組織模式的持續創新,近年來圍繞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層出不窮,企業著力創新組織模式,實現分散資源的互聯共享,促進生產經營的組織化和集約化。四是著力降低制度性成本。這兩年,國務院連續出臺了降低成本的措施,今年國辦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從激發活力、減輕負擔、提升能力、提高效率、產業協同、信息暢通、營商環境等七大方面提出了27項具體措施,著力解決關鍵環節的難點問題。日前,國辦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84號,),部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有關工作,推動我國供應鏈發展水平全面提升。

(二)物流需求結構持續優化。前三季度全國工業品物流總額168萬億,同比增長7%,工業物流平穩增長的同時,新舊增長動力也在加快轉換,其中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等物流需求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高耗能物流、大宗商品物流需求延續回落走勢。消費驅動經濟增長特征明顯,網絡購物與電子商務日趨繁榮,帶動消費相關的汽車、醫藥、冷鏈、電商快遞業務高速增長,前三季度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30.8%,電商物流指數中,總業務量指數平均為138.5點,農村業務量指數平均為143.9點,總業務量和農村業務量同比增長40%和45%,隨著“金九銀十雙11”的旺季來臨,9月份指數分別回升到150.4點和148.4點,業務量呈加速增長態勢。冷鏈生鮮市場開始發力,2017年順豐櫻桃項目快遞收入同比增長50%,大閘蟹項目8、9兩個月收入增長88%。

(三)物流服務能力持續優化。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戰略整合、聯盟合作等多種方式整合資源,優化配置,努力實現做大做優做強,中國遠洋海運集團集裝箱運力世界第四,自有散貨運力世界第一,招商局、中外運啟動物流資產實質性整合。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進,鐵路總公司確定年內公司制改革目標,東航物流成功引入普洛斯和德邦物流,資產負債率下降13個百分點,蘇寧物流收購天天快遞,滿意度明顯提高。順豐與UPS成立合資公司、海航重組物流板塊、長久物流簽約澤布魯日,強強聯手、優勢互補、多業融合已成趨勢。菜鳥、京東、蘇寧開放物流體系,林安物流園區推進資源要素線上線下融合。2017中國物流企業50強主營業務收入共計8300億元,占物流業總收入的11%,市場集中度繼續提升。A級物流企業達到4600多家,專業細分領域相繼涌現一批綜合實力強、引領行業發展的標桿型物流企業。

(四)物流規模增速回升。前三季度,PMI均值為51.6%,比上年同期回升2.2個百分點,宏觀經濟企穩為物流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前三季度全社會物流總額預計可超過180萬億,同比增長7%,增速與上半年基本持平,比上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生產資料總額預計51萬億,同比增長7.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物流市場規模穩步擴張,物流業總收入預計可超過6.5萬億,同比增長12%,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7.3個百分點。隨著消費升級和食品安全受到關注,冷鏈物流市場需求預計達到2400億元,同比增長9%。

(五)物流景氣穩中有升。物流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前三季度,物流業景氣指數均值為54.9%,比上年同期回升0.7個百分點,持續保持在54%以上的景氣區間。物流景氣指數中,平均庫存量指數連續下降,9月份為50.4%,比年初高點回落2.8百分點,資金周轉指率指數為55.1%,比年初提高1.9個百分點,設備利用率指數為52.8%,比年初提高1.8個百分點。受大宗商品需求好轉的拉動,倉儲物流業務持續活躍,前三季度倉儲物流指數平均為52.4%,比上年同期回升1.5個百分點。指數綜合反映出整個經濟活動中庫存呈下降趨勢,上下游產業處于去庫存階段。

(六)市場價格和企業效益趨穩回升。前三季度,生產資料市場累計平均價格同比上漲21.8%,三季度末比年初上漲1.6%。海運運力深度調整,供需矛盾有所緩解,價格明顯回升,前三季度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平均為1092.3點,同比增長90.8%,九月底比年初上漲47.2%,中國沿海散貨運價指數平均為997.2點,同比增長19.2%。9月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3.9點,走勢企穩。在需求回升的推動下,企業經營效益轉好回升,盈利水平持續改善,上半年中物聯重點物流企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9.9%,收入利潤率為6.7%,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A股上市公司中港口、運輸、倉儲等傳統物流企業收入順勢上漲,電商快遞、汽車物流、供應鏈、跨境電商等新興物流企業表現突出,業務收入增長甚至達到50%以上,一批物流裝備制造、物流技術研發企業脫穎而出。企業效益好轉、經營活力增強是增長的根本動力。

同時,我們也要穩不忘憂、好中知難,保持清醒頭腦,直面當前物流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給能力不夠矛盾交織;社會物流總費用仍然較高和企業盈利水平偏低問題突出;物流基礎設施總量過剩和結構性短缺互見并存;體制機制約束依然明顯,市場環境治理有待加強;用戶對物流服務質量的要求與物流企業服務能力之間仍有較大差距。

二、物流業發展仍處于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期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更是《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的承上啟下之年。物流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仍處于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期。

