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2-05 07:58:26 科技信息部

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調查、發布的2022年1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101.9%,較上月上升 1.0個百分點,指數兩連升至近九個月以來的最高點,表明國內大宗商品市場預期向好。各分項指數中,供應指數、銷售指數和庫存指數均呈現上升態勢。從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近期國內大宗商品市場運行形勢出現回暖的跡象,供需雙側聯動上升,企業生產經營環境有所改善。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本月銷售端的回暖力度仍明顯弱于供應端,市場庫存仍處于上升通道中,可見當前市場供需兩端仍不均衡,商品供大于求的壓力猶存,市場仍存在較大的調整風險。綜合來看,在當前宏觀環境繼續向好的現實下,市場對于節后行情保持較為樂觀的預期,不過2月份,隨著春節到來,全國將沐浴在濃厚的春節氣氛之中,受節日因素影響,終端需求將基本停滯,而生產企業節日期間仍將正常生產,新資源也將陸續抵達市場,預計節后市場供應量將會顯著增加,一旦對于節后的預期如果未能很好實現,在供應和庫存壓力下,大宗商品市場的下行壓力將會明顯加大。
一、商品供應繼續增加
2022年1月份,大宗商品供應指數繼續上升,至103.3%,為2021年3月份以來的最高點,顯示隨著春節臨近,生產企業趕工生產,特別是部分商品生產盈利尚可,企業生產熱情持續高漲,且對節后開工、復工預期樂觀,商品產量居高不下,整體供應量持續增加。各主要商品中,鋼鐵供應量止跌回升,其余品種則呈現不同程度的上升勢頭。
1、市場預期向好,限產壓力緩解,鋼市供應開始增加
2022年1月份,鋼市供應量較上月增加1.3%,時隔六個月后再現供應增加態勢。從市場情況來看,2022年1月份,多部委下發穩增長相關政策,為市場帶來較好預期,同時進入新年以來,平控限產壓力有一定緩解,限產力度有所放松,京津冀周邊區域仍然延續錯峰生產政策,其他區域未有明確壓產措施,鋼企高爐開工率有所回升,在此情形下,鋼廠生產有所回升,產量增加令市場供應開始增加。2022年1月份鋼鐵行業PMI生產指數為53.4%,環比上升17.5個百分點,7個月以來首次位于擴張區間,顯示開年以來鋼鐵產量有所釋放。另外,2022年1月份以來,蘭格鋼鐵網調研的全國主要鋼企高爐開工率1月份均值為73.5%,較上月上升2.3個百分點。從重點企業粗鋼產量來看,與上月同期相比,1月上中旬重點企業產量有所上升。中鋼協數據顯示,1月上中旬重點鋼鐵企業粗鋼平均日產為197.7萬噸,較上月同期增加6.4萬噸。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估算2022年1-2月份全國粗鋼日產或將維持在270萬噸左右的水平。進入2月份,取暖季疊加冬奧會開展,京津冀及周邊區域限產力度將有所加強,加上春節因素,前半月鋼廠生產或將有較為明顯的下降,但隨著春節假期結束,后半月生產或將陸續恢復,整體來看,2月份供應端或將有一定的收縮。
2、生產利潤增加,市場預期向好,鐵礦石供應量持續增加
2022年1月份,鐵礦石供應量較上月增加3.7%,增速較上月加快1.6個百分點,顯示市場供應量持續增加。從市場情況來看,由于礦價持續上漲,礦山開工較為積極。截至1月14日,全國礦山產能利用率61.97%,相較上月同期增加5.64%。同期全國礦山鐵精粉日均產量39.1萬噸,環比上月增加3.56萬噸。而國內礦山鐵精粉庫存為244.7萬噸,較上月同期增加30.83萬噸。由于礦價持續上漲,礦山開工較為積極。除此之外,解除重污染天氣預警的地區選礦廠也開始作業,使得整體產量有所提升。除此之外,解除重污染天氣預警的地區選礦廠也開始作業,使得整體產量有所提升。不過巴西受強降雨和澳洲受高溫影響,外盤發運量受限,導致國內供應增長有限。2022年伊始,受強降雨影響,淡水河谷告知已部分暫停維多利亞至米納斯鐵路(EFVM)的服務以及東南系統和南部系統的生產,強降雨短期內對鐵礦石供應帶來沖擊。澳洲雖然沒有出現暴雨,但1月南半球正值盛夏,在氣旋外圍下沉氣流煽風點火下,近日澳大利亞西北海岸,時隔24年首次出現50度以上的高溫,而且一來就占據澳大利亞有氣象紀錄以來全國高溫前三名。理論上,高溫對澳洲鐵礦石生產直接影響有限,目前來看,澳洲發運量依然保持歷史同期中高位水平,暫未因極端天氣出現斷崖式減量,環比下降更多是礦山年終發運沖量后的正常性回落。