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聯合會專區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快訊 > 統計信息 > 正文

2020年9月份CBMI顯示: 供需兩端更趨均衡 市場運行穩中向好

發布時間:2020-10-05 08:56:09 科技信息部


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調查、發布的2020年9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102.3%,指數連續四個月下跌,顯示行業增速持續回落。各分項指數中,銷售指數繼續小幅上升,供應指數、價格指數有所回落。從本月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雖綜合指數繼續回落,但隨著旺季來臨,終端需求正在平穩釋放,市場銷售增速加快,環保整治與環保限產力度加大,供應增速持續回落,市場供需更趨均衡,銷售指數高出供應指數0.7個百分點,供應壓力出現一定緩解,市場整體表現符合預期。10月份,隨著環保政策高壓常態化,國內經濟繼續穩中向好,市場信心明顯增強,國內大宗商品價格行情或將表現為震蕩趨漲的態勢。

一、商品供應繼續回落

2020年9月份,大宗商品供應指數跌至102.3%,兩連跌至近七個月以來的低點,顯示商品供應增速持續回落。從各主要商品來看,本月各類商品供應均呈現增加態勢,但大部分商品供應增速明顯減緩。本月鋼鐵、鐵礦石、原煤和成品油供應增速較上月分別有所減緩,有色金屬、化工和汽車供應量增速較上月則分別有所加快。

1

1、鋼鐵供應壓力持續緩解

2020年9月份,鋼鐵供應量較上月增加1.6%,但增速減緩0.8個百分點,已連續三個月出現減緩格局。從市場情況來看,由于市場需求不足,加上之前原材料成本偏高,鋼廠生產動力不足,9月份,鋼鐵行業PMI生產指數為46%,較上月下降3.3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下降,繼上月后繼續運行在50%以下區間,表明當前鋼廠生產有所下滑。據中鋼協估算,9月全國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累計平均日產粗鋼213.66萬噸,環比下降0.55%、同比增長6.73%;生鐵189.62萬噸,環比下降1.08%、同比增長4.82%;鋼材199.93萬噸,環比下降4.35%、同比增長6.5%。進入10月份,隨著采暖季臨近,限產力度或有加大,國內供給端壓力有望繼續得到小幅緩解。不過,近期原料成本有所下降,鋼廠生產仍存在利潤驅使,預計鋼廠難以出現大規模減產,由此,10月份國內鋼鐵供應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2、鐵礦石供應預期寬松

2020年9月份,國內鐵礦石供應量較上月增加1.8%,增速減緩2.8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出現減緩格局,這主要是因為近期外礦因部分港口檢修發運量出現階段性減少,但整體來看,國內鐵礦石供應正在回歸寬松態勢。海關數據顯示:8月份,國內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10036萬噸,較上月減少1228.7萬噸,環比下降10.9%。另據數據顯示,9月14日-9月20日,19港口澳洲巴西鐵礦發運總量環比減少231.1萬噸,其中澳洲發運環比減少58.5萬噸,巴西發運環比減少172.6 萬噸。全國45港到港總量2163.1萬噸,環比減少303.5萬噸。不過,隨著港口檢修的結束,當前澳洲、巴西鐵礦石發運水平基本均已恢復至歷年同期高位水平,到港量也保持在歷史較高水平。而內礦方面,數據顯示,全國126家礦山企業,266座礦山鐵精粉日均產量43.17萬噸,產能利用率為68.43%,保持歷史高位水平,鐵礦石內外礦供應方面均在逐步趨向寬松。展望四季度,在目前發運整體趨穩的情況下,有理由相信后續的發運水平能保持正常保持季節性擺動,而從四大礦山的季度銷量水平看,四季度由于海運天氣條件相對較好往往對應了四大礦的發運旺季,銷量達到年內最高或次高水平,后續大概率將看到澳洲發運仍維持同比持平的高發運,而下半年增發壓力較大的淡水河谷預計銷量有望到達9000萬噸以上來完成其年度目標,四季度澳、巴發運整體較為充裕。

