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2-01 14:56:36 中物聯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業委員會

在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工作推進會上的講話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蔡進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尊敬的王炳南副部長、莊稼漢市長、趙建局長,尊敬的各位來賓:
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就我們一年來對試點的一些調研情況,談一談對當前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工作初步的認識。
在推進的過程中,我感覺到各地區和企業通過供應鏈創新,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明顯的提升:
第一個方面就是思維的轉變。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越來越多的部門開始形成了彼此包容、彼此開放、彼此共享的供應鏈思維,而且在供應鏈思維的指導下,從根本上轉變了發展經營的機制,由過去通過市場的競爭拼速度、拼規模,轉變為現在通過供應鏈互利共贏的生態圈,來共同推進降低供應鏈的成本,實現降本增效的經營機制。在這個基礎上,還有更多的企業在通過供應鏈的創新實現價值創造,這種思維的轉變,推進了整個經營和發展機制的轉變,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也是我們國家向高質量發展非常重要的一環。
第二個方面是生產和經營組織能力在進一步提升。傳統的生產和經營組織能力是模塊化的,生產是生產、交易是交易、流通是流通,彼此間并沒有打通。物流領域也是一樣,倉儲是倉儲,運輸運輸,彼此都是分割的。供應鏈創新模式突破了各個環節的邊界,打破了各個環節之間的壁壘,形成了一個無縫銜接的生產組織流程。在過去的生產組織模塊化的模式下,功能發揮有限,資源整合有限,更談不上組織協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追求全流程上下協同,組織能力有進一步的提升,形成了以產業鏈為基礎的更加高效、更加柔性、更加敏捷的生產經營組織方式。這也是我們深刻地體會到的。
第三個方面是平臺升級成為供應鏈創新的重要抓手。幾乎每一個試點城市和試點企業都有自己的平臺。這些平臺有的是基于原來的平臺做供應鏈創新的升級,有的是重新搭建供應鏈創新形態。平臺建設已經供應鏈創新與應用非常重要的抓手,這些平臺有兩大亮點:第一,基于全流程的資源整合,做全流程的解決方案,尤其是企業平臺;第二個亮點是突破了互聯網邊界,也就是突破了互聯網與人之間的聯系,進入了物聯網發展的階段,實現的是人與萬物互聯。在成果展示上大家都可以看到,很多展示的單位都有這種特征,在萬物互聯的過程中提升價值創造的能力。這一點認識也是比較深刻的。
第四個方面是進一步提升了先進技術的應用能力,實現了科技創新和新的生產組織方式、現代供應鏈的融合。如果不發展現代供應鏈,科技創新的應用不會發展得那么快,傳統的生產組織模式,并不會急迫地需要運用最新的科學技術,正是現代供應鏈的創新和實踐,使得我們對現代科技的應用顯得更加迫切。現代科技和先進生產組織模式的融合能夠形成價值創造的能力,這也是非常值得贊賞的。現在我們在看這35家展示單位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幾乎每一家都不是簡單進行科技的應用,而是將科技和組織方式、組織模式融合,創造了新的價值,形成了新的業態。這個方面也是我們在去年一年的調研過程中,同時也是在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工作中突出的變化。
第五個方面是更加注重挖掘數據資源。供應鏈創新過程推動了企業、地方大數據的建設進入2.0時代。1.0時代是數據積累時代,主要是積累數據、挖掘數據。2.0時代是通過數據形成新的價值。現在有很多企業開始做到了,尤其是在展示的35家企業中,有很多企業在通過數據來推動價值的形成,我稱之為2.0時代,叫做數據資源時代。當然我們還要朝數據3.0發展,真正使得數據本身有價值,將形成數據資產。有一些企業的數據本身是有價值的,尤其是物流的數據。
第六個方面是把供應鏈安全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這一年多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工作推進過程中,恰恰遇到了中美貿易摩擦,在貿易摩擦中,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真正的摩擦焦點是供應鏈、是供應鏈安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這一年來就供應鏈安全做了多次調研,在這方面形成了“供應鏈安全非常重要”的理論體系。很多企業針對供應鏈風險采取了不同的防范措施,有的企業不僅對一級供應鏈提出了安全防范,還對二級、三級供應商都提出了安全防范,這一點也是在供應鏈創新過程中顯而易見的。
第七個方面是更加重視供應鏈基礎工作。首先是供應鏈人才培養。我們在供應鏈推進調研過程中,企業紛紛反映人才短缺,因此每一個企業都把供應鏈人才培養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另外還有供應鏈標準、供應鏈理論研究等等,這些方面的工作都有非常好的進展。這是在一年的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推進過程中,我們在調研和了解到的情況。我由此形成了這七個方面的基本認識,不一定成熟,供大家參考。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作為共同發文的八部門之一,按照供應鏈創新與實踐試點工作統一部署,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做基礎工作,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加大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工作推進的力度。我們配合這次工作推進會舉辦了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成果展示;配合工信部做了供應鏈風險評估指數開發設計等。其次是在物流領域,為了配合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我們正在推廣數字化倉庫,預計今年會有一定的成效;其次是推動產業融合,推動產業服務化,主要是推進物流裝備技術的產業服務化;再次是加強供應鏈理論創新研究,我們成立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現代供應鏈研究院,邀請了經濟學界泰斗厲以寧教授作為名譽院長;同時我們也在積極地推進供應鏈標準化的建設,中物聯開展了《供應鏈服務企業分類與評價指標》團體標準的編制;最后是人才培訓,我們自主研發了適合中國供應鏈發展情況、具有國際一流專業水準的我國首個“供應鏈管理專家”(SCMP)知識體系,為人才的培養提供基本的條件。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供應鏈工作高度重視,內部專門成立了供應鏈創新協同小組,統一協調供應鏈創新工作。下一步我們會抓住基礎性工作不放,進一步配合商務部等八部門,深入推進供應鏈創新工作。我們將繼續開展“供應鏈中國行”系列活動,進一步總結各類城市和企業的優秀供應鏈模式,推廣供應鏈最佳實踐,帶動非試點城市和企業提升現代供應鏈意識,創新現代供應鏈商業實踐。在有關部門支持領導下,推進供應鏈相關指數、標準的開發與宣貫工作,利用中物聯團體標準試點的契機,充分發揮在供應鏈領域的專業優勢和行業影響力,按照新思路、新模式持續漸進地推動我國供應鏈標準體系建設。繼續加強供應鏈專業研究與知識普及工作,以《供應鏈管理》雜志為依托,打造未來我國供應鏈學術研究領域的風向標;以自有知識體系為抓手,開展供應鏈職業培訓。當然,我會還將繼續組織各類供應鏈會議和論壇,為試點城市和試點企業搭建交流的平臺。
謝謝各位!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