進入2月份,目前國產礦過高的庫存下,加上下游鋼廠并無大面積采購,整體處于供需寬松的狀態。后期受到氣候政策管控的影響下,預計2月份國內產量小幅增加。進口市場,巴西方面,2月檢修量較前期稍有增加,再加上近期米納斯吉拉斯州出現強降雨,導致部分鐵路運輸以及南部、東南部礦區生產暫停。但此次降雨影響在制定2022年產量目標時已考慮,因此2月發運量評估為季節性下滑。相較于巴西,澳洲發運在完成年末沖量后,港口檢修或有增多。除此之外,近期南半球颶風活動或有增加,將會影響港口鐵礦石發運。預計2月澳洲鐵礦石發運有減量。整體來看,預計2月份國內供應量或將小幅增加,增幅有限。
3、國內煤炭產量高位攀升,市場供應持續增加
2022年1月份,煤炭市場供應量較上月增加3.1%,但增速較上月減緩2.7個百分點。從市場情況來看,因保供政策的持續執行,疊加冬奧等因素的影響,全國煤礦生產維持高位運行是本月煤炭供應量持續上升的主要原因,但2021年12月份煤炭進口量環比下降,加之基數較高是本月煤炭供應增速下滑的原因,整體來看,市場供應量依然較高。供給方面,國內煤炭產量高位攀升。2021年12月份全國原煤產量3.85億噸,環比增加1400萬噸,同比增加3300萬噸,全年煤炭產量歷史性地突破40億噸。12月份日均產量1241萬噸,較11月份的1236萬噸增加5萬噸,3月份以來第六個月環比增加,且為連續第五個月增長。同比及日均產量也同樣保持增勢,而且同比增幅在進一步擴大,創2020年4月以來的最大增幅。2021年12月份,我國進口煤炭3095萬噸,環比減少410萬噸,降幅12%,從進口結構看,煉焦煤進口略有減少,進口減量主要來自動力煤進口。2月份煤炭供給可能會受到較大影響,一是春節長假煤礦檢修。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今年國內大型煤礦放假時間多數集中在法定節假日,但與去年相比,放假天數仍有所增加;二是冬奧會的影響。整個二月份都屬于冬奧會時間段,盡管目前尚無明確具體要求,但考慮到春節疊加冬奧會,煤礦安全將會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非主流煤礦的生產將受到較大沖擊。不過,印尼政府突如其來的煤炭出口禁令對國內煤炭市場的影響主要集中在1月份,預計2月份供應會基本恢復正常。根據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的一份聲明,政府已經解除了煤炭出口禁令。滿足政府國內責任要求并同意支付相關罰款的煤炭出口商可以恢復運輸。2月1日生效。整體來看,2月份,國內產量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市場進口量將會有所恢復,預計整體供應量仍將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或將繼續減緩。
4、煉廠生產穩定,成品油供應量持續增加
2022年1月份,成品油供應量較上月增加3.2%,增速較上月加快0.6個百分點,市場供應壓力持續增加。從市場情況來看,近期主營煉廠無檢修計劃,是市場供應量持續增加的主要因素,1月份以來山東獨立煉廠常減壓產能利用率有所下降,令市場整體供應增長有限。2022年1月28日山東獨立煉廠常減壓產能利用率為56.8%,環比下跌4.5個百分點,同比下跌16.5個百分點。1月份最后一周萬通石化和東營石化相繼停工檢修,加之多個煉廠常減壓裝置有所降負,整體核算之下導致山東地煉常減壓裝置開工率環比大跌。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2月份,國內汽油產量為1353.5萬噸,環比增加0.2%,同比增加15.6%;當月國內柴油產量為1686.2萬噸,環比增加2.5%,同比增加29.6%。2021年國內汽油表觀消費量為1259.60萬噸,環比減少14.11萬噸,減少幅度為1.1%,同比增加233.50萬噸,增加幅度為22.76%;當月國內柴油表觀消費量為1661.61萬噸,環比增加66.68萬噸,增加幅度為4.18%,同比增加502.45萬噸,增加幅度為43.35%。
二、市場需求有所回暖
2022年1月份,大宗商品銷售指數繼續回升,至101.0%,顯示隨著國內宏觀經濟逐步趨穩,帶動了國內需求增加,加之春節來臨,節前補庫需求增加,本月國內大宗商品市場成交較為活躍,銷售情況和前期相比有所回升。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本月市場需求基本以補庫為主,終端需求仍顯低迷,特別是進入下旬,春節臨近,下游基建、地產開工率全面走低,終端需求基本停滯。各主要商品中,有色金屬銷售量止跌回升,鐵礦石、煤炭和汽車銷售量繼續上升,且增速加快;鋼鐵、成品油和化工銷售量受季節性因素影響,繼續下降。
