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黎明在2018年國際采購與供應管理聯盟世界峰會上的致辭
發布時間:2018-10-08 10:27:38 國際合作部

何黎明在2018年國際采購與供應管理聯盟世界峰會上的致辭
國際采購與供應管理聯盟(IFPSM)主席 何黎明
2018年9月27日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
今年,是國際采購聯盟的45周年。國際采購聯盟是一個非政治性、非盈利性、獨立的國際組織,是政府采購、企業采購、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領域最具權威的國際組織。1973年,當時國際采購聯盟和歐洲采購聯盟合并為國際采購與物資管理聯盟,2007年更名為國際采購與供應管理聯盟(IFPSM)。目前,國際采購聯盟在全球擁有45個國家及地區的采購協會會員,約有25萬名采購專業人員活躍在這個聯合體中。我們圍繞共同的愿景——利用全球網絡引領和推動國際采購和供應鏈業務的發展,分享實踐經驗和成果,以達成我們共同的使命和目標——通過加強組織成員間的協作和聯動,從而使各協會能夠更有效、更專業的為會員服務。
多年來,國際采購聯盟為推動采購與供應鏈的發展不懈努力,搭建國際采購聯盟交流平臺,舉辦會議論壇,設立專業領域的系列獎項,推動專業人才的培養和交流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重要工作。國際采購聯盟在管理上分歐洲、美洲、亞洲、非洲四個大區,根據不同的區域特點組織召開各類研討會、論壇等活動,促進區域交流與合作。特別是這兩年來,我們通過推廣IFPSM核心產品,來打造IFPSM品牌,重點包括國際采購聯盟標準、國際采購聯盟期刊、國際采購聯盟世界峰會,持續擴大國際采購聯盟影響力,并努力為全球采購與供應領域的從業者搭建更好的交流平臺,分享最佳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
各位來賓: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辦以“采購2020:發現采購新職能”為主題的世界峰會,就是希望與大家圍繞主題更加深入地探討采購的發展變化與未來趨勢。
回顧近百年來全球采購與供應管理實踐與理論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產業發展與企業采購管理變化之間的關系。在不同的產業發展歷史階段,存在不同的組織特征和管理模式。根據現代企業生產管理模式發展進程,我們可以劃分四個階段來說明企業采購管理的實踐進程。從20世紀初延續到60年代“按庫生產方式”下的采購管理階段,到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按單生產方式”下的采購管理階段,再到80年代興起的“準時化生產方式”下的采購管理階段,最后演進發展為“供應鏈管理生產方式”下的采購管理階段。相應地,企業采購管理也呈現出巨大的變化,從簡單的短期計劃轉變為重視采購流程,再轉變為全球供應鏈視角下的戰略采購管理的演變過程,采購從企業的附屬、執行職能轉變為企業的戰略部門。采購也逐步從“采購管理”、“供應管理”轉變為“供應鏈管理”,從僅關注價格轉變為關注總成本,進而關注總價值,上升到企業乃至行業發展的戰略層面。
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化和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帶來了全球經濟運行方式、生產方式、流通方式的巨大變化,企業發展的戰略與運作模式也在急劇調整,實施新的采購戰略和優化供應鏈管理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全球化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成本日益上升、市場風險不斷加大、技術不斷創新與應用,如何降低采購成本,將成本中心逐漸轉化為價值中心,將采購從業務層面提升到企業的戰略層面,充分發揮采購的杠桿作用,已成為關系到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問題。未來幾年,經濟全球化下采購發展趨勢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大方面:
一是采購從簡單的線性關系轉變為復雜的網狀供應鏈管理。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企業采購從單一的線性關系轉變為供應鏈網絡,全球化、多層次、相互依存的供應鏈網絡逐步形成。一方面,全球跨國公司兼并和收購不斷發生,通過兼并和收購等方式形成巨頭企業,不斷整合和配置世界范圍內的有限資源。另一方面,專業化導致外包趨勢不斷強化。許多大中型公司將注意力集中在核心業務上,而將那些非核心業務進行整合外包。比如在中國,以利豐、怡亞通為代表的供應鏈服務公司,就承接了一大批世界500強中的大量外包業務。這種供應鏈網絡是在全球范圍內的,而不是地方或區域性的。它關注于網絡,協調網絡間業務,而不是單一的供應商鏈條及買賣雙方之間的同步關系。由此,采購的復雜度大大加深,對采購的管理要求也發生了深刻變化。
二是采購理念轉變為“供應鏈戰略”的理念。采購理念正在向“供應鏈戰略”的理念轉變,以一種更為創新、開放、綠色的方式創造經濟價值,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個新戰略的核心原則包括:明確原材料和總成本之間的關系;認識供應市場的復雜性,計算總支出時考慮市場變化;創建供應商采購矩陣,以有效分析市場,明確定位策略,提高采購的執行力;強調研發、采購、生產、營銷、財務和社會責任的供應鏈一體化領導與協作。
三是采購與供應鏈朝著數據化與智能化方向升級。預計未來3-5年,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的進一步發展,采購與供應鏈平臺的數字化程度將顯著提升,進一步打破行業信息不對稱和信息孤島現象,全行業供應鏈“全程透明、可視化”更加普遍。再加上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智慧供應鏈將帶動產業互聯網發展,以用戶需求倒逼產業鏈各環節強化聯動融合,深刻影響生產、采購和流通模式變革,智慧供應鏈生態體系逐步形成。
四是采購的職能和角色向專業化、國際化發展。全球范圍內對新的采購戰略、運營架構、技能和技術的廣泛需求,導致一個供應鏈網絡設計和協調的新世界出現,也改變了采購的職能和角色。采購部門已成為一個全新的實體:從最初的單純為業務部門提供服務和支持,發展為現在的戰略制定、設計和執行供應鏈管理,重要性不斷得到提升。與此同時,采購也朝著職業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全球采購與供應鏈職業資格互認成為一大趨勢。
可以預見,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采購的價值正日益凸顯出來,未來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現代采購作為供應鏈中連接社會生產、流通和消費的核心環節及關鍵職能,是現代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的重要方式。通過全球采購整合全球資源,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實現成本節約,價值再造,同時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采購效率和透明度,提高企業競爭力,對于推動全球經濟社會的集約化發展,推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提升全球經濟整體運行質量和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各位來賓:
國際采購聯盟一直致力于通過全球網絡引領和推動國際采購和供應鏈領域的發展,本屆峰會圍繞“采購2020”主題,在大家支持和參與下,我們安排了主論壇、分論壇、圓桌等多種交流形式與環節,希望大家廣泛交流,深入研討,凝聚共識,共同推動國際采購與供應鏈事業的發展!
最后,預祝本屆峰會取得圓滿成功!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