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28 18:04:50 中物聯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委會

山東省供應鏈管理協會成立大會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崔忠付
(二○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在美麗的泉城濟南,共同見證山東省供應鏈管理協會的成立,見證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的誕生。在此,我謹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向山東省供應鏈管理協會的成立表示祝賀!向今天當選的山東省供應鏈管理協會孫倩會長、宋兵秘書長等領導班子成員表示祝賀!
山東省是全國經濟前三強,一二三產業綜合實力均非常突出,也是“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和海上合作的戰略樞紐。相信山東省供應鏈管理協會可以充分整合本省在體量、產業和區位上的優勢資源,幫助山東省在新發展格局中取得更大成就。
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把“加強供應鏈行業組織建設”列為重要組織保障之一。行業協會是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在推動行業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物聯非常歡迎山東省供應鏈管理協會加入到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事業中來,過去中物聯與各省市區物流與供應鏈相關組織建立了工作聯系機制,這次會上我們雙方也就建立工作聯系機制進行了簽約。借此機會,我想向山東省供應鏈管理協會分享中物聯在供應鏈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經驗。
作為物流與供應鏈領域的國家級行業協會,中物聯致力于推動供應鏈行業整體發展。2018年4月,中物聯作為8部門之一,與其他7個國務院部委聯合推動了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我們評選出55個試點城市和266家試點企業,力爭通過試點,培育供應鏈新技術新模式,形成覆蓋重點產業的智慧供應鏈體系。2019年11月,在商務部指導下,中物聯在廈門舉辦了“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成果展示會”,集中展示了試點單位的實踐成果,體現了國內各行業、各領域現代供應鏈發展的最新進展。
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以后,我們的供應鏈工作步入了新的階段。一方面,供應鏈在復工復產和保障民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供應鏈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屢次提及供應鏈,中央也將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作為“六穩”、“六保”之一。另一方面,疫情導致的供應鏈斷鏈暴露出我國企業在供應鏈風險管理上的不足,全球供應鏈的重構也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構成重大挑戰。新形勢對供應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探索后疫情時代供應鏈行業的前進方向,成為我們重點關注的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以推動供應鏈行業發展作為2020年的重要任務,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進一步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工作。
疫情充分展現了現代供應鏈對國民經濟的重要作用。兩百余家試點企業充分發揮供應鏈資源整合和高效協同優勢,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保障市場供應、推動復工復產,把試點創新成果應用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比如,海爾打造了“企業復工增產服務平臺”,創建“企業復工生態鏈群”,并聯合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貸款、保險等服務。
4月份國內疫情逐漸緩解,我們聯合商務部等部門對各試點單位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試點企業要充分發揮帶動作用,幫助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二是要在原有試點任務基礎上,重點做好供應鏈安全建設,穩定全球供應鏈。三是及時總結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方面的典型經驗,加快復制和推廣。共有18家試點城市和21家試點企業入選首批典型經驗推廣名單,其中4家來自山東。
二是積極打造供應鏈領域的互動交流平臺。
通過線上會議推廣供應鏈是中物聯今年一個開創性的工作。2月份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們主持舉辦了第1期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在線論壇,主題就是“應急供應鏈管理與公共安全”。我們的初衷是在全國居家隔離期間,為政府部門、企業、專家學者以及供應鏈從業人員搭建一個交流平臺,匯集社會各界力量,幫助企業和社會緩解疫情帶來的沖擊。
在線論壇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評。上周末,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在線論壇第21期由海爾智研院分享產業互聯網實踐。至今,一共有24家企業,以及上海、張家港兩個試點城市的代表作為演講嘉賓在論壇上分享了在供應鏈方面的實踐和經驗,涉及的領域覆蓋各個產業門類,包含全球供應鏈、智能制造、數字供應鏈、綠色供應鏈等等多種模式。61位國內外供應鏈領域專家學者在論壇上做出了精彩點評,上萬名聽眾參與了我們的在線論壇活動。相當多的企業和從業人員向我們反饋,優秀企業的供應鏈模式和案例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論壇上企業也提出了在疫情中遇到的很多實際問題,我們及時整理后向商務部、工信部、國資委等有關部門反映,得到了高度認可。
此外,今年我們創辦了《供應鏈管理》期刊。《供應鏈管理》是國內第一份專注供應鏈學科的國家級學術期刊,為中國的供應鏈從業人員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專業性交流平臺。我們認為在當前世界政治經濟大變局中,中國供應鏈行業亟需找到一條自己的發展道路。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學術平臺促進我國供應鏈理論的本土化和再創新,推動我國供應鏈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三是持續重視供應鏈人才培養。
根據疫情的實際情況,我們開展了各種培訓活動。疫情嚴重時,我們將傳統的培訓班轉為線上培訓,累計培訓了1600余人次。疫情好轉時,我們在廈門開展了線下內訓,對廈門建發、廈門象嶼、廈門國貿的中層管理團隊共147人進行了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注冊供應鏈管理專家(SCMP)的專業培訓。供應鏈是知識密集型行業,我們始終認為提高供應鏈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是供應鏈行業長遠發展的關鍵。
當前,正是中國經濟強勁復蘇、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數字技術與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的關鍵階段。我認為山東省供應鏈管理協會的成立正當其時,在推動供應鏈行業發展方面有三個機遇:
一是促進省內各平臺間數據互聯互通。
數據只有流動起來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價值。山東省不乏領先的供應鏈平臺,比如海爾和酷特的智能制造平臺。一旦打通了企業間的數字壁壘,再與海關、港口、稅務等公共部門實現數據對接,將創造不可估量的價值,帶來供應鏈行業的質變式發展。
二是通過供應鏈推動產業鏈結構優化。
將經濟體量轉化為產業競爭力,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是山東省一直以來的發展方向。供應鏈促進企業間的協同,而培育健全產業鏈正需要相互協同的企業,而不是同質化的、相互競爭的企業。供應鏈與產業鏈相互促進,通過供應鏈為傳統產業延伸鏈條,引入下游高附加值加工企業;在新興產業中補鏈,引入核心企業,并為其提供完善生態配套,是建設現代化強省的產業路徑。
三是建立供應鏈評價體系。
量化評估體系是推動供應鏈行業發展的重要工具。供應鏈績效評估和供應鏈指數等指標對于企業、城市以及國家層面的供應鏈發展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2018年中物聯曾經幫助膠州市發布了全國第一個供應鏈發展指數,說明山東省在這方面的意識很超前,基礎很好。
我期待今后中物聯與山東省供應鏈管理協會在各個方面加強聯系、溝通與合作,共同推動我國現代供應鏈創新發展。同時也希望山東省供應鏈管理協會加強與省內物流與供應鏈相關協會的聯系與合作,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把自己打造成行業發展的引領者,標準規則的制定者,公共政策的諫言者,競爭合作的協調者,數據信息的提供者,會員利益的維護者。
最后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