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3-05 09:12:06 科技信息部

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調查、發布的2018年2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98.3%,跌至2017年2月份以來的最低。本月指數明顯回落,顯示大宗商品市場下行壓力較大,但我們認為指數明顯波動主要受春節因素影響,后期隨著春季需求的逐步恢復,特別是雄安新區建設的推進以及各地大規模基建項目的開工建設,大宗商品市場仍將回歸穩中向好的基本格局。
一、商品供應回落明顯。2018年2月份,大宗商品供應指數為96.5%,創2016年12月份以來的最低。數據顯示,受春節假期影響,生產企業放假導致生產活動普遍下降,加之“2+26”城市限產政策仍在繼續執行中,部分鋼鐵、有色金屬、煤炭以及化工等企業停產檢修明顯增多,商品產量明顯減少。各主要商品中,除鐵礦石供應有所增加外,其余品種均呈現明顯減少的態勢,特別是鋼鐵供應下滑幅度較大。
二、商品需求較為低迷。受寒冷天氣以及春節長假因素的影響,2月份,國內大宗商品市場終端需求基本處于停滯狀態,較為低迷。本月大宗商品銷售指數為97.7%,較上月下跌10.2個百分點,為近十個月以來的最低點。各主要商品中,除鐵礦石銷售略有增加外,其余品種均呈現明顯減少的態勢。
三、商品庫存繼續積壓。2018年2月份,大宗商品庫存指數為102.8%,升幅較上月收窄4.0個百分點,已連續13個月上升,顯示國內大宗商品庫存持續處于積壓態勢,特別是汽車庫存止跌回升。不過,在供應明顯減少的情況下,本月部分商品庫存增速有所回落,鋼鐵、鐵礦石、原煤、成品油和化工庫存增速和上月相比均所有減緩。
從以上情況來看,2月份,受春節因素影響,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供需兩弱,特別是需求回落幅度更加明顯,供大于求的壓力有所顯現,短期市場存在下行壓力。從監測的重點品種來看,商品庫存壓力需要警惕。
1、鋼鐵產銷雙弱,供應壓力較大
2月份,鋼鐵供應指數為91.7%,是自數據調查以來的第二低點;銷售指數為95.6%,是自2017年5月份以來的最低;商品庫存較上月增長1.8%,增幅回落1.5個百分點。數據顯示,受春節假期、環保限產和天氣因素等影響,2月份鋼鐵行業經營活動趨于收縮,生產和終端需求均有所縮減,庫存壓力進一步加大。特別是由于春節長假因素,鋼材的庫存累積速度將比往年更快,數量也更大。據西本新干線統計,截止2月23日,全國主要市場五大類品種鋼材庫存量達到1614.95萬噸,比春節前增加397.05萬噸,增幅達32.6%。春節期間的累庫幅度為近幾年最大,考慮到春節后2-3周庫存仍將處于上升趨勢,3月中旬的庫存創近三年新高的可能性較大,當前國內鋼鐵供應壓力較大。不過,目前仍處于采暖季的限產期,“2+26”城市的鋼鐵企業實施限產措施,特別是華北地區,當地鋼廠的限產力度比其他地區還要大,從而遏制產能的釋放。與此同時,鋼廠檢修增多。不少鋼企利用春節假期,對螺紋鋼、線材生產線進行檢修。截至2月23日,全國高爐開工率和產能利用率數據分別為63.8%和72.5%,較限產之前的高峰均有14個百分點的降幅。由于2月之后企業檢修數量進一步增多,高頻的5大品種鋼材周度產量2月之后連續4周下降,累計下降42萬噸,其中螺紋鋼產量累計下降22.8萬噸。另外,治理環境污染為2018年三大主要任務之一,因此環保政策會進一步趨嚴。2月23日,唐山市政府公布了非采暖季錯峰生產方案,錯峰生產時間總計244天,總限產任務987.5萬噸,年化產量1482萬噸,占2017年粗鋼產量的1.8%。同時,河北省下發了第五輪大氣環境執法檢查專項行動方案,時間從2月25日開始至3月20日,重點檢查突出的環境違法行為,故預計3月份國內鋼鐵供給增長空間極為有限。
綜合來看,春節后盡管社會庫存出現大幅攀升,加之貿易商因“冬儲”庫存增加,節后的銷售壓力加大,不過,在環保政策趨嚴、春季需求恢復以及成本支撐等利多因素作用下,后期鋼鐵市場整體供需形勢依然向好。
2、鐵礦石需求預期向好,庫存壓力偏大
2月份,國內鐵礦石供應較上月上升1.4%,時隔兩個月后再現增長格局。本月鐵礦石供應和庫存均有所增加,我們認為跟鋼廠減產和進口量大幅增長有關,海關數據顯示,1月份國內進口鐵礦石達到1.003億噸,同比增長9.3%,為史上次高、同期新高。同時,鐵礦石港口庫存再創新高,數據顯示,截止2月23日,國內鐵礦石港口庫存增至創紀錄的1.5588億噸。市場供應壓力偏大