3、煤炭供應整體偏緊

2020年9月份,煤炭市場供應量較上月增加0.9%,增速較上月減緩2.5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呈現增速減緩的格局,顯示隨著進口減少,與此同時,受政策及強管控的影響,各地頻繁出現停產限產的情況,國內煤市供應正在向整體偏緊的局面轉化。1-8月份,我國累計進口煤炭2.2億噸,同比增長0.2%,其中8月份,進口煤由6、7月份的正增長轉為環比減少20.8%。由此來看,后幾個月,我國煤炭進口量大幅增長幾無可能。盡管近期因東北地區供應缺口較大,進口額度有所放開;但南方地區進口煤通關難度仍以趨嚴為主。進口煤配額的減少,國內煤礦、貿易商、鐵路、港口、航運等各個生產和運輸環節機遇再現。如果今年最后四個月,進口政策依舊維持現狀,月均進口量將較上半年月均將出現800-1500萬噸的減少。由此產生的運力缺口必將轉至內貿采購來補充,主要來自環渤海港口。另外,從9月11日開始的全國煤礦大檢查,疊加中秋、國慶“兩節”將至,煤礦安全生產更加嚴格,煤炭供應偏緊。上個月連續兩次掉道事故之后,鐵路運輸節奏放慢,日運量有所下降。恰逢檢修之前給港口打庫存之際,環渤海港口庫存遲遲沒有達到高位,對檢修以及檢修開始后的煤炭供應工作帶來一定影響。目前,環渤海港口低硫煤貨源依然緊缺,貿易商報價維持指數上浮報價。盡管天氣降溫后,南方民用電負荷下降,但水泥、化工等終端錯峰生產結束后,開工回升,非電耗煤需求好轉。港口及直達電廠需求良好,煤礦拉煤車明顯增多,礦方仍有漲價計劃。港口方面,隨著價格大幅上漲,部分賣方又開始捂貨惜售,此外,北方地區電廠開始增加冬儲采購,鐵路增加運力去直達電廠,流向環渤海港口資源受影響。整體來看,后期國內煤炭供給依然偏緊,短期內煤炭市場仍將偏強運行。

4、成品油供應增速減緩

2020年9月份,成品油供應量較上月增加3.4%,增速減緩5.3個百分點,顯示受原油加工量減少的影響,本月市場供應壓力有所緩解。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份,國內原油加工量為5947.4萬噸,環比減少0.14%。當月汽油產量為1190.4萬噸,環比增加1%,同比增加3.5%;柴油產量為1423.2萬噸,環比減少5.8%,同比增加5.3%。從煉廠情況來看,武漢石化850萬噸/年常減壓裝置檢修推遲至10月中旬,另外云南石化全廠檢修開啟,1300萬噸/年一次加工產能停工。濟南以及齊魯石化共計1550萬噸/年一次加工產能繼續處于檢修狀態,僅錦西石化700萬噸/年常減壓裝置復工。綜合來看,預計10月國內煉廠原油加工量將減少,成品油市場供應增速將會繼續減緩。

二、商品需求繼續向好

2020年9月份,大宗商品銷售指數較上月回升0.4個百分點,至103.0%,9月份,國內經濟秩序已經恢復正常,復工復產復學基本完成,加上節假日因素影響,市場需求全面加快增長。9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51.5%,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9月份,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0.2%,與上月持平。9月份,制造業和建筑業新訂單指數為52.8%和56.9%,較上月提升0.8和0.5個百分點。建筑業、制造業繼續向好,當月國內大宗商品需求環比小幅回暖,各主要商品銷售均呈現增長態勢,特別是鋼鐵銷售量止跌回升,時隔三個月后再現增長態勢。

2

1、鋼鐵銷售量小幅回升

2020年9月份,鋼鐵銷售量較上月增加0.7%,時隔三個月后再現增長態勢,顯示受旺季拉動,市場需求開始轉暖。但回升幅度較為有限,預期般的全國性的成交放量未能出現。從市場情況來看,當前國內鋼市終端需求表現一般,建材市場雖然已擺脫高溫多雨影響,但并未如期進入旺季,而板材市場則受建材拖累,以及供應端有所緩解影響,同樣表現不佳。從監測的滬市終端線螺采購數據來看,9月份終端日均采購量環比小幅增加5.6%,增長幅度有限。目前,流動性收緊的預期增強,基建投資難以持續放大,房地產行業面臨調控,因此需要調低對10月份的需求預期,整體來看鋼市需求將會短暫回暖,很難持續放大。

2、鐵礦石需求增速繼續下滑

2020年9月份,鐵礦石銷售量較上月增加1.8%,但增速減緩2.8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出現增速減緩的局面,顯示鐵礦石頭需求出現邊際收縮。自8月下旬起,受唐山市空氣質量不佳影響,為保證唐山市環境空氣質量,唐山市政府關于加嚴停限產措施的文件使得鐵礦石頭需求出現邊際收縮。據統計,9月第3周,全國247家鋼廠日均鐵水產量環比下降0.17萬噸至250.87萬噸,日均鐵水產量已連續五周小幅下滑,全國高爐產能利用率連續5周下滑后小幅回升,但同比增速仍為負,顯示爐料需求已出現邊際收縮。9月最后一周的前三天鐵礦石主要港口成交日均量再度低于前一周均值,鋼廠低利潤對貿易商拿貨積極性有所抑制。但是除非停限產措施的效果嚴格性能夠超預期,否則當前的虧損程度暫時難以使鋼廠出現主動減產意愿,且當前粗鋼產量的絕對水平對于爐料需求有所支撐,不至于使鐵礦石需求大幅減弱。整體來看,當前鋼材需求表現不及預期以及臨近采暖季對于限產的影響,鐵礦石基本面正在轉弱,后期需求或將出現明顯回落。

