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城市物流績效第三方評價報告發布
發布時間:2019-04-08 10:45:06 中物聯科技信息部

物流發展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重要競爭力之一。良好的物流發展環境不僅有助于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而且有利于支撐實體經濟健康發展。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從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減稅清費力度、加強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建設、推進物流信息化標準化智能化等方面促進現代物流發展,統籌降低“物流企業成本”和“企業物流成本”,我國物流發展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不小差距,具有較大的優化提升空間。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推動各地著力優化物流營商環境,推進物流降本增效,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的指導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研究建立了物流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對全國37個重點城市開展了物流績效調查和評價工作,形成《全國重點城市物流績效第三方評價報告(2018年)》。
物流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過程中,積極借鑒國內外相關物流評價理論和實踐經驗,充分考慮我國物流發展階段特征,充分聽取有關部門、地方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和重點企業的意見訴求,課題研究經過專家論證并通過評審。評價體系包括物流需求、基礎設施、市場環境、經營便利度、經營成本、政策環境、城市信用等7個一級指標,以及常住人口、設施銜接性、政務服務、人力成本、政策激勵等30個二級指標。
在建立評價體系的基礎上,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結合物流統計和重點物流企業調查,選擇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共37個城市進行了評價。從評價結果看,東部地區總體得分較高,37個重點城市中排名前十的為重慶、上海、北京、武漢、深圳、廣州、廈門、蘇州、南京、大連,其中重慶是唯一的西部城市,武漢是唯一的中部城市,其余都是東部城市。一線城市在物流需求、基礎設施供給、城市信用等方面具備優勢,東部沿海城市在市場環境、經營便利度、政策環境等方面具有優勢,中西部城市在經營成本上優勢較為明顯。
此次重點城市物流績效評價工作得到諸多單位和專家的大力支持,北京物資學院吳海建、黃羽翼老師及團隊在框架設計和數據整理上做出積極貢獻,河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江蘇省現代物流協會、海南省交通物流協會、江西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重慶市物流與供應鏈協會、湖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福建省物流協會、廣西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四川省現代物流協會、內蒙古物流協會、甘肅省交通運輸協會、寧夏現代物流協會、沈陽物流行業協會、武漢物流協會、贛州市物流協會等單位參與調查,中國物資儲運集團公司、廣東林安物流集團、順豐速運有限公司、長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蘇寧物流集團、中儲智運等企業協助調查。中物聯危化品物流分會、智慧物流分會、冷鏈委、汽車物流分會、裝備委、采購委、公共采購分會、服裝物流分會、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分會全力配合調查。
本次調查與評價為全國首次,后續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將不斷完善評價工作,推動各地優化物流行業營商和發展環境,持續推進物流降本增效。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