從2021年12月份數據來看,與大宗商品需求相關指標繼續下行。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44547億元,比上年增長4.9%,較1-11月回落0.3個百分點。三大支柱投資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0.4%,較1-11月回落0.1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5%,回落0.2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4.4%,回落1.6個百分點。從2021年12月單月的相關測算數據來看,房地產相關指標同比增速仍呈現顯著承壓特征,地產投資、新開工、施工、銷售及土地購置同比降速均明顯加快,而基建投資降幅有所收窄,制造業投資增幅有所加大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單月增速由負轉正。
當前,穩增長、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等政策陸續出臺落地,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提前下發,降準、降息有序推進,積極財政政策疊加寬松貨幣政策,將帶動“十四五”重大規劃項目開展,有利于春季基礎設施投資的逐步提升。2月份中后期,隨著節后工程項目逐步開展,大宗商品需求有望好轉。
1、氣溫降低疊加春節來臨,淡季因素凸顯,鋼市需求進一步走弱
2022年1月份,鋼市銷售量較上月減少1.5%,顯示隨著氣溫持續降低,春節假日臨近,需求端整體繼續呈現收縮勢頭。不過該指數連續四個月呈現下跌態勢,表明從去年四季度以來,鋼市需求持續低迷,鋼市如何促進消費值得關注。從市場情況來看,終端需求方面,下游基建、地產開工率全面走低,終端用鋼需求有所下滑。2022年1月份鋼鐵行業PMI指數為40.6%,繼續位于50%以下,顯示需求延續整體偏緊勢頭。據上海卓鋼鏈了解,隨著春節臨近,1月鋼市需求收縮明顯,商家普遍離市,從監測的滬市終端線螺采購數據來看,1月份終端日均采購量環比明顯下降31%。進入2月份,從需求端來看,節后復工將釋放部分鋼材需求,特別是伴隨疫情及冬奧會,多數城市倡導就地過年,節后回來不再面臨工人返城的困擾或可能促使往年延后至正月之后的復工潮提前來到,或可對沖產量回升帶來的累庫進程,不過能否如預期般恢復仍存疑問,重點關注2月下旬鋼市需求情況。
2、鋼廠生產熱情高漲,鐵礦石需求逐步回升
2022年1月份,鐵礦石銷售量較上月增加2.9%,增速較上月加快1.7個百分點,顯示隨著鋼廠高爐產能利用率持續上升,鐵礦石銷售量持續增長。從市場情況來看,1月份,鋼廠集中復產,五大品種產量均有增長。臨近春節放假,電爐逐步停工,產量多由高爐貢獻。2022年1月份鋼鐵行業PMI采購量指數為47.2%,環比上升10.2個百分點,指數增幅較大,顯示原材料采購活躍程度有較明顯的改善。2022年1月21日,蘭格鋼鐵網調查的全國160家主要鋼鐵企業中,有76家鋼廠148座高爐進行檢修,比上周減少6座;檢修高爐容積為166610立方米,按容積計算主要鋼鐵企業高爐開工率為74.79%,比上周升1.27%。剔除淘汰落后產能、產能置換已拆除鋼鐵企業的高爐數量后,樣本鋼鐵企業高爐開工率為80.94%,比上周升1.34%。進入2月份,在終端需求回暖的基礎上,鋼材產量大概率會繼續提升。除了京津冀冬奧會限產外,其他區域年后復產可以期待。雖然電爐產量會逐漸增加,但不會影響高爐開工情況。預計2月份鐵礦石需求仍有回升預期。不過,當前復產主要集中在華東和南方地區,可見限產雖有放松,但華北增量動力不足,少量高爐企業爐況雖有恢復,但仍需一定的時間才能體現。華北地區產量依然難以提升,河北、山西和山東等多地啟動重污染天氣緊急響應,區域性、臨時性的限產影響不容小覷,且市場對冬奧會限產預期不斷發酵。據悉,自1月下旬開始,北京周邊地區的鋼廠將根據績效評級執行不同程度地減產,鐵水日均產量屆時將再度回落,鐵礦石銷售量難以出現明顯增加。
3、為儲備春節期間正常用煤,終端補庫積極性提升,煤炭銷售增速加快