2月份,國內鐵礦石銷售量較上月增長0.1%,增幅回落1.4個百分點,但連續九個月呈現增長態勢,顯示國內鐵礦石需求仍舊向好。雖然當前國內鋼廠生產明顯縮減,但在生產高利潤以及鐵礦石價格提升的局面下,鋼廠為應對即將到來的消費旺季,仍在積極儲備原料。2月份鋼鐵行業PMI采購量指數為56.2%,環比上升0.5個百分點,連續十個月處于50%的榮枯線以上,顯示鋼廠備貨積極。另根據西本新干線監測數據,2月末,國內普氏62%鐵礦石指數為79.55美元/噸,較上月末上漲6.45美元/噸。
3、汽車需求提前透支,庫存壓力明顯上升
2月份,汽車銷售指數較上月回落24個百分點,時隔五個月后再現回落態勢,并跌至近八個月以來的最低;當月庫存指數為104.5%,為近六個月以來的最高,顯示國內車市消費需求明顯萎縮,經銷商庫存大幅上升。
由于購置稅優惠政策退出,2017年底的集中購買透支了今年以來的消費需求,加之1月份全國范圍的冰雪天氣,也影響了消費者到店量。進入2月份隨著春節的來臨,外地務工者提前返鄉,也導致需求下降。中汽協數據顯示,1月份,國內汽車銷售280.92萬輛,環比下降8.20%。另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對外發布2018年1月份“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1月份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59,同比下降1%,環比上升77%,庫存水平自2017年8月份以來首次位于警戒線以上。
綜合來看,當前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供需雙弱,特別是庫存增幅超預期,后期在生產企業復產、美聯儲加息以及國內資金變化等多重利空影響下,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特別是天氣的變化也將對需求端產生影響。不過隨著全球經濟持續復蘇、環保政策趨嚴、節后需求逐漸恢復等利多因素的支撐下,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仍將逐步回歸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
1、全球經濟持續復蘇,中國政策改革推進
2018年,全球經濟政策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而中國則仍是全球經濟的重要增長引擎之一,考慮到其經濟將以求穩為主,預計中國房地產投資增速將有所回落,而制造業投資回暖與基建的高增長則支撐國內投資增速相對平穩,而2018年中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也將進行一定調整,以應對國際形勢的變化。
從國際市場上看,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復蘇勢頭良好,美聯儲聲明2018年預計升息三次,但是聯邦基金期貨市場的交易員預計2018年只有兩次加息,分別是在3月份和9月份,這種官方預期與市場解讀的差距需要逐步調和。而分析美聯儲未來的加息的路徑,離不開對美國經濟結構、就業以及通脹走勢的討論,特別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支持下共和黨人鮑威爾出任美聯儲新任主席,2018年特朗普經濟政策傾向對美國經濟前景的影響將不容忽視。
從特朗普的政策主張來看,其主要主張包括減稅、基建、增加國防支出及貿易保護主義,若按其政策計劃調整后,美國2018年有望推出更積極的財政政策,包含減稅與增加基建開支及增加國防支出將拉動美國經濟增長與通脹加速,但上述政策計劃增加開支減少稅收,將使得美國政府的債務上限問題更突出,同時特朗普主張的貿易保護政策雖短期刺激美國實體經濟,但將推動全球貿易更激烈矛盾,進而拖累全球經濟增速,對于大宗商品而言,美國財政政策刺激或拉動需求,同時通脹預期將加大,這將利好大宗商品價格。
大宗商品價格受到全球經濟的影響,中國供給側改革政策近年來快速收縮供給,同時特朗普的大規模基建計劃拉動需求,疊加全球能源價格呈現回升態勢,全球通脹預期重現利好大宗商品配置。未來大宗商品的價格主要取于特朗普新政能否落,以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政策方向。
從中國經濟來看,由于供給側改革的的深入推進,工業以及制造業的回暖帶動2017年經濟的整體回升,2017年中國GDP刷新了2010年以來的新高,超出市場預期。2018年“三去一降一補”的供給側改革思路將繼續得以貫徹,2017年在推進“三去”的過程中,由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避重就輕”的問題,因而涌現出諸多矛盾:“去產能”以行政化產量控制為主,導致上游行業價格飆漲,與“降成本”相悖;2017年中央強調落實“確保產能真去真退”,隨后實體行業去產能呈現加速跡象。2018年政策的重心還在供給側改革,但過程還有待更多觀察。
