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聯合會專區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快訊 > 統計信息 > 正文

12月大宗商品指數顯示:指數波動后回升,市場運行穩中趨升

發布時間:2018-01-05 09:01:15 科技信息部

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調查、發布的2017年12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為100.6%,指數止跌回升。各分項指數中,供應指數繼續下跌,但跌幅有所收窄,銷售指數止跌回升,庫存指數繼續上升,但升幅明顯收窄,商品價格繼續上漲,且漲幅仍在擴大。數據顯示,當前國內大宗商品市場需求上升,價格繼續上漲,供應持續下降,供需銜接基本正常。綜合來看,當前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基本回歸穩中趨升的基本態勢,前期季節性因素影響造成的短期波動基本平復,但隨著價格高位風險不斷聚集,后期市場仍面臨調整風險。

一、商品整體供應減少

12月份,大宗商品供應指數為98.4%,連續兩個月處于下降通道,顯示隨著全國多個省份目前正在嚴格執行冬季環保限產政策,商品供應有所下降,特別是鋼鐵、鐵礦石等黑色金屬生產企業開工率明顯下降,產量大幅減少。各主要商品中,鋼鐵和鐵礦石的供應量明顯減少,原煤和汽車供應量均較上月顯著增加,數據顯示11月份國內汽車產量高達308萬輛,再創歷史記錄。

                 

1、鋼鐵供應持續下降

12月份,鋼鐵供應指數為95.3%,連續三個月呈現下降格局,為2017年2月份以來的最低值。我們認為造成鋼鐵供應持續縮減的原因主要是北方嚴格執行的冬季環保限產政策直接影響了鋼廠生產,同時陜西、安徽、江蘇等非2+26城市也加大環保限產力度,對鋼廠生產也形成一定影響。從鋼廠的生產情況來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份,國內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6615萬噸和8685萬噸,環比分別減少8.6%和5.4%,日均產量分別為220.5萬噸和289.5萬噸,環比分別下降5.5%和2.2%,其中粗鋼日均產量為今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另據中鋼協數據顯示,12月中旬重點鋼企粗鋼日均產量為171.81萬噸,旬環比減少1.45%;全國估算值為217.67萬噸,環比減少1.56%,連續四個月下降。目前北方地區采暖季限產政策執行力度較大,特別是12月份江蘇徐州、河南安陽、河北武安等地區鋼廠限產力度進一步加碼,預計整個采暖季粗鋼產量都將維持低位,12月份全國粗鋼日均產量將會進一步下降到215萬噸左右的水平。

2、能源類商品供應大幅增加

隨著限產政策的放松和國家保供應政策效用顯現,國內原煤產量環比出現小幅上漲,加之國內需求回升,原煤進口小幅增長,產量及進口量疊加,國內市場原煤供應大幅增長。12月份,原煤供應指數為114.7%,為2017年4月份以來的最高值。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原煤產量較上月增加1644萬噸,增長5.8%。2017年1-11月份全國累計生產原煤313596萬噸,同比增長3.7%。另據海關數據顯示,11月份,國內進口煤炭2205萬噸,環比增加77萬噸,增長3.62%。

受成品油市場需求和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國內原油加工量保持較快增長,增速略有加快,12月份國內成品油供應量止跌反彈,當月較上月增長6.8%。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份國內原油加工量為4942.9萬噸,同比增長8.0%,增速比10月份加快0.6個百分點;日均加工量164.8萬噸,同比增加12.2萬噸。主要成品油產量均保持正增長,汽油、煤油和柴油同比分別增長7.7%、3.7%和3.5%。1-11月份,原油加工量5.2億噸,同比增長5.2%。

二、終端需求淡季不淡

12月份,大宗商品銷售指數止跌回升,較上月回升1.1個百分點,顯示終端需求淡季不淡,市場成交情況較為活躍。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2%,增速比前10個月回落0.1個百分點。從三大投資來看,前11月房地產投資增速7.5%,較上期回落0.3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0.1%,較上期加快0.5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增速為4.1%,與上期持平。11月份地產銷售面積增速小幅反彈,資金到位增速也有所回升,新開工面積增速也由5.6%回升至6.9%。地產投資先行指標在年末小幅反彈,這可能顯示了庫存去化取得較大進展后,地產投資的韌性也有所上升。12月份官方PMI為51.6%,較上月略微回落0.2個百分點。該指數自2016年10月份以來連續15個月保持在51%以上較高水平。PMI指數顯示,當前供需增長態勢平穩,國內外市場需求總體平穩,經濟運行態勢平穩。整體來看,11月份大宗商品下游行業數據好于市場預期,國內經濟依然表現出相當強的韌性,對后期市場走勢也將形成提振。但隨著年終臨近,季節性需求下降以及資金緊張因素顯現,特別是價格的持續上漲將會提升企業的生產壓力,預計后期整體需求低迷的局面難以改變。

