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聯合會專區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快訊 > 物流信息化 > 正文

崔忠付:網絡貨運賦能大宗商品智慧生態鏈建設

發布時間:2022-03-04 15:04:43 中物聯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分會

網絡貨運賦能大宗商品智慧生態鏈建設

——在全國大宗商品智慧物流生態鏈發展大會

暨第五屆網絡貨運信用體系建設高峰論壇上的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崔忠付

2022年3月4日

1

尊敬的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與大家齊聚古都西安,一同出席“全國大宗商品智慧物流生態鏈發展大會暨第五屆網絡貨運信用體系建設高峰論壇”。在此,我謹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向與會的各位嘉賓、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向對本次大會給予大力支持的地方行業協會和企業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國是能源生產及進出口貿易大國,大宗商品運輸市場需求旺盛。據統計,以煤炭及金屬礦石為代表的大宗商品與礦建材料運輸總量占貨運總量的50%以上,市場規模較大。

我國大宗商品供應鏈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供應鏈條長且各環節關聯緊密

從運輸作業的角度來看,大宗商品供應鏈從原材料的開采開始,經過粗加工、成品生產、貿易直至終端用戶。但在實際業務中,大多運輸需求是以終端用戶為導向,從運輸組織管理角度來看,要求鏈條各環節緊密協作,依靠完善的運輸組織方案和配套的管理機制提升精細化管理程度和鏈條運行效率。

2、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效率較低

在大宗商品供應鏈中,上游大多采用人工記錄的方式進行運輸組織和入場、出場稱重,效率低下且錯誤率高。此外,原材料開采和產成品運輸均存在入場排隊問題,由于各環節信息的相對獨立,使得承運人無法得知排隊情況,經常出現排隊時間超過運輸時間的情形,大大降低了供應鏈整體效率。

3、產品流向單一,回程貨配貨難

鑒于我國能源產地分布不均,大宗商品的運輸多呈現“單向性”流動特點,回程貨物不足是當前較為突出的問題之一。在運輸目的地尋找合適的貨源,降低返程空駛率,降低整體運輸成本是大宗商品運輸亟需解決的問題。

網絡貨運業態的出現為解決我國大宗商品運輸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同時賦能大宗商品智慧物流生態鏈建設,構建以網絡貨運為中心的大宗商品智慧物流生態圈。據中物聯平臺分會統計,近80%的網絡貨運平臺涉及大宗商品運輸業務,主要為煤炭運輸和鋼材運輸。與普通貨物運輸不同,大宗商品運輸與上游結合更為緊密,以煤炭運輸為例,構建“產、運、銷”一體化的管理系統是大宗商品網絡貨運的發展方向。其業務模式為以終端用戶(多為電廠)需求為導向下達運輸計劃,上游煤礦、洗煤廠使用網絡貨運平臺協助研發的排隊管理系統和無人值守磅房系統,將排隊情況、電子磅單與網絡貨運平臺互聯互通,減少承運人排隊等候及人工填寫磅單時間,在提升上游信息化程度的同時有效提升精細化管理程度和鏈條運行效率,且進一步增加了網絡貨運平臺與上游客戶的粘性度,增加平臺核心競爭力。

此外,依托網絡貨運平臺豐富的貨源及運力資源,可在運輸目的地尋找合適的貨源,通過平臺進行匹配,降低返程空駛率,進而降低運輸成本。

在龐大的業務數據支撐下,網絡貨運平臺可通過延伸增值服務提升企業自身盈利能力,構建以網絡貨運為中心的智慧物流生態圈。其中,網絡貨運平臺信用體系為大宗商品智慧物流生態鏈的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特別是在拓展金融服務,延伸車后市場服務方面提供決策依據。

雖然網絡貨運在促進建立大宗商品智慧物流生態鏈上做出了重要貢獻,但由于網絡貨運是新興業態,且大宗商品運輸市場準入門檻較低,運力資源供大于求,行業的發展還存在政府監管不到位,市場競爭不規范,企業認知不準確,技術手段不成熟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建立以公共信用、市場信用、企業信用及司機信用為一體的網絡貨運信用體系是促進行業健康、規范、有序發展的必要手段。

2019年7月,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支持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措施,鼓勵金融機構為平臺經濟發展提供支持;創新監管方式,探索適應新業態特點、有利于公平競爭的公正監管辦法,推進“互聯網+監管”。同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指出鼓勵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主動發現和識別違法違規線索,實現數據可比對、過程可追溯、問題可監測的監管目標。

2019年9月,交通運輸部相繼出臺了《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及三項工作指南,對建立企業信用檔案、共享信用數據、創新信用服務做出了明確規定。企業對建立信用檔案、創新信用服務產品的訴求逐步增強。

三年來,中物聯平臺分會在相關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圍繞網絡貨運信用體系建設制定了一系列團體標準并開展了以下工作:

1、誠信信息共享與聯合懲戒

依托團體標準《物流誠信共享信息構成要素及交換要求》,平臺分會組織23家物流平臺企業,簽署聯合懲戒備忘錄,共同制定《物流平臺黑名單共享體系標準》、《物流服務平臺黑名單管理辦法》及共享機制,累計交換信用信息1500余條。

2、完善網絡貨運平臺信用體系建設

2021年12月,由中物聯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分會牽頭制定團體標準《網絡貨運平臺實際承運人信用評價體系》和《網絡貨運平臺業務數據驗證》已正式發布。

其中,《網絡貨運平臺實際承運人信用評價體系》是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的《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中關于明確實際承運人準入退出機制、建立對實際承運人的信用評價體系的有效指導性標準,對降低企業內部管理風險,維持市場秩序有著積極作用。同時,為網絡貨運經營者未來拓展實際承運人相關金融、保險業務奠定堅實的數據基礎。

中物聯平臺分會已經擬定《網絡貨運平臺實際承運人信用信息共享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將在原有信用信息共享工作基礎上,建立網絡貨運領域實際承運人紅、黑名單動態數據庫,對于黑名單內的承運主體建立“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行業環境;同時,對服務質量高、信用好的紅名單承運主體給予一定的服務優惠及表彰,擴大信息共享覆蓋面,彌補原有信用信息共享工作的不足,希望大家積極參與。

《網絡貨運平臺業務數據驗證》主要針對網絡貨運平臺在金融貸款、保險服務中無優勢話語權問題,聯合金融保險機構,以網絡貨運平臺實際交易數據為依托,根據金融、保險服務的業務特點,對網絡貨運平臺上產生的運單數據進行校驗,確保平臺業務的真實性,適應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方式,在合規的基礎上滿足商業監管的要求,為網絡貨運企業增信提供重要依據。

中物聯作為唯一的全國性物流與供應鏈的綜合性的行業組織,將繼續重視物流行業尤其是網絡貨運領域的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持續開展誠信宣傳,以政策為導向,以標準實施為重要抓手,逐步建立網絡貨運業態新的信用秩序。未來,中物聯將繼續完善物流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擴大標準適用范圍并向產業鏈上游延伸,并關注可信技術服務和數據備證在網絡貨運領域的應用,助力企業以信用為紐帶,連接上下游,為大宗商品網絡貨運生態鏈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各位來賓,建立健全我國物流行業尤其是網絡貨運領域的信用體系,需要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及物流企業的共同努力,希望我們物流同仁齊心協力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為提升物流運行的質量和效益,打造現代物流強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最后,再次感謝陜西省物流集團、西安貨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陜西陸運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陜西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持。

預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