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聯合會專區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快訊 > 綜合快訊 > 正文

崔忠付:2019年物流平臺發展回顧與未來展望

發布時間:2019-12-16 12:05:40 中物聯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分會

2019年物流平臺發展回顧與未來展望

——在“2019(第二屆)中國物流服務平臺發展年會

暨網絡貨運高峰論壇”上的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崔忠付

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新年將至,我們相聚在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共同參與“2019(第二屆)中國物流服務平臺發展年會暨網絡貨運高峰論壇”。青島是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愿物流平臺借網絡貨運新政即將正式實施的東風,在青島揚帆啟航,駛向成功的彼岸。在此,我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感謝多年來關心和支持物流平臺發展的朋友們,并對參加本次會議的各位政府官員、企業家、專家學者以及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2019年,在政府推動、技術進步、模式創新三大動因的作用下,促進著我國物流平臺的快速發展,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平臺經濟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8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互聯網平臺經濟是生產力新的組織方式,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對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跨界融通發展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拓展消費市場尤其是增加就業,都有重要作用。這表明,互聯網平臺經濟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重要的基礎設施,物流平臺的發展將迎來重大的戰略機遇期。

二、物流行業平臺化轉型趨勢明顯

近年,受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加速發展的影響,物流行業平臺化轉型趨勢明顯,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是行業發展環境變化,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隨著物流規模增長放緩,服務價格持續壓低,原有冗長的產業鏈條和經營模式難以再適應高效物流的市場需求。通過平臺化去中間層,建立新的產業鏈以及利益分配機制,成為尋求新利潤空間的有效方式。

其次是在政府數據監管體制下,企業無車承運業務的合規訴求增多。營改增后,隨著無車承運涉稅政策的逐步明朗,原有開展無車業務的傳統第三方物流企業為取得合規的進項抵扣,在監管體制要求下建設企業物流平臺。

最后是組織方式變化和行業協作分工加深。物流資源的組織方式向輕資產模式轉變,物流資本的投入也從資產性投入轉向技術性投入,由于資產減少,責任加大,提高透明管控和分工協作的能力成為企業努力的方向,而物流平臺是實現該方向的重要載體和技術手段。

三、無車承運平臺成為物流平臺發展中的主力軍

2016年,交通運輸部出臺《關于推進改革試點加快無車承運物流創新發展的意見》以前,我國約700余家物流平臺企業,其中約500家是車貨匹配物流信息平臺,而包括無車承運平臺在內的能夠實現在線交易的物流平臺不足30家。經過兩年多無車承運試點工作,目前我國物流平臺總數已突破1000家。其中交通運輸部與各省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總數已超過600家,說明無車承運平臺已經成為物流平臺發展中的中堅力量。

四、細分行業的物流供應鏈平臺發展迅速

2018年,商務部等8部門出臺《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之后,細分行業的物流供應鏈平臺發展迅速,主要分布在電子商務、鋼鐵、煤炭、冷鏈等細分領域。物流供應鏈平臺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個是延伸服務鏈,能有效引導生產模式適應消費者的個性化、多樣化的發展需求,提升客戶滿意度。第二個就是推動物流業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構建物流生態圈,打造信息共享、合作共贏的新模式。第三,推動供應鏈與互聯網的深入融合、智能技術與供應鏈協同打造智慧協同的智慧供應鏈體系,提升平臺的快速反應能力。

五、平臺自有生態體系建設初見雛形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2019年公路運價指數整體平穩且處于低位運行。運費價格的持續走低使得物流企業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需要通過運營模式創新拓展盈利渠道。部分龍頭平臺型企業開始布局自有生態體系,為用戶提供維修、保養、救援、油品、ETC、金融保險等增值服務,豐富企業利潤來源,構建良性生態循環體系。

六、物流平臺繼續獲得資本青睞

在政策監管趨嚴,市場要求更高,資本整體遇冷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2018年物流行業融資迎來分水嶺,與2017年相比融資金額從2017年創紀錄的1762.59億元下降至862.02億元,2019年上半年融資額持續下降,僅為2018年全年的27%。但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支撐的物流平臺科技產品成為“最吸金”的領域。單筆投資物流平臺的融資額超過10億元的就有2筆。

在物流平臺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主要體現在:

一、無車承運平臺同質化競爭嚴重

有部分無車承運平臺商業模式趨同,同質化競爭嚴重,盈利能力差。既沒有通過高效的組織方式為物流企業降本增效,也沒有通過新興技術提升物流企業全流程透明化管控水平,沒有真正的為物流行業解決痛點難點問題。

二、平臺經營合規性有待提高

在物流平臺發展前期,由于部分平臺缺乏相關運營經驗和金融產品,導致平臺墊資嚴重,成本高,周轉難。在無車承運人試點期間,有小部分平臺為快速提高企業收入解決資金周轉問題,刷單開票、虛開虛抵現象時有發生。嚴重的擾亂了市場秩序。

三、國家政策層面依然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在營改增背景下,2017年12月,稅務總局發布55號公告和579號文兩個文件,指明無車承運試點企業可代在平臺開展承運業務的小規模納稅人開具3%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物流企業稅務問題。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針對個體司機開票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雖然部分地方稅務部門出臺了相關解決方案,但國家層面依然缺乏統一的有效的政策支持。

四、政府大數據監管能力有待提升

無車承運人試點期間,交通部門對無車承運平臺上傳的數據進行了監管,但由于技術條件限制,數據缺失、實時軌跡不準確等錯誤時有發生。部分試點平臺為降低異常率而選擇少報、不報異常數據,不利于行業良性發展。

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將于今年12月底結束,網絡貨運新政將在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展望2020年,物流平臺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網絡貨運資質的申請工作將迎來暴發期

不管是無車承運平臺還是傳統的物流企業,大部分都有意愿申請網絡貨運資質。對物流企業而言,由于缺乏相關平臺搭建經驗,且三級等保等必備資質申請投資大、周期長,建議4A級以上大規模物流企業酌情申請,小規模物流企業不要盲目跟風,應謹慎考慮。

二、無車承運平臺將進入整合淘汰期

雖然無車承運平臺都有意愿申請網絡貨運資質,但由于門檻高、監管嚴等原因,部分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平臺將會被淘汰或被整合。

三、技術支撐平臺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網絡貨運新政背景下,監管部門要求平臺承擔安全責任、提高風險管控水平,并要求平臺對運輸全程進行監控并實時上傳運單、運輸軌跡等信息,進而帶動車輛定位技術、車聯網技術、疲勞監控、主動安全等提供專業技術服務的產業與物流業深度融合,進一步促進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

四、業務數據真實性驗證成為核心問題

網絡貨運新業態的發展,推動了政府由證照監管向數據監管方式轉變。業務數據真實性核驗工作就成為了政府核管的核心問題。因此,如何利用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驗證網絡貨運業務真實性已成為行業數字化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五、區塊鏈技術將在網絡貨運平臺上得到深入應用

由于區塊鏈技術具有分布式、去中心化、數據不可更改等特點,再加上政府推動、市場剛性需求等因素,區塊鏈技術在物流業務數據真實性核驗、物流誠信體系建設、物流金融方面將大有作為。

未來,網絡貨運將與新技術融合發展,在數據監管環境下,進一步提高行業自律,以業務數據真實為底線,發揮數據資產的作用,帶動行業金融、保險等生態協同發展,構建良性生態圈。

我相信、在各位物流同仁的支持下,物流平臺的明天更加美好。

最后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