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18 14:26:42 中物聯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業委員會

7月17日,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團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物聯現代供應鏈研究院及中物聯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委會發起的《供應鏈服務企業分類與評價指標》團標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出席會議,標準部主任李紅梅主持會議,北京物資學院副校長何明珂、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雪峰、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國利等專家,以及20多家企業代表參與研討。中物聯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本次會議。
會議首先由標準主要起草人王書成介紹《供應鏈服務企業分類與評價指標(征求意見稿)》的主要內容、編制過程,以及前期會議及郵件征集到的意見。到場專家及企業代表對標準內容分別提出修改意見及建議,就重要問題進行討論。最后,蔡進對會議進行了總結。
蔡進指出,研討會形成了幾個共識:
一、當前我們編制《供應鏈服務企業分類與評價指標》團體標準非常必要,非常迫切。近兩年新誕生了很多供應鏈企業,而一些傳統企業也正在通過供應鏈的基本能力和方法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轉型升級要做到更加有序、更加規范,迫切需要有這樣一個標準。
二、標準要規范。一是標準設計和編制流程要規范。聯合會從去年8月份開始醞釀、10月份啟動標準編制以來,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設計和編制流程要求,至今已是第六稿。更重要的是,標準的內涵一定要規范。
三、標準要有適應性。標準的內容不是越超前越好,而一定要有適應性。標準的適應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符合時代的要求,適應我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現狀和現實。隨著時代變化和我國供應鏈發展,再不斷完善。二是要適應更多企業的實際情況,要征求最廣泛的、各種行業、各種規模、各種業態的企業意見。
四、標準討論過程非常聚焦。主要在三個方面:供應鏈服務企業的定義、供應鏈服務企業的類型、指標的量化。標準起草組應充分吸收這些意見,進一步將標準內容科學化、優化、細化,特別是要考慮怎樣突出供應鏈的特色的指標,進行調整和完善。
受邀參加此次研討的企業有: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鐵物貿集團有限公司、京東物流集團、深圳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云天化聯合商務有限公司、武漢新港建設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江蘇跨境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山東順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江蘇物潤船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江海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瑞茂通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越海全球供應鏈有限公司、江蘇伊斯特威爾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山東國泰通供應鏈有限公司、無錫市不銹鋼電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普拉托科技有限公司、航天長城貿易有限公司、招商路凱(中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甘肅中藥材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