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08 15:02:27 中物聯汽車物流分會
關注中物聯
在2020全國汽車整車物流發展大會上的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蔡進
2020年8月6日
尊敬的趙方寬書記,尊敬的各位來賓:
非常高興在疫情期間能和大家歡聚在上海,這是一件非常高興又難得的事情,我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向到會的每一位代表表示感謝和歡迎!借本次大會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疫情下的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變化趨勢。目前來看,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發展產生巨大沖擊。經濟發展格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是需要行業,需要企業去認真思考和把握的。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未來發展的變化趨勢:
一是要把握好新冠病毒疫情常態化趨勢。要善于在疫情常態化下發展經濟,做好經營,妥善處理防疫與經濟,防疫與經營的關系。現在全球的疫情還在蔓延,世界衛生組織8月1日公布,新冠疫情仍然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計疫情持續時間較長,需要有長期應對措施。目前來看,疫情常態化已經逐漸成為全球共識。我們要善于在疫情常態化的背景下發展經濟,做好經營。既不能等著疫情結束再開展經濟活動,也不能不顧疫情硬做經營,如何處理疫情和經營的關系是未來我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認真思考和把握的事情。
二是要把握住我國經濟恢復增長的向好趨勢。要在利好背景下加大發展經濟力度。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與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3月開始始終保持在50%以上,反映出我國經濟恢復增長趨勢向好。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是3.2%,三季度還會進一步加快,四季度也會在三季度基礎上保持較高水平,全年經濟增長預計在3%-4%左右,我們要在利好背景下加大發展經濟力度。
三是要把握產業鏈和供應鏈融合創新發展趨勢,提高汽車物流產業的服務能力。疫情的發生讓我們認識到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如果你只做整車物流業務,利潤空間已到了天花板。所以我們要通過供應鏈與產業鏈的融合,來提升產業的服務能力,打造全新的產業鏈、價值鏈,要利用供應鏈這種組織方式,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形成完整的服務鏈。疫情的爆發讓我們再一次認識到,通過供應鏈和產業鏈的融合與創新發展來提升服務能力的重要性。
四是要把握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疫情蔓延過程中,本土化、區域化、逆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快。最近一次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我們要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其基礎是要立足內需發展,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我國產業結構完整,要形成這種國內循環有堅實的基礎。我們還要在國內循環的基礎上,與國際循環相輔相成,共同推進形成我國經濟新格局,這也是未來我們在做經營決策時需要把握的。
五是要把握好未來我國推進國內大循環的區域布局。未來中國經濟要形成國內大的循環體系,西部的發展尤為重要。中共中央和國務院5月發布了《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意見》在總體要求中提出要強化舉措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一定要把握開放這兩個字,未來西部發展過程中最關鍵的是開放,未來的西部發展不只是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更是要做創新,形成國內循環新格局,這對我們未來形成新的全球化格局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我們一定要關注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在空間上的戰略布局。
六是要把握未來全球化重構中全球物流格局的變化趨勢。新冠疫情下全球物流格局變化十分明顯,受影響最大的是海運和空運,陸上運輸影響較小,鐵路運輸優勢凸顯,尤其是中歐班列的發運量在疫情中逆勢上漲。這說明疫情下有很多物流資源由海路向陸路轉移,海權優勢逐漸喪失,陸權優勢逐漸顯現,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尤其是汽車產業的供應鏈,在陸權與海權的博弈過程中,要持續關注全球物流格局的變化。
由于時間關系,我就講到這里,今后如果有時間,我們再深度探討,謝謝各位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關于召開第三屆電子信息產業供應鏈年會的通知
- 中國公路物流運價周指數報告(2025.11.21)
- 蔡進出席2025年(第二屆)中國有色金屬行業貿易物流高質量發展論壇
- 2025第十一屆醫療供應鏈大會在上海舉行
- 馬增榮:共筑韌性智慧供應鏈 共赴健康中國新征程
- 團體標準宣貫: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46期——《醫院院內醫療器械物流服務質量評價》《骨科耗材物流服務規范》兩項團體標準宣貫
- 2025汽車物流行業年會在重慶召開
- 國家標準《藥品冷鏈物流追溯管理要求》 (GB/T 46204-2025)解讀
- 國家標準《物流服務合同準則》 (GB/T 30333-2025)解讀
- 國家標準《物流單證基本要求》 (GB/T 33449-2025)解讀
- 中物聯發布2025年10月政策輯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