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聯合會專區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快訊 > 綜合快訊 > 正文

何黎明:敢為人先 共筑新時代大宗商品中國夢

發布時間:2018-10-12 08:12:26 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流通分會

敢為人先 共筑新時代大宗商品中國夢

在2018中國大宗商品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的講話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 何黎明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在擁有深厚文化底蘊、享有“北國春城”美譽的國家歷史名城——長春。首先,我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前來參加本次大會的各位來賓與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40年來,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建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融入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進出口貿易國,第一大制造業,第一大物流市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實現了和平崛起。在大宗商品流通領域,我國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據我會和有關方面統計,截止到2017年,我國從事大宗商品流通的法人企業超過300萬家,從業人員超過1700萬人。其中,全國億元以上傳統商品交易市場近5000家,交易規模超過10萬億元;大宗商品現貨電子交易市場超過2千家,交易規模超過30萬億元;商品期貨成交額達187.9萬億元,約占全球期貨市場總量的51%。全社會生產資料銷售總額超過67萬億元。另據世界銀行統計,在全球30種重要大宗商品,中國產量排世界名第一的有15種、排名前十的有26種。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大宗商品流通至少發生了以下六方面的轉變:
 
一是規模速度變了。我國大宗商品中的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從改革開放初期的約2000億元規模發展到2017年的67.3萬億元,擴大了335倍。在2013年以前,銷售總額可比增速保持在接近12%的高速發展水平。2014-2016年,隨著國民經濟運行進入轉型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的“新常態”,銷售總額增速出現適度放緩,保持在8%左右。2017年至今年前9個月,銷售總額增速下降至6%左右波動,低于當年GDP增速。反映出隨著國民經濟結構調整,服務業比重占到51.6%之后,國內生產資料等大宗商品市場增長速度可能將進入略低于GDP增長速度的階段。
 
二是市場需求變了。經過40年的發展,我國建立了品類齊全的生產制造體系,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等部分資源產品、農產品和高端產品需要通過國際市場進口彌補外,已經跨越了供應全面短缺不足的階段,大多數產業都進入到去產能、去庫存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階段,市場需求增長重心從生產、建設需求向消費需求轉變,從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據我會統計,今年前9個月,反映物流需求的物流總額可比增長維持在7%的水平,其中的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額可比增長則保持在27%以上的高速度。制造業PMI指數中,以創新驅動為源動力的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和消費品行業PMI均值水平高于制造業整體水平0.5和2.5個百分點,均處于較好水平。
 
三是流通方式變了。我國大宗商品流通,在改革開放初期,主要是指令性計劃方式,由國有的物資、商業、供銷系統統購統銷,實行國家、省市、縣三級批發,隨著指令性計劃方式的逐步取消,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多種經濟成分流通企業的出現,多種類型現貨交易市場的產生,經銷、分銷、貿易洽談、展示會、招標、拍賣、網上電子交易、期貨等流通方式相繼涌現,當前已發展到集交易、物流、金融和信息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方式,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從產品和服務轉向了供應鏈和產業鏈的競爭,并進一步向供應鏈生態圈演進升級。
 
四是市場主體變了。改革開放初期執行指令性調撥計劃的物資系統、商業系統和行業供銷系統已經解體,出現了多種經濟成分競爭并存的格局。以中國五礦集團、天津物產集團為代表的部分國有大宗商品流通企業,有了較快的發展。2017年營業收入近5000億元,成為全球500強前200強企業。大批民營大宗商品流通企業也快速發展起來,在大宗商品流通中占據主要地位,大部分大宗商品由民營企業經營。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以及加入WTO,一批外資和港澳臺資企業也紛紛進入國內市場,參與大宗商品流通。
 