2022年1月份,煤炭市場銷售量較上月增加2.8%,增速較上月加快2.3個百分點,在連續兩個月出現增速減緩的局面后,本月銷售增速加快,顯示市場需求狀況良好。不過從當月情況來看,市場運行先揚后抑。1月中上旬,為儲備春節期間正常用煤,下游中小電廠采購積極性提升,動力煤市場整體銷售情況有所好轉。此外,前期買漲不買落的化工、建材等行業冬儲補庫,需求量有所回升。終端企業加快采購速度,拉動主產地煤炭銷售情況轉好。上游方面,銷售情況向好發展,礦區普遍銷售良好,區域內煤礦普遍漲價。內蒙地區拉運車輛繼續增加,礦區車輛排隊現象普遍,基本即產即銷,無存煤積累,整體銷售維持火熱狀態。陜西地區銷售情況良好,汽運、火運均有所增加,煤礦維持無存煤狀態,部分煤礦拉運通道車輛再次排起長隊。我國大江南北氣溫下降,華東上海、浙江、江蘇等地地氣溫降至0-6攝氏度,電廠日耗急劇增加;最高時,沿海八省電廠日耗一度猛增至233萬噸,存煤天數由11月底最高時的17天降至14天,部分用戶春節前搶運意識增強。截止上旬,全國重點電廠中,存煤可用天數降至15天以下的多達28個,剛需采購詢貨速度加快。進入1月下旬,臨近春節長假,上游煤礦和下游工廠均將進入放假模式,年前需要補庫的企業也將進入放假狀態。臨近春節平淡期,電廠日耗將逐漸回落。在當前的供應及庫存水平下,終端電廠采購有限;而冶金、化工戶較多;隨著階段性補庫的結束,收發貨人商談轉弱,觀望升溫,市場消費量明顯下降。進入2月份,預計煤炭需求將整體走弱。春節前一周到正月十五,電廠耗煤呈季節性下降,日耗相當于正常情況下的1/2。有保供和長協的終端庫存相對安全,但節日期間,也存在保冬奧會用煤安全而提庫的需求;同時,部分小電廠,特別是東北地區的小電廠補庫需求依然很高,化工行業也需要提前備煤。而進口煤階段性減少的真空期恰好在1月下旬和2月上旬。因此,初步判斷春節期間,現貨交易供弱需強,市場仍有支撐,價格不會大幅下跌。具體來說,煉焦煤方面,春節假期、施工淡季及冬奧會多因素影響,無論是終端需求還是下游鋼焦市場,需求不足的狀況會比較明顯。動力煤市場處于旺季,目前看居民用電需求維持高位運行,但由于工業用電低迷,將拉低整個電力需求,因此動力煤需求總體上將有所回落。
4、備庫需求拉動有色金屬銷售量回升
2022年1月份,有色金屬銷售量觸底反彈,當月較上月增加2.5%,時隔兩個月后再度回歸增長通道,顯示有色金屬需求較上月有所好轉。從市場情況來看,1月中上旬市場備庫需求明顯上升,加之空調等電器產量明顯增加,市場消費狀況良好。但隨著春節臨近,下游淡季特征開始顯現,加工企業開工率開始走低,加之商品價格不斷走高,對于需求的壓制作用也開始顯現,主要表現在加工企業不愿意備貨,基本都是現購現用,企業訂單也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出現持續下滑。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2月份,國內銅材、鋁材產量分別為207.1萬噸和582.8萬噸,較上月分別增長6.9%和12.0%;當月空調產量為1963.5萬臺,較上月大幅增長18.1%。有色金屬下游消費中,房地產及其帶來的空調需求占比約8%,且春季一般為生產旺季。目前國內穩增長預期較強,市場對年后需求復蘇有一定期待,但國內地產數據整體較差,預計房地產行業涉及到線纜、空調等需求將明顯減緩,我們認為2月份有色金屬需求整體將會有所回落。
5、政策推動,車市銷售狀況持續向好
2022年1月份,車市銷售量較上月增加3.3%,增速較上月加快2.2個百分點,車市銷售狀況持續向好。從市場情況來看,2022年1月份整體市場平穩。受散點疫情影響,各地倡導就地過年,返鄉人群減少使得購車需求稍有降低。部分地方出臺鼓勵汽車消費政策,刺激部分汽車消費,拉動一定銷量。同時,汽車供應趨于穩定,經銷商庫存水平回升,但仍未恢復至正常水平。低庫存帶來的供需錯配問題仍需要一定時間調整。再加上疫情防控嚴格,消費者進店購車人數減少,但年前訂單集中成交,各類優惠政策收窄,終端價格并未出現明顯松動,經銷商盈利狀況良好。考慮到部分經銷商在春節前繼續沖銷,疊加上月預留訂單在1月轉換成的實際銷量,預計2022年1月全口徑乘用車銷量將與去年12月持平,約230萬輛左右。1月19日,乘聯會公布了最新一期周度乘用車銷量數據。數據顯示,2022年1月上半月(1-16日)主要廠商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增長2%,乘用車批發銷量同比下降2%,乘用車市場銷售相對穩定。在零售銷量方面,1月第一周(1-9日)主要廠商乘用車日均零售銷量達到57835輛,同比增長6%,環比12月同期增長27%。第二周(10-16日),隨著春節的逐漸臨近,乘用車銷量漲幅趨緩,日均零售銷量62638輛,同比小幅下降2%,環比12月增長3%。