從外部環境來看,發達經濟體艱難復蘇,新興經濟體頑強增長,全球制造業和國際貿易回暖,市場整體信心提升,10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全球經濟增長3.6%,比4月份預測值上調0.2個百分點,比2016年加快0.4個百分點。世界銀行和聯合國預計全球經濟增長比2016年都有所加快。三大國際組織共同看好經濟走勢,2017年世界經濟將迎來這些年形勢最好的一年。

從內部發展來看,制造業PMI指數波動回升,9月份新訂單指數達到54.8%,回升至五年來高點,新出口訂單指數達到51%以上,經濟增長的韌性在增強,經濟平穩增長的勢頭在鞏固。9月份物流景氣指數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達到55.8%和54.3%,物流企業對未來保持樂觀預期。

從政策環境來看,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物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國辦印發加快冷鏈物流發展、改善藥品生產流通的意見,冷鏈物流、醫藥物流迎來新機遇。質檢總局推動提高物流服務質量,國家發改委對失信主體實施多部門聯合懲戒,加快物流誠信體系建設。多式聯運示范成效初現,首批示范工程已開通多式聯運線路39條,累計完成集裝箱多式聯運量超過60萬標箱,多式聯運價格平均比公路運輸低35%左右,“十三五”鐵路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規劃已于近期發布。交通運輸部穩步推進公路治超,無車承運人進項抵扣取得實質進展。商務部繼續開展商貿物流標準化試點,工信部加強物流信息化引導,開展物流供應鏈推進工作。跨境電商新政再次延期,為行業整合爭取時間。初步判斷,2017年物流業將保持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預計全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增速在7%左右,社會物流總費用增速在9%左右,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繼續保持穩中有降態勢。

當前,我國物流業正處于以轉型升級為主線的發展新階段,行業發展逐步從追求規模數量增長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從成本要素驅動向效率提升、創新驅動轉變,從單純降低物流成本向降本與增效協同發展轉變,傳統的物流產業通過引入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新機制,做好轉型升級“加法”,提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正在加快釋放行業發展新動能。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興起,物流業與互聯網深化融合,“互聯網+”高效物流促進線上線下資源優化配置,成為行業新動能的重要源泉。物流全要素和全流程將全面接入互聯網,構成全覆蓋、廣連接的物流互聯網,“萬物互聯”助推智慧物流發展,實現連接升級;物流數字化程度將顯著提升,打破行業信息不對稱和信息孤島現象,“全程透明”強化智慧物流基礎,實現數據升級;共享、眾包、眾籌等創新模式將得到廣泛應用,打破傳統分工體系,重構業務流程和經營模式,以“創新驅動”實現模式升級;分布式物流互聯網將更加接近消費者,滿足個性化需求,實現體驗升級;人工智能技術快速迭代,機器在很多方面將替代人工,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越來越普遍,“智能革命”改變市場格局,實現智慧升級。

隨著產業變革的持續深入發展,全球價值鏈和產業鏈體系逐步重構,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融合逐步深化,供應鏈管理成為趨勢,為物流業煥發新動能提供機遇。物流外包的廣度、深度將進一步增強,外包逐步從銷售環節向采購、生產等供應鏈環節延伸,協同發展日益普遍,助推物流社會化;物流服務將逐步從倉儲、運輸、配送管理向供應鏈設計、規劃、運行轉變,知識管理成為趨勢,助推物流專業化;物流企業將融入產業鏈上下游,強化戰略合作關系,整合優化供應鏈服務,助推物流一體化;物流方式將逐步從大批量少批次,向小批量多批次轉變,物流設施將從集中式布局向分布式布局轉變,滿足多元化、個性化、實時化供應鏈需求,助推物流柔性化;物流能力將內嵌更多專有技術和專有資產,提供綜合物流解決方案,提升客戶服務體驗,助推物流個性化;物流企業將逐步向產業園區集聚,配套區域產業布局,服務區域經濟定位,實現區域聯動發展,助推物流集中化;物流業將強化國際基礎設施投資和國際物流網絡布局,跟隨制造企業“走出去”發展,助推物流國際化。

隨著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為新時期物流業轉變觀念、提升水平奠定了理論支撐,也為物流業發展新動能指明了方向。創新驅動將成為發展第一動力,物流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將更加普遍,“創造性破壞”將重塑產業競爭優勢,引領行業創新發展;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物流能力將均衡發展,全方位、多層次、高效率的物流服務網絡加速形成,引領行業協調發展;順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物流將全面開展,引領綠色發展;配合“一帶一路”戰略,在沿線國家有序布局物流資源,加大全球供應鏈掌控能力,引領開放發展;按照“共享”理念,整合供應鏈、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與上下游企業和客戶分享業務模式創新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益,引領共享發展。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是中國物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也是物流發展的重要關口,未來怎么走,大家怎么看,下一步怎么干,這是政府、行業、企業需要共同關注的話題,必須要加強行業發展趨勢的研判和分析,更重要的是提出思路方向和措施。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每年組織召開物流發展與形勢分析大會,就是希望通過專家研討和行業交流,把握行業大方向,引領行業新發展!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