五是發展動能變了。我國大宗商品流通,在改革開放初期,主要是以保障供應為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的過程中從保障供應拓展到搞活市場為主,進入新時代,則進一步發展到以降本增效、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促進大宗商品傳統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六是時代環境變了。改革開放40年,我國大宗商品領域不僅建立了品類齊全的生產制造體系,從供應全面短缺不足進入到去產能、去庫存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階段,構建了包括期貨市場、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以及傳統商品交易市場、傳統流通企業等在內的多層次、多渠道、多模式的市場流通體系和網絡渠道體系,形成了市場優化配置資源與政府宏觀調控有機結合,市場起決定作用的市場經濟機制。立足國內,面向全球,走全球化發展的道路。
 
改革開放40年,我國大宗商品領域取得了巨大發展,但也仍然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一是總體上看,我國大宗商品現代流通業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不少短板,許多產業在全球競爭中仍處于全球供應鏈、價值鏈的中低端。二是有利于大宗商品現代供應鏈發展的社會環境和合力尚未形成,市場創新能力不足,技術創新應用不夠,商品流通成本高,效率低。2017年我國商貿物流費用率仍高達7.4%,比發達國家高出近一倍,商貿流通企業流動資產年周轉次數僅3次多點,比一些國際大型跨國企業平均7-8次的水平,低一倍以上,這也是國內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普遍資金緊張,經營困難的重要原因;三是流通企業轉型升級和經營壓力、償債壓力不斷加大,企業稅負高,成本費用高,融資難、用地難、審批難等諸多困難長期存在。亟待建立具有針對性和系統性的政策體系。四是鼓勵創新和有效監管并重的體制機制尚未建立,現行的政府多重管制模式存在不適應實體經濟和互聯網業態快速發展的體制性矛盾,制約了我國大宗商品現代流通業的創新發展。五是國際話語權缺失。我國大宗商品在國際市場中地位和體量不匹配、不協調、不適應的矛盾與問題仍然存在。六是以中美貿易摩擦為表象的恐懼中國、抑制中國,逆全球化局勢的產生發展,使得我國發展面臨了更加嚴峻、復雜的局面。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近年來,為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相繼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關于開展2018年流通領域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的通知》等系列政策,為我國大宗商品現代流通業的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總體來看,我國大宗商品現代供應鏈的發展應重點關注把握以下戰略機遇與發展要點。
 
一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經濟轉型升級;二是深化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形成新的發展模式;三是提升市場資源配置能力,促進一二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四是構筑跨界融合、共享共生的供應鏈生態圈、實現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五是創新供應鏈新業態、創造新的價值;六是構建全球供應鏈體系配置全球資源。
 
各位來賓,同志們。中物聯作為行業社團組織,一直秉承“為政府服務、為行業服務、為會員服務”的宗旨,致力于推動政策環境改善,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近幾年來,為促進大宗商品現代流通業的發展,中物聯編制發布了中國大宗商品指數,相繼推出了中物大宗、中物財經、中物數據、中物倉單等行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在規范方面,今年我會發布了《商品現貨市場電子商務統計指標體系》、《商品現貨市場交易商主體信息規范》、《商品現貨市場電子商務從業人員能力要求》、《商品現貨電子交易市場經營管理規范》和《商品現貨電子交易市場等級劃分與評估指標》等行業團體標準。希望這些指數、標準與平臺的建設,能夠有助為政府和行業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能夠有助于促進大宗商品行業的健康發展,能夠有助于推動行業自律規范。借此機會,我也代表中物聯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這項工作的各有關方面領導、專家和會員企業,表示衷心的感謝!
 
習近平主席國慶節前在東北三省考察,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對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文明建設等各方面做出全面部署。強調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推進東北振興,明確提出新時代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長春作為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以長春、吉林和圖們江一帶為核心,是國家長吉圖國家戰略起步區和主驅動器,秉承改革開放的理念,發揚開拓創新的精神,有望成為我國乃至東北亞地區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
 
今天,我們邀請了政府有關部門領導、著名經濟學家、行業專家和企業家代表,在這里共同回顧中國大宗商品的發展歷程,聚焦當前發展戰略,探索未來發展路徑,希望能引領中國大宗商品和產業經濟未來發展。助推“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發展與東北振興。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新時代、新經濟、新動能”,希望各位代表,在會議期間能有一個很好的交流,對行業的發展提出寶貴意見與建議。最后,預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