                 

1、鋼市需求淡季來襲

12月份,鋼鐵銷售量較上月減少1.5%,是全部調查品種中唯一一個出現下降的,顯示在經歷11月份需求淡季不淡之后,12月份國內鋼材市場需求淡季特征明顯體現。整體來看,終端用戶對高鋼價產生恐高心理、從北到南工地逐步停工,以及年末資金緊張等因素,使得12月份整體需求量大幅下滑。12月份,鋼鐵行業PMI新訂單指數為58.3%,環比回落7.1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為36.1%,環比下降5.6個百分點。兩個指數的走勢表明,國內市場需求放緩,出口繼續萎縮。另外,12月份西本新干線監測的滬線螺終端日均采購量環比大幅回落39.85%。隨著年終臨近,季節性需求下降以及資金緊張因素顯現,預計短期內鋼材市場整體需求低迷的局面難以改變。出口方面,據海關統計,1-11月,全國累計出口鋼材6983萬噸,同比減少3090萬噸,下降30.7%。11月份,全國出口鋼材535萬噸,同比減少277萬噸,下降34.1%。1-11月累計凈出口鋼材5773萬噸,折合粗鋼凈出口約6014萬噸,相對2016年同期的粗鋼凈出口約9241萬噸,同比粗鋼凈出口減少3227萬噸,下降34.92%。

2、有色金屬需求回暖

12月份,有色金屬銷售指數止跌反彈,較上月回升5.2個百分點,顯示有色金屬銷售情況明顯回暖。從有色金屬的終端消費情況來看,目前,下游房屋施工、電網建設進入季節性淡季,但是下游行業整體消費穩中有升,其中電子行業、交通行業和家電行業處于生產旺季,特別是汽車行業產量、空調產量等仍表現強勁,整體需求表現尚可。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份國內汽車產量為308萬輛,環比增長18.7%,創歷史新高;當月國內空調產量為1460.1萬臺,環比增長8.4%。

三、商品庫存仍在積壓

12月份,大宗商品庫存指數為103.5%,升幅較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升幅擴大。從本月指數的情況來看,雖然本月供應端繼續收縮,且需求有所回暖,但由于高利潤使得前期商品生產持續處于高位,消費端回暖仍難以令庫存積壓的態勢得到明顯緩解,商品庫存仍在增長,市場供應壓力猶在。各主要商品中,鐵礦石、原煤和化工庫存指數有所上升,且增幅進一步擴大,其余品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1、鋼鐵庫存有所下降

12月份,鋼鐵庫存指數為99.2%,時隔四個月后再現下降格局。該指數的變化情況預示著,在鋼廠供應持續減少以及需求整體平穩的背景下,當前鋼鐵行業產業鏈庫存正在下降,后期庫存壓力有望逐漸緩解。據西本新干線監測庫存數據顯示,截至12月29日,國內主要鋼材品種庫存總量為801.15萬噸,較11月末減少35萬噸,減幅4.19%,較去年同期減少146.5萬噸,減幅15.46%。其中螺紋、線材、熱軋、冷軋、中板庫存分別為325.9萬噸、103.65萬噸、170.9萬噸、102.85萬噸和97.85萬噸,較11月末分別下降3.52%、增加5.55%、下降12.04%、下降3.7%和下降1.21%,螺紋鋼庫存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從鋼廠庫存來看,據中鋼協數據顯示,截止12月上旬末,重點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為852.98萬噸,旬環比減少319.19萬噸,減幅27.23%;較11月上旬末減少344.2萬噸,減幅28.75%;較去年同期減少428.8萬噸,減幅33.46%,創下2012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較,全國鋼材市場庫存減少146萬噸,鋼廠庫存減少429萬噸,市場庫存和鋼廠庫存合計較去年同期減少575萬噸,而上月為減少106萬噸。12月中下旬以來盡管社會庫存和鋼廠庫存均出現攀升,但庫存絕對值依然處于歷史低位,對鋼價支撐仍較為強勁。

2、鐵礦石庫存持續增加

12月份,鐵礦石庫存指數為106.7%,連續三個月上升,且升幅有所擴大,顯示在供應增加,特別是進口量明顯增加,以及鋼廠開工率明顯降低的背景下,鐵礦石庫存開始顯著積聚。據海關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9454萬噸,環比增加1505萬噸,增幅18.9%;1-11月份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9.91億噸,同比增長6.0%。在鋼廠限產以及進口港到貨增加的情況下,本月港口鐵礦石持續攀升,并創歷史新高。國內鐵礦石港口庫存自2016年11月后不斷攀升,而最近兩周不斷刷新紀錄。據統計,截止12月29日,國內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量達到1.47億噸,連續第六周增加,再創記錄新高,較11月底大幅增加670萬噸,2017年以來庫存增加了28%,2016年增幅為22%。