3、煤炭市場需求良好

2020年9月份,煤炭銷售量較上月增加6.7%,增速較上月加快2.5個百分點,銷量連續七個月增長,且連續兩個月呈現增速加快的態勢,顯示隨著復工復產的全面恢復,國內煤炭需求狀況良好。從市場反饋情況來看,一方面,華北、東北等地區民用、周邊電廠及化工冬儲需求有所增加;同時,“金九銀十”的施工以及基礎建設旺季進一步催化了化工、鋼鐵、 建材、水泥等行業的非電用煤需求,下游需求邊際改善明顯。據最新監測顯示,時隔將近一年,當前環渤海港口下錨船再次增至160艘的高位,后續預報船舶不少,顯示了工業用電的復蘇和煤炭需求轉好,國內煤炭市場向好的方向轉化。

4、汽車銷售情況良好

2020年9月份,汽車銷售量較上月增加3.9%,連續七個月呈現銷量增加的格局,顯示國內車市銷售情況良好,但受基數影響,本月銷售增速較上月減緩3.0個百分點。9月份,各地利好政策刺激消費疊加雙節效應,都對市場需求有一定拉動提振作用,市場持續回暖,銷量增長繼續走高。9月北京國際車展和各地小型車展的陸續啟動、全國“消費促進月”的舉辦,刺激局部地區市場需求及銷量增長,9月份車市繼續沖擊銷量高峰。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日前表示,9月汽車市場持續回升,預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增長在8%左右。多位業內專家表示,到目前為止,中國汽車市場累計銷售量同比雖然仍呈現下降狀態,但市場恢復程度遠超預期,汽車促消費等政策效果開始凸顯。進入10月份,部分地區促銷費政策延續,但8、9連續兩月超預期增長釋放了部分市場需求,致使后續需求存量有限,市場難以保持增長態勢,10月預計銷量約175萬臺,與去年同期銷量相當,環比出現小幅下滑。

三、商品庫存增速減緩

2020年9月份,大宗商品庫存指數為100.5%,連續兩個月下降,顯示商品庫存增速持續減緩,市場供求關系有所改善。不過隨著供應端持續快速疊加,需求端回暖力度明顯難以快速消化供應的增量,導致部分商品產量暫時轉入庫存,市場庫存壓力依然存在。各主要商品中,原煤和成品油時隔三個月后再度出現下降格局,其余品種繼續呈現增加態勢,但增速和上月相比略有不同。

3

1、鋼鐵庫存壓力繼續緩解

2020年9月份,鋼鐵庫存量較上月增加1.2%,增速較上月減緩0.9個百分點。從市場情況來看,9月份以來,雖市場需求市場相對緩慢,但由于鋼廠產量收縮,所以鋼市庫存壓力得以繼續緩解。據西本新干線監測庫存數據顯示,截至9月24日,國內主要鋼材品種庫存總量為1553.3萬噸,較8月末下降4.7萬噸,降幅0.3%,較去年同期增加465.42萬噸,增幅42.78%。其中螺紋、線材、熱軋、冷軋、中板庫存分別為866.99萬噸、178.17萬噸、286.51萬噸、111.27萬噸和110.36萬噸。本月國內螺紋鋼、線材庫存小幅下降,熱軋,冷軋及中板庫存則繼續上升。縱觀后市,由于前期復產復工以及趕工等因素透支了需求,9月份以來市場需求后勁已顯不足,加之鋼廠并沒有主動減產的意愿,預計10月份,在在供強需弱的基本面影響下,鋼市去庫存的過程將較為緩慢,庫存壓力或將有所加大。

2、鐵礦石庫存量有所累積

2020年9月份,鐵礦石庫存量較上月增加1.1%,增速較上月加快0.5個百分點,連續四個月呈現增長態勢, 顯示鐵礦石庫存量有所累積。從市場監測的情況來看,截止目前鐵礦石港口庫存存量已連續3周表現積累,庫存可用天數低位小幅回升,全國45個港口進口鐵礦庫存為11906.64萬噸,較上周增290.59萬噸,較8月末增加近600萬噸。當前鐵礦石供需面變化逐漸明朗,供給逐步回歸寬松,到港逐步恢復正常,當前需求仍偏旺盛,但在鋼廠盈利情況不樂觀以及采暖季限產預期的影響下,需求轉差預期走高,預計后期國內鐵礦石壓力將會逐漸凸顯。