1月上半月(1-16日),主要廠商乘用車日均零售銷量59936輛,同比小幅增長2%,環比12月同期增長15%,銷量基本穩定。近期散點式的疫情使個別城市的廠商和供應商工廠停產,對消費者進店消費也帶來一定的影響。在乘用車批發銷量方面,今年春節比去年要早,對乘用車市場的供應帶來了些許影響,2022年1月上半月(1-16日)主要廠商乘用車日均批發銷量54638輛,同比小幅下降2%,環比12月同期減少9%。進入2月份,作為傳統銷售淡季,又是春節后的真空期,受到疫情復發影響,短期市場支撐不足。預計2月份全口徑乘用車銷量約140萬輛,環比下降在40%左右。
三、商品庫存持續累積
2022年1月份,大宗商品庫存指數為101.4%,較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上升,顯示隨著商品供應量持續兩個月明顯上升,但市場需求的回暖力度難以消化持續上升的供應量,導致商品庫存壓力持續加大。各主要商品中,出煤炭庫存略有下降外,其余品種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升幅,特別是鋼鐵庫存量時隔四個月后再現升勢。
1、供強需弱導致鋼市庫存開始增加
2022年1月份,鋼市庫存量較上月增加0.9%,時隔四個月后再現增長態勢,顯示鋼市基本面有所惡化,供需矛盾顯現,商品庫存開始積累。從市場情況來看,2022年1月份,隨著春節假期臨近,工地陸續停工,市場成交走低,需求減弱態勢明顯,結合部分貿易商開啟冬儲,鋼材社會庫存持續回升。2022年1月中旬,21個城市5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為874萬噸,環比增加81萬噸,比年初增加86萬噸,庫存回升幅度較大。另據蘭格鋼鐵云商平臺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月21日,蘭格鋼鐵網統計的29個重點城市社會庫存為937.9萬噸,月環比上升10.3%,年同比上升1.6%。其中,建材社會庫存為498.4萬噸,月環比上升18.5%,年同比下降3.7%;板材社會庫存為439.5萬噸,月環比上升2.2%,年同比上升8.3%。鋼廠方面,鋼貿商冬儲雖有所抬頭,但與生產的回升力度相比仍有所不足,從而促使剩余產量向庫存轉移。鋼鐵行業PMI庫存指數環比上升4.9個百分點至36.7%,顯示鋼廠庫存有所回升。從鋼廠庫存來看,重點鋼企庫存、建材廠及中厚板廠庫存均呈現上升態勢;蘭格鋼鐵網調研廠庫較社會庫存上升滯后一周。據中鋼協統計數據顯示,1月中旬,重點企業鋼材庫存量為1315.0萬噸,較上月底增加185.3萬噸,年同比下降6.4%;1月21日,蘭格鋼鐵網統計的建材廠內庫存及中厚板廠內庫存分別為337.9萬噸和37.7萬噸,較上月底分別增加16.1萬噸和1.8萬噸。2月份,春節因素疊加需求釋放不足,鋼材社會庫存仍將持續上升;與此同時,隨著需求繼續減弱,鋼廠庫存也將會進一步上升。
2、供需兩旺,煤炭庫存開始下降
2022年1月份,煤炭庫存量較上月減少0.7%,時隔三個月后再現下降態勢,顯示在調出量大于調入量的情況下,環渤海港口煤炭開始呈現去庫態勢。近期,大秦線日均調入煤炭降至112萬噸,環渤海港口庫存繼續回落。調入方面,春節臨近,部分發煤礦站清理庫存、準備放假。疊加成本倒掛之下,上游發運走弱,產地貨源外運減少,調入下降。港口調出方面,春節臨近,終端主力電廠高庫存下僅維持剛需拉運,環渤海港口下錨船不多;沿海八省電廠日耗回升至234萬噸之后,未出現繼續增加,電廠存煤可用天數14天左右。上級主管部門對能源保供提出新的要求,要在1月20日前將庫存可用天數15天以下電廠清零,25日前庫存可用天數達到20天,31日前庫存可用天數達到30天。在調出量大于調入量的情況下,截至1月25日,北方四港存煤1666萬噸,比上月底減少566萬噸。后期受消費、市場預期、政策等多因素影響,預計港口庫存將維持中位偏高運行。
3、供應穩定恢復,銷售不及預期,車市庫存增速繼續加快