3、汽車庫存開始下降

12月份,汽車庫存指數為98.9%,在連續兩個月持續增長的情況下,本月出現下降,顯示前期居高不下的汽車庫存量開始減少。據中汽協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汽車產銷量環比、同比均呈現增長。當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8萬輛和295.8萬輛,其中產量創歷史新高,產銷量環比分別增長18.7%和9.7%;同比分別增長2.3%和0.7%。雖然汽車產量極高,但近期國內汽車銷量情況良好。特別是進入12月份,年底傳統旺季對銷售有一定刺激作用;小排量購置稅減免政策的最后一個月,使得小排量汽車購買需求得到釋放;春節臨近也是促進本月市場需求增加的因素之一。年底沖量季,部分經銷商為了年底沖量及清庫存,進行降價促銷。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12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47.7%,環比下降2.1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警戒線之下。

從以上情況來看,本月大宗商品市場的供需格局正在顯露積極的變化:環保限產加碼、部分商品的生產企業檢修力度加大、需求淡季不淡、國內經濟穩中有進、美元仍偏弱震蕩、新興市場需求強勁。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整體持續上漲,價格高位風險不斷聚集,商品庫存積壓的狀況仍未緩解,疊加年末資金緊張的原因,后期市場面臨調整的風險也在加大。

1、穩中有進的宏觀經濟為大宗商品市場2018年平穩開局奠定了基礎

回顧2017年我國宏觀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優”的態勢十分明朗。經濟增速勢頭積極,增長質量明顯優化,就業目標超額完成,企業景氣度多項指標創近5年新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年內4次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在當前經濟轉型升級、國際競爭加劇的巨大壓力下,我國GDP連續九個季度保持了6.7% - 6.9%的增速,表明我國宏觀經濟“穩”的基礎十分堅固。在“穩”的同時,“優”的特征也逐漸清晰,“三去一降一補”的全面推行,有效削減了落后產能,促進了先進產能的快速發展。三次產業格局和區域發展差異也有顯著優化,農業生產形勢較好,農產品產量和農民收入增長較快;工業企業效益持續改善,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1.9%;今年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8.8%,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明顯高于全國,東北地區工業增加值增速也在加快,固定資產投資由負轉正,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2017年12月,制造業PMI指數為51.6%,連續15個月初于51%以上的景氣區間,經濟平穩增長特點明顯,發展動力充足。“穩中有進、穩中向優”的宏觀經濟態勢為大宗商品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和穩定的需求來源。

目前“一帶一路”正處于穩步推進階段,同時國內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都將貢獻較大份額的鋼鐵、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加上采暖季北方限產等因素,預計開年后將涌現新的供需缺口。

2、美元仍偏弱震蕩、新興市場需求強勁繼續利好大宗商品市場

2017年以來,全球經濟逐漸復蘇,IMF于2017年10月10日發表報告,將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較7月份時均上調0.1個百分點,分別至3.6%和3.7%,同時也上調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經濟體增長預期。IMF當天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說,預計今年全球75%的經濟體增速都將加快,這也是全球經濟近十年來最大范圍的增長提速。

美國經濟雖然在復蘇中,但美元加息和稅改后美元的表現,以及特朗普當選后美元的表現看,并不是市場一致性的預期看漲,市場更多的經濟分析并不看漲美元。美國第三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增長3.2%,略低于預期和前值。同時,美國國會最終投票通過稅改法案。根據此次通過的稅改法案,美國企業稅稅率將大幅下降,個人稅負也將大幅減輕。企業和個人稅負的減輕,將促進美國企業的投資熱情和個人消費的支出。此外,特朗普的1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預計在2018年1月份推出,基于改造美國“破碎的基礎設施”的基建計劃,將直接促進大宗商品的需求。歐洲方面,英法三季度GDP終值略超預期和前值,顯示歐洲經濟整體復蘇態勢良好。

而在過去的一年中,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漲幅明顯,特別是鋼鐵及有色金屬漲幅明顯。業內機構指出,基本金屬以及相關礦商仍存在投資機會,部分資產如果暫時出現下滑,反而可能出現抄底機會。高盛分析師在最新報告中預計,新興市場良好的經濟增長前景,導致相關需求上升以及對于美元走勢疲軟的預期有望繼續利好大宗商品市場。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