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聯合會專區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快訊 > 大宗商品 > 正文

加快推進商品市場發展平臺經濟,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發布時間:2019-03-04 14:50:03 中物聯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流通分會

日前,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商品交易市場發展平臺經濟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加快推進商品交易市場以發展平臺經濟為重點開展優化升級,服務流通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是繼2018年“平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國家出臺的首份平臺經濟政策。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商品交易市場發展平臺經濟必將帶來商業模式、流通模式、組織模式發生革命性變化,催生更多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增長和推動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一、發展平臺經濟,符合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趨勢

1998年,以美國商務部發布的《浮現中的數字經濟》報告為代表,數字經濟快速成為全球新的經濟活動主題。美國、歐洲、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積極推進數字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時隔20年,數字經濟已成為驅動商業模式創新和發展的核心力量,邁入了以互聯網平臺為載體、以數據為驅動,萬物在線互聯的新時代。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全球市值最大的100家互聯網企業,有60家主要收入來自平臺商業模式,而位居前15位的公司,無一例外都采用了平臺模式。在2016年12月23日,全球十大平臺經濟體總市值超過了十大傳統公司。在2017年,CB Insigts發布的全球100家獨角獸名單中,有70%是利用平臺模式助力其商業模式快速轉型和發展。

從數字產業化到產業數字化,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平臺經濟已成為互聯網時代越來越重要的一種經濟現象和社會現象。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的廣泛滲透融合,平臺經濟將繼續深入到生活、生產、商業過程,形成一種新的經濟發展范式。

二、商品交易市場發展步入新階段,迎來重要歷史機遇期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多次提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2018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發展平臺經濟,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融合的創新創業格局,打造“雙創”升級版,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流通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內貿流通創新成效顯著。《國務院關于推進國內貿易流通現代化建設法制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國內貿易流通“十三五”發展規劃》等國家政策,也明確提出要有序發展平臺經濟;鼓勵發展垂直類、專業類和行業類電子商務;促進資源集成和優化配置,實現供需有效匹配,促進產業融合和市場功能創新。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從高速度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新形勢下,商品交易市場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抉擇,必須要轉變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轉向“質量效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意見》的出臺,順應大勢,恰逢其時,標志著我國商品交易市場進入了平臺經濟發展新階段,迎來了重大歷史機遇期。

三、重塑市場核心競爭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商品交易市場一直走在我國流通業改革發展的前沿,在推動商品流通、解決就業、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推動產業集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大宗商品等生產資料銷售總額達72.8萬億元,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總體來看,我國商品市場流通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不少短板。例如,商貿物流費用率高達7.4%,超出發達國家近一倍;商貿流通企業流動資產年周轉次數約3次,遠低于國際大型跨國企業平均7-8次水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存貨率約9%,遠高于發達國家5%以下水平。

流通產業是國民經濟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商品交易市場是我國現代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平臺經濟是傳統市場、傳統商貿流通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在生活資料領域,如阿里巴巴、京東、等平臺企業迅猛發展,充分體現了平臺經濟的巨大潛在價值。在生產資料領域,一批產業基礎好、主體功能突出的商品交易市場平臺企業,如上海鋼聯、找鋼網等快速成長,在創新業態、創造就業,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帶動區域經濟可持續增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平臺經濟為抓手,推動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不僅有利于促進資源要素集聚,優化產業分工,促進流程再造,縮短流通環節,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形成更加有效的生產方式、組織形式和市場需求,使得整個經濟運行更加高效、便利、有序、協同。同時,還有助于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催生各類新興業態,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創造數十萬億規模的巨大社會價值,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

四、深化流通領域供給側改革、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在當前經濟“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的大背景下,《意見》的出臺,對以高質量的供給催生創造新的市場需求,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是有助于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商品交易市場數字化、平臺化、生態化轉型,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有助于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并在產業融合、質量效率提升中,形成新的產業、新的業態、新的資源,創造新的價值。

二是有助于拓展消費新增長點。以平臺經濟促進多業態融合、商旅文體協同發展,培育消費新熱點,有利于增加優質商品和服務供給、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三是有助于傳統產業新舊動能轉換。以平臺經濟推進一二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以消費為導向的新型利益聯結機制,有助于促進傳統產業由生產制造型向現代服務型轉變,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四是有助于拉動區域經濟發展。平臺經濟有利于帶動上下游產業集群發展,提高區域制造業經濟效率;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延伸產業鏈條,實現產業價值鏈的有效增值;產業分工和專業化的發展,也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地方產業的經濟效率。

五是有助于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跨行業跨地域的商品市場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有利于推進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加快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發揮投資關鍵作用,構建高質量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體系,也有助于促進供需有效銜接,實現降本增效。

六是有利于應對當前復雜多變國際形勢。促進重點商品市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核心市場互聯互通,對深化“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具有重要意義。以平臺經濟為抓手,推動中小企業形成共有利益行業聯盟,也有利于提高我國企業共同對外的議價能力。(周旭)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