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聯合會專區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快訊 > 統計信息 > 正文

1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顯示:指數明顯上升,市場環境持續改善

發布時間:2018-02-05 09:01:47 科技信息部

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調查、發布的2018年1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107.1%,升幅較上月擴大6.5個百分點,該指數連續兩個月上升。各分項指數中,供應指數止跌回升,銷售指數和庫存指數繼續上升。數據顯示,本月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供需兩旺,穩中向好的趨勢明顯。
    一、商品供應大幅增加
    2018年1月份,大宗商品供應指數為106.2%,較上月回升7.8個百分點,時隔兩個月后再現上升趨勢。從數據的變化情況來看,雖北方地區環保限產嚴格,但當前企業生產利潤仍處高位,加之年底部分大型企業在為完成生產目標而追量,近期國內大宗商品供應明顯增加。各主要商品中,除鐵礦石供應繼續減少外,其余品種均呈現增長態勢,特別是鋼鐵供應止跌回升。


 
    1、鋼鐵供應有所增長
    2018年1月份,鋼鐵供應指數較上月回升6.0個百分點,為101.3%,該指數時隔三個月后再度顯現上升態勢,顯示鋼廠生產有所回升,市場供給有所增加。從鋼廠生產情況來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12月份國內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6704.7萬噸和8778.9萬噸,較11月份分別增長1.35%和1.07%。另據中鋼協統計,2018年1月上旬重點鋼企粗鋼日均產量為178.96萬噸,旬環比增加0.79萬噸,增幅0.44%;全國估算值為224.19萬噸,旬環比增加1.53萬噸,增幅0.69%。環保季鋼廠生產逆勢上行,目前北方冬季環保限產政策執行基本成熟,鋼廠已經適應了在限產框架內合理組織生產,同時,近期雖鋼價有所下行,但鋼廠生產利潤仍較為可觀,導致鋼廠開工率有所回升,市場供給有所增加。不過,當前因環保問題華北地區鋼廠限產仍然較為嚴格。特別是進入2018年以來,鋼鐵去產能及環保治理政策層面再次有發力加碼跡象,包括工信部出臺的鋼鐵產能置換新規、河北環保廳公布90家河北鋼鐵企業未取得排污許可證、2018年安監總局將在全國深入開展鋼鐵企業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環境保護部公告將在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2018年上半年去產能部際聯席單位將對“地條鋼”易發多發的地區組織開展一次防范“地條鋼”死灰復燃專項大檢查等,一系列政策出臺表明政府層面對鋼鐵去產能及環保治理維持高壓態勢,可見鋼市仍存有供應收縮預期,預計后期國內鋼鐵產量回升緩慢,仍將處于低水平。
    2、有色金屬供應增加
    2018年1月份,有色金屬供應較上月上升2.9%,升幅擴大0.3個百分點。從國內有色金屬的生產情況來看,雖北方地區環保限產嚴格,但從國內有色金屬生產企業的布局情況來看,影響相對有限,同時,當前國內生產企業的利潤率明顯高于去年同期,再加上年底部分大型企業在為完成生產目標而追量,因此近期國內有色金屬供應開始增加。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12月份國內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為472.4萬噸,環比增長9.3%,是下半年以來的最高點,同比增長2.8%,時隔五個月后再現同比增長。從各主要品種來看,2017年12月份精銅產量為86.5萬噸,連續6個月呈現增長態勢;當月電解鋁產量為271.4萬噸,環比大幅增長15.5%,也是半年高點;當月鉛產量為42.4萬噸,和上月持平,同比增長3.7%;鋅產量為57.6萬噸,環比下降4.5%,同比增長7.3%。
    3、鐵礦石供應持續減少
    2018年1月份,鐵礦石供應指數為97.4%,連續兩個月呈現下降走勢,且本月降幅進一步擴大,顯示國內鐵礦石市場供應端持續收縮。自2017年冬季以來,受北方地區環保限產影響,國內鐵礦石礦山開工率持續降低,近期河北地區礦山企業開工率降至30%左右,受此影響,國內鐵礦石產量不斷下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12月份國內鐵礦石產量為10922.4萬噸,環比減少0.3%,為2017年6月份以來月度最低生產量。與此同時,國內進口量也出現下降態勢,據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12月我國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8414萬噸,較上月減少1040萬噸,降幅為11.0%。國內產量下降疊加進口量減少,導致國內市場新增供應量有所減少。
    二、需求延續增長勢頭
    2018年1月份,大宗商品銷售指數延續增長態勢,當月較上月上升7.9個百分點,升幅擴大6.8個百分點,顯示隨著國內宏觀經濟向好以及節前補庫需求增加,當前國內大宗商品市場需求環境持續改善,生產企業和商貿流通企業訂單組織良好,接單量持續增加。從消費端來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制造業投資增速回升。1-12月份制造業投資累計增長4.8%,較1-11月份提高0.7個百分點,較2016年全年加快0.6個百分點。在去產能政策的推進下,2017年工業企業利潤大幅好轉,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5187.1億元,比2016年增長21%,增速比2016年加快12.5個百分點,良好的增長勢頭優化了大宗商品需求的大環境。大宗商品下游行業增長態勢良好,2017年通用設備制造業利潤增長13.5%,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9.3%,汽車制造業增長5.8%,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5.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22.9%。這些主要終端產業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量的大宗商品的需求,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2018年1月份制造業PMI指數雖出現回落,但已連續16個月保持在51%以上較高水平。其中,本月采購量指數雖有小幅回落,但仍在52.9%的較高水平,且連續25個月處于50%以上的擴張區間,表明大宗商品的需求基礎較為穩固。與此同時,受供給側改革利好帶動,傳統行業活力增強。由于過剩產能加快出清,供需關系明顯好轉,傳統的基礎原材料行業活力增強,PMI指數整體水平較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達到51%。