從行業周期來看,大宗商品價格大底已構筑,但牛市并非一蹴而就,商品供大于求情況暫時改善,產業鏈庫存逐步消耗,企業利潤有復蘇態勢,以鋼鐵、有色金屬價格為代表的大宗商品隨著產業洗盤重整而出現價格回升,一些企業在去產能、去杠桿、現金流偏緊和財務成本高企中被迫退出,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的采選、冶煉及延壓加工行業投資持續下滑,而政策性刺激市場化調整交織,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2、地方投資和節后開工對大宗商品市場形成有力支撐
2018年初,全國各地紛紛推出了重大項目投資規劃,其中河南、江西、湖北、福建、貴州、河北等省份重大項目計劃投資總規模均超過萬億元,投資重點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山東尤為突出,其900個重大項目概算總投資達4萬億元。
2月22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雄安新區建設規劃報告,習近平主持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指出,要努力打造智能新區,努力建設綠色低碳新區,努力打造高效發展新區;會議要求適時啟動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雄安新區建設在新年伊始就由最高層進行布局,各項建設將會加速啟動,對大宗商品整體需求形成利好。
另外,數據顯示,1-2月挖掘機銷量同比有望超過50%以上的增速,意味著春季建筑業需求良好。而從近期舉辦的挖掘機促銷展會來看,3月份挖掘機銷量預期同比增幅可能在30%至50%。挖掘機銷量可反映建設開工率,迅速走高的挖掘機銷量表明今年建設開工狀況預期良好。春節假期結束后,各地企業和工地全面開工或復工,前期積壓的訂單和建設項目逐步進入狀態,預期3月份大宗商品市場需求將得以集中釋放。
此外,今年的一些特殊情況可能使得春季需求恢復力度超出預期。一方面,冷冬疊加采暖季限產限制了部分工地開工,天氣轉暖之后,這部分需求或加速釋放。另一方面,今年環保政策將進一步趨嚴,冬季采暖季限產料繼續執行,且市場對此有一致預期,所以一些建筑工程的工期將會向前趕,這會進一步推動春季需求的釋放。
3、美元反彈壓制大宗商品市場
2017年,美國經濟持續復蘇,美聯儲全年加息三次并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但是美元指數自2017年以來持續走低,跌幅超過10%,上周五美元指數跌至88.24,創2015年1月以來最低水平。美元下跌主要原因在于歐元區經濟復蘇更為強勁,歐元持續走強。貨幣政策方面,歐元區開始逐步縮減QE規模并考慮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加拿大、韓國等國家也進入加息通道,其他國家貨幣升值導致美元受資金追捧程度有所下降。
但近期美元指數呈現反彈走勢。一方面,美國通脹有所回升,美國1月名義與核心CPI的環比及同比漲幅均超預期,為市場帶來了美國通脹回升的證據,此前公布的1月非農薪資同比漲幅也超預期。2月22日凌晨公布的FOMC會議紀要顯示,多位美聯儲官員暗示上調近期增長預期,幾乎所有官員仍預計通脹會達到目標。大多數官員預計,經濟走強增加了未來加息可能性。市場對美聯儲今年會加息3次的預期更為強烈。另一方面,美聯儲3月加息基本板上釘釘,市場或將出現“買預期”的現象,美元指數短期有望繼續反彈,對于大宗商品市場有一定壓制。
4、國內資金狀況的變化對后期市場行情或將產生影響
2018年國內的貨幣環境將呈現中性略偏緊的態勢,強調企業金融去杠桿。春節后建筑工程投資的啟動資金狀況如何,將成為影響市場需求強度和節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PPP項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資金到位情況。目前,作為PPP項目主要的資金供給方———銀行對新增PPP項目持謹慎態度,有的銀行已經暫停新增PPP項目。據上海市一大型央企PPP項目負責人透露,現在要想獲得銀行資金,至少要滿足一個前提條件,即項目必須入選財政部示范項目庫。這意味著項目本身要有好的現金流,而非全部依賴政府購買。因此,資金供給存在不確定性,將直接波及大宗商品市場行情走勢。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