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7-05 10:03:28 中物聯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委會

在第15場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在線論壇上的講話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蔡進
7月4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委會第15場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在線論壇由京東集團副總裁傅兵分享“京東:敏捷性供應鏈應對不確定性世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出席并作總結講話。以下為講話原文:
剛才傅總的分享很精彩,褚教授和姜教授的點評也都非常到位。通過傅總的報告,我對京東又有了新的認識。面對疫情,京東物流投入了幾乎全部力量和資源,為國內抗擊疫情作出了突出貢獻。令人高興和欣慰的是,疫情期間,京東不僅在抗擊疫情方面作出了貢獻,整個京東的供應鏈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包括組織機制、響應速度、技術能力、平臺的智慧化和數字化的提升等。傅總把這些提升歸納為敏捷性供應鏈,我覺得歸納得非常好。
傅總談到京東敏捷性供應鏈的提升過程中,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借鑒:
一、數字化是打造敏捷性供應鏈的前提。
傳統技術手段不能實現供應鏈的敏捷性,只有以數字化為前提,才能打造出敏捷性供應鏈。在傅總的分享中提到了疫情后尼爾森對CEO的調查,75%的被調查者表示要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加大投入,這從側面說明了,企業如果要提升供應鏈的應急能力,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首先就要進行數字化轉型。
在今年我們已經舉辦的15場供應鏈在線論壇中,絕大多數活動中都談到了數字化,可見數字化對提升供應鏈的重要性,尤其是打造敏捷性供應鏈必不可缺的要素。
二、全渠道、全流程是打造敏捷性供應鏈的基本原則。
全渠道、全流程地進行供應鏈端到端的整合優化,是打造敏捷性供應鏈的基本原則。在供應鏈中,單一環節或者模塊,做不到敏捷性供應鏈,應從全流程全渠道,向上延伸到生產端,向下下沉到消費端,才能通過數字化實現敏捷性供應鏈。
三、柔性化是打造敏捷性供應鏈的關鍵。
數字化供應鏈的目標之一是要讓供應鏈具有柔性化的特征。突發性的影響往往是短期的,在經歷一段時間的沖擊后會逐漸恢復。當前我們面臨最大的痛點是市場的不確定性、碎片化,客戶消費趨勢的不確定性和個性化、碎片化,而生產基本上還是批量式、規模化的。所以肖處長剛才提到了,要用大規模的定制來應對碎片化的需求,這是柔性化發展過程中,供應鏈所要實現的。
從未來發展方向來看,生產端也會是分散的,碎片化的。就如3D打印機,許多物品可以在家中用3D打印機生產,滿足家庭個性化要求,這是生產的柔性化。
所以,我非常贊同傅總說的“柔性化是供應鏈運營模式的必然趨勢”。柔性化、敏捷性、個性化、定制化這四個詞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要實現個性化、定制化,就必須要敏捷,要敏捷必須有柔性,反過來也是一樣。這是未來在基于客戶驅動、基于市場消費驅動來進行供應鏈創新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四個關鍵詞。
四、基于客戶驅動是打造敏捷性供應鏈的根本。
客戶驅動,是打造敏捷性供應鏈的著眼點,是打造敏捷性供應鏈的根本。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供給驅動來打造和創新供應鏈。但是,從供給側來說,效率和價值創造的空間還是來自于需求驅動,最終依然要轉向以需求為導向來進行供應鏈創新。現在需求呈現3個特征:多元化、不確定性和服務化,其中最根本的是服務化。比如我們在消費時,購買手機、汽車等產品,都會尋求配套服務,甚至要求終身售后服務。未來通過客戶驅動,將導致整個產業的服務化。只有供應鏈的柔性化和敏捷性,才能響應未來市場快速變化,適應客戶需求和消費服務化的基本趨勢,為未來進入產業服務化這一新的發展階段奠定良好的供應鏈基礎。
今天傅總的分享,給廣大產業和企業打造敏捷供應鏈帶來很好的啟示。總而言之,提升供應鏈的敏捷性是未來供應鏈創新發展的方向。而綜合技術、平臺、機制、客戶需求、先進的供應鏈組織方式,才能真正打造敏捷性供應鏈。我判斷疫情過后,敏捷性供應鏈將會快速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