 
    1、鋼鐵需求持續低迷
    2018年1月份,鋼鐵銷售指數為99.5%,連續兩個月回落,顯示國內鋼鐵市場需求低迷,企業訂單組織不暢。1月份以來,北方地區工地已全面停工,南方地區工地也相繼收尾,全月來看整體終端需求量繼續萎縮,1月份西本新干線監測的滬線螺終端日均采購量環比回落10.6%。1月份鋼鐵行業PMI新訂單指數55.8%,環比回落2.5個百分點。在內需減少的同時,外需也在下降,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國內鋼材出口明顯減少。2017年鋼鐵行業PMI新出口訂單指數均值為44.4%,較2016年回落5.7個百分點。2018年1月份,該指數為45.4%,雖回升9.3個百分點,但已連續14個月處于50%的榮枯線以下。從鋼材出口數據來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7年12月我國出口鋼材567萬噸,較上月增加32萬噸,同比下降27.3%;1-12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7543萬噸,同比下降30.5%。鋼材出口量大幅減少。
    2、汽車銷售狀況良好
    2018年1月份,汽車銷售指數為120.6%,升幅較上月擴大6.9個百分點。該指數連續五個月呈現上升走勢,且連續兩個月出現升幅擴大的態勢,顯示國內汽車行業銷售狀況良好。從近期市場情況來看,由于進入年底沖量季,部分經銷商為了年底沖量及清庫存,進行降價促銷。同時,2017年12月份也是小排量購置稅減免政策的最后一個月,使得小排量汽車購買需求得到釋放。此外春節臨近也是促進近期市場需求增加的因素之一。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12月份,國內汽車銷售306.03萬輛,環比增長3.47%,連續兩個月增長,同比增長0.10%。
    三、庫存增速明顯加快
    2018年1月份,大宗商品庫存指數為106.8%,為近7個月以來的最高,升幅較上月擴大3.3個百分點,連續四個月升幅擴大,顯示當前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去庫存壓力持續加大。各主要商品中,除汽車庫存繼續減少外,其余品種均有所增長,特別是鋼鐵、有色金屬和成品油庫存均顯現止跌回升的態勢。