2022年1月份,車市庫存量較上月增長3.7%,增速較上月加快1.2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呈現增速加快的局面。從市場情況來看,2022年1月整體市場平穩。受散點疫情影響,各地倡導就地過年,返鄉人群減少使得購車需求稍有降低。部分地方出臺鼓勵汽車消費政策,刺激部分汽車消費,拉動一定銷量。與此同時,汽車供應趨于穩定,經銷商庫存水平回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2022年1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8.3%,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環比上升2.2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2月份作為傳統銷售淡季,又是春節后的真空期,受到疫情復發影響,短期市場支撐不足,預計車市庫存將會繼續增加。
綜合來看,2022年1月份,由于節前備貨需求增加,當前國內大宗商品市場預期向好,運行出現一定的轉好跡象,供需兩側聯動上升。但進入2月份,受春節因素的影響,國內大宗商品市場預計全月都將彌漫在節日的氣氛中,終端需求基本停滯,但生產還將平穩進行,商品庫存或將進一步增加,供應壓力加大將對后期國內大宗商品市場的走勢形成明顯的壓制,加之1月份FOMC議息會議召開 ,會議釋放了較為清晰的緊縮路徑,市場整體解讀仍然處在釋放偏鷹信號的通道中,預計2月份市場下行壓力較大。不過,當前國內宏觀經濟開始顯現企穩跡象,制造業PMI顯示經濟實現平穩開局,企業生產保持穩定,外部需求保持相對較好,大企業支撐作用較強,企業對后市普遍較為樂觀。另外,新基建項目預期也將拉動市場需求,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底部支撐強烈,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后期大宗商品市場在政策利好、資金面趨松和需求擴張的共同作用下,將會逐漸趨于活躍。
1、國內經濟實現新年平穩開局,有利于增強市場信心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2022年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1%,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穩定在50%以上,顯示經濟運行整體持穩。分項指數變化顯示,2022年1月份,在存在疫情等短期因素擾動的情況下,經濟實現平穩開局,企業生產保持穩定,外部需求保持相對較好,大企業支撐作用較強,企業對后市普遍較為樂觀。
最近一段時間,各有關部門和領導密集發聲,大都與穩定宏觀、發展經濟密切相關。
2021年12月上旬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在三重壓力之下,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會議要求,2022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中財辦副主任韓文秀明確指出:穩定宏觀經濟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
發改委表示,今年一季度面臨的不確定因素較多,要把政策發力點適當向前移,做到早安排、早動手、早見效,以穩定的經濟運行態勢應對各種挑戰。適當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抓緊發行已下達專項債額度,力爭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根本緩解之前,政策重點的目標是“穩”,央行將從三個方面來發力,第一是充足發力,把貨幣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些,第二是精準發力,第三是靠前發力。
整體來看,今年將推出一系列穩增長的實招硬招,且部分政策力度、落地時點都將超預期。這為宏觀預期修復奠定了基礎,尤其是在需求還沒怎么啟動的背景下,就顯得格外重要。
2、流動性有所改善,積極財政政策提前加碼,有利于商品市場運行