3、汽車庫存量增速有所回升

2020年9月份,汽車庫存量較上月上升1.6%,增速較上月加快1.0個百分點,顯示汽車市場庫存壓力較前期有所加大。從市場情況來看,臨近四季度,經銷商全力沖擊全年銷售目標壓力不減,雖然給予一定支撐政策,價格折讓力度也相對較大,但是拉動效果不強,經銷商承壓。部分廠家提高任務指標,致使經銷商難以達成任務,車市庫存增加。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2020年9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4.0%,較上月上升了1.2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6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進入10月,部分地區促銷費政策延續,但8、9連續兩月超預期增長釋放了部分市場需求,致使后續需求存量有限,市場難以保持增長態勢,10月預計銷量約175萬臺,與去年同期銷量相當,環比出現小幅下滑。整體來看,后期國內車市庫存繼續增加的可能性較大。

從以上情況來看,當前國內大宗商品市場運行狀況良好,需求釋放持續加快,商品庫存增速持續減緩,企業預期較好,采購、生產等經營活動仍然較為積極。縱觀10月份,考慮到國內經濟運行整體穩中向好,制造業和基建將會繼續帶動需求增長,加之環保限產會階段性趨嚴,較高的原料價格也會對產能釋放起到抑制作用,我們認為短期內大宗商品市場供需基本平衡,仍處于去庫存化階段,但出口形勢不佳或對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基于此,我們預計10月份大宗商品市場仍將維持穩中向好的態勢,商品價格整體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間。

1、全球經濟開始走向復蘇

隨著全球疫情防控局勢趨于穩定,疫苗研制順利推進,在各國政府激進的財政政策和寬松貨幣政策支持下,全球經濟開始走向復蘇。其中,美國勞動力市場開始復蘇,經濟數據有望持續修復,對大宗商品市場形成支撐。此外,受益于全球流動性寬松和經濟復蘇,通脹預期升溫,也利好中長期大宗商品價格的表現。   

2、國內經濟整體運行穩中向好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2020年9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5%,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連續7個月運行在50%以上。三季度均值為51.2%,較二季度均值上升0.4個百分點,表明經濟復蘇勢頭增強。三季度,我國經濟復蘇形勢在二季度基礎上進一步穩中加快、穩中向好發展,不僅制造業PMI均值高于二季度,制造業21個細分行業PMI中環比上升的行業數量和高于50%的行業數量也持續增加。從供需指數走勢來看,四季度市場供需仍有較大上升空間,當前企業對后市預期也處于年內高點,為四季度全面加快增長奠定了基礎。

3、國內流動性仍將維持不錯的發展勢頭

此前央行行長在發言中指出,2020年新增社融30萬億左右、新增貸款20萬億左右是不太會變的。央行在剛剛召開的三季度例會中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綜合運用并創新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繼續用好1萬億普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落實好兩項直達實體貨幣政策工具,切實提高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發放比例。隨著專項債發放加快,9月以來資金狀況逐步有所好轉。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9.1%,連續兩個月大幅增長,有望改善企業的現金流,促進企業擴大生產經營活動,也有利于改善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為加快財政支出奠定基礎,從而促進整個經濟的良性發展。所以,流動性最多也只是結構性的、邊際收緊,總量仍將維持合理充裕。觀察上海銀行間同業隔夜拆放利率,由前不久的2個多BP降至0.685個BP,顯著回落,說明流動性維持了不錯的發展勢頭。

4、市場需求仍有上升空間

在政府刺激措施的推動下,國內對大宗商品的強勁需求預計將持續下去。為幫助制造業走出新冠肺炎疫情,我國政府對制造商實行了免稅優惠政策,并降低了貸款利率。2020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進一步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精準保障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投資等重點領域,為落實“六保”任務提供資金需求。2020年中國將發行價值3.75萬億元人民幣專項債為基建項目融資,較2019年增長1.6萬億元。制造業和基建均為大宗商品的主要消費領域。

三季度,受疫情影響,市場需求整體偏平淡。目前疫情影響基本得到控制,經濟處于快速復蘇階段,經濟秩序基本正常,預計四季度大宗商品市場需求仍有上升空間。一方面,建筑業、機械、汽車等制造業行業恢復情況較好,商品需求不斷釋放。汽車銷量已經連續4個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汽車市場持續走強。10月份基建也預計會有較好表現。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存在不確定性,1-8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4.6%,增速比1-7月份提高1.2個百分點;1-8月份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3.6%,降幅收窄0.9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比同比下降2.4%,降幅比1-6月份擴大1.4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7088億元,增長11.2%,增速回落1.0個百分點。目前來看,雖然國內房地產市場持續回暖,但近期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再度收緊以及部分房地產企業爆出的風險,使得市場對接下來的房地產市場信心減弱。對大宗商品市場來說,顯然也會降低市場對需求端的表現預期。但整體來看,四季度市場需求仍以上升為主基調。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