 
    1、鋼鐵庫存止跌回升
    2018年1月份,鋼鐵庫存量止跌回升,當月較上月增長3.3%,指數為近8個月以來的最高,表明隨著產量回升,需求減少,當前鋼鐵行業產業鏈庫存有所上升,行業供應壓力和前期相比明顯增加。近期,國內鋼材社會庫存明顯增加。據中鋼協統計,2018年1月,社會庫存總量818萬噸,環比增加75萬噸,上升10.0%。其中鋼材市場庫存總量709萬噸,環比增加65萬噸,上升10.1%;港口庫存109萬噸,環比增加9.6萬噸,上升9.7%。另據西本新干線監測庫存數據顯示,截至1月26日,國內主要鋼材品種庫存總量為970.95萬噸,連續第六周上升,較12月末增加21.19%,較去年同期減少12.04%。不過由于近期商家冬儲的積極性較高,因此鋼廠庫存有所下降。據中鋼協數據顯示,截止1月上旬末,重點企業鋼材庫存為1148.51萬噸,比上一旬減少44.21萬噸;較12月上旬末減少3.66%;較去年同期減少8.83%。綜合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較,全國鋼材市場庫存減少133萬噸,鋼廠庫存減少111萬噸,市場庫存和鋼廠庫存合計較去年同期減少244萬噸,而上月為減少575萬噸。從數據來看,近期雖產業鏈庫存有所上升,但整體看當前產業鏈庫存仍明顯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市場供應壓力仍在可接受的范圍內。此外,雖2017年以來國內鋼材出口明顯下降,但近兩個月國內鋼材出口量有所回升,這主要是1月份國內鋼價大幅下跌,而國際鋼價繼續上漲,我國鋼材出口競爭優勢再次顯現。加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已經取消棒材、螺紋鋼和線材的出口暫定關稅,提高了部分鋼企出口的積極性。隨著全球經濟回暖以及“一帶一路”的繼續推進,后期國內鋼材出口有望繼續回升,外需回暖也將有助于緩解國內的庫存壓力。
    2、成品油庫存激增
    2018年1月份,國內成品油庫存指數止跌反彈至105.6%,為2017年7月份以來的最高,顯示近期國內成品油明顯增長。據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12月末中國原油庫存(不含儲備庫存)環比增長3.24%,汽柴煤油庫存環比增長9.10%。其中,汽油、柴油庫存環比均增長,且柴油庫存增幅較大,煤油庫存環比微降。從成品油市場供需情況來看,從供應來看,2017年12月汽油、煤油產量環比下降,而柴油產量微增。當月汽油凈出口量環比大幅增長18%,而柴油凈出口量環比下降1.7%。從需求情況來看,汽油方面,氣溫降低,居民駕車出行減少,汽油需求清淡。柴油方面,2017年12月份,國內尤其是北方地區受低溫的影響,工程、基建等戶外作業減少;此外,因環境治理,多行業在供暖季實行限產,柴油需求降至低位。綜合來看,近期國內汽油、柴油庫存環比均增長,且柴油庫存環比增幅較大。
    3、鐵礦石庫存持續上升
    2018年1月份,鐵礦石庫存指數為108.3%,為近7個月以來的最高,該指數已連續四個月上升,并且升幅持續擴大。從該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雖近期國內鋼鐵產量有所增長,但環保利劍仍然高懸,加之需求清淡以及鋼價下跌,鋼廠對原材料的采購熱情明顯下降,導致國內鐵礦石庫存明顯上升。2018年1月份,鋼鐵行業PMI采購量指數為47.7%,較上月大幅回落9.5個百分點,時隔八個月后重回收縮區間;當月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6.8%,環比回落3.8個百分點。數據顯示,隨著近期鋼價的大幅下跌,鋼鐵企業盈利收縮,對原料采購的積極性已明顯減弱,以消化前期高價原料庫存為主。從鐵礦石市場情況來看,目前不少鋼廠進口礦庫存水平已經達到30天以上,基本完成冬儲任務,而今年以來礦山發貨量維持高位,國內港口鐵礦石庫存持續攀升。據西本新干線統計,截止1月26日,國內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量達到1.52億噸,較12月底大幅增加530萬噸。2月份即將迎來春節假期,預計市場需求會越發清淡,后期鐵礦石庫存壓力依然較重。
    綜合來看,2018年1月份,國內大宗商品市場運行形勢良好,供需兩側聯動上升。但進入2月份,受春節因素的影響,國內大宗商品市場預計全月都將彌漫在節日的氣氛中,終端需求基本停滯,但生產還將平穩進行,商品庫存或將進一步增加,供應壓力加大將對后期國內大宗商品市場的走勢形成明顯的壓制,預計2月份市場運行將會有所波動。不過,當前國內宏觀經濟穩定運行,市場情緒依然相對樂觀,加之美元仍然偏弱震蕩,后期國內大宗商品市場穩中向好的基礎仍然存在,但需要提升市場需求的動力,預計3月份以后,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將會重新回歸穩中向好的走勢。
    1、國內經濟增長超預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GDP同比增長6.9%,比上年增速提高0.2個百分點,高于市場的一致預期,工業生產與服務業的產出都好于預期,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0%,提高0.3個百分點,是工業增長的主要力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比上年增長21%,增速比2016年加快12.5個百分點,是2012年以來增速最高的一年。全年工業產能利用率達到77%,為近五年最高水平。
    2017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631684億元,比上年增長7.2%,增加4.2萬億元。其中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8%,增速比1-11月份和上年分別提高0.7和0.6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7.0%,增速比1-11月份和上年分別下滑0.5個百分點和提高0.1個百分點。此外,2017年,生態環保、道路運輸、公共設施、水利管理等基礎設施投資均保持20%左右的增長速度,全年完成投資140005億元,增長19%,增速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22.2%,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
    以上數據表明,2017年我國宏觀經濟增速平穩,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增長質量不斷提高,投資規模穩中有升,投資結構不斷改善,經濟平穩增長特點明顯,新動能成為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工業新舊動能持續轉換。在此大環境下,大宗商品市場的發展仍具有依托和動力。
    2、短期美元仍將偏弱震蕩
    近期美國政府的停擺風波,美國財長的相關言論被市場誤讀,歐元區、德國經濟數據和英國就業數據的強勁表現,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的鷹派講話,美國房市數據疲軟都給美元指數形成了較大的拖累。美國財長姆努欽談到,短期美元的疲軟有利于美國貿易,引發美元大跌。盡管姆努欽后來出面澄清也無濟于事,市場給特朗普政府已經打上了“打壓美元”的標記。摩根大通分析師指出,除非特朗普出面表態希望美元走強,否則美元下滑的勢頭仍將不變。不過這是“不可能的催化劑”。再加上歐洲央行官員稱“沒有任何理由繼續進行量化寬松”,推升歐洲央行退出寬松的預期。雖然日本央行預計還將繼續一段時間的寬松,但全球央行逐漸跟進收緊貨幣,其他貨幣的相對優勢更甚。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