2021年12月份,央行再次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年中和年底兩次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2.2萬億元。2022年1月17日,央行開展了700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1000億元7天期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均超預期下調10個基點。1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1年期LPR為3.7%,較上月降低10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為4.6%,較上月降低5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時隔20個月再次下降。而最近房貸的審批速度大大提升。現在銀行房貸時間一般在2個月左右,最快1個月就可以放款。1月21日,傳京滬深多地銀行正式下調房貸利率5個基點。去年12月M1連續兩個月回升,M2增速回到9個月以來的新高,這說明流動性有所改善,有利于商品市場運行。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27日,1月新增地方債計劃發行量達5837億元,進度遠超去年,表明積極財政政策在年初已開始發力。多位專家預計,2022年預算赤字規模有望保持在合理水平,專項債發行規模料與去年相當,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主要向制造業和小微企業傾斜。
3、聯儲加息,大宗商品市場風險外溢
美聯儲1月議息會議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但鮑威爾鷹派言論表示將在3月份的會議上提高利率,且不排除在每次會議上都加息的可能性,縮表將在加息后,還未就縮表的時機和速度做出決定。目前市場也普遍預計2022年將會有3-4次加息,流動性收緊預期施壓大宗商品。預計市場中對沖風險的實際需求將占據主導,大宗商品市場在此期間將持續受到風險外溢的壓制。
4、市場需求短期面臨季節性淡季壓力,但節后市場需求預計較快回升
需求方面,房地產領域,進入元旦以來,多地已下調首套房貸利率;1月19日,央行公布5年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降5個百分點,疊加房地產并購貸不再計入“三條紅線”預期,打消了房地產存量工程風險憂慮,對房地產信貸融資起到促進作用。基建領域,截至1月上旬,全國已有超過11個省份組織召開2022年重大項目開工活動,涉及重大項目超5000個,總投資規模超3萬億元。制造業投資也將保持中高速增長。
展望節后,在各種政策與喊話中,反復要求在去年底、今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多地著力擴大有效投資以及PPP市場有望提速發展,預計春節后的需求會比往年提前釋放。而這種提前釋放,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人氣。
節后大宗商品需求的啟動,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個是新開工,還有就是流通環節的補庫,再有是復工、復產。從新開工來看,基建的新開工或逐步提速,并且有望好于往年農歷同期,但地產的新開工仍將是同比大比例的回落,總體上看,新開工或提前,但力度可能不及往年;流通環節補庫大概率會略好于往年;復工、復產方面,基建有部分趕工需求,而地產的施工也或在資金壓力下有所拖累,制造業復工、復產,大概率好于預期。評估整個節后兩個月的需求,基本的結論啟動早于去年,但力度應該是不及去年。
1月份以來,地方兩會密集召開。著眼于穩經濟,重點發力穩投資成為地方兩會一大共同特征,多地將“著力擴大有效投資”作為今年的首要任務。其中,河南、四川、安徽、甘肅和黑龍江等地上調了年度投資增速目標。在發力方向上,“交通基建”“水利工程”“民生工程”等成為高頻詞匯;同時,5G等新基建也是今年的重點任務。不少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上半年基建項目將加快落地,基建投資有望提速。
近日,多位財政部PPP中心專家稱,隨著今年穩投資任務加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不論是在減輕財政負擔,以市場化機制更好運營項目,還是促進公共服務項目供給,都將有更大作為。今年PPP市場在簽約、開工進度上有望進一步提速,以更快的發展助力有效投資。
執筆人: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李大為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