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17 17:03:15 中物聯公共采購分會

3月15日,“企業數字化采購的物資分類與編碼”課題研討會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召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研究院主任、全國物流信息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李素彩出席并講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標準化工作部、公共采購分會及中國石化物資裝備部等部門相關負責人、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共30余人參加會議。
蔡進代表中物聯對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的到來表示歡迎,并指出在數字化采購時代,搭建物資主數據體系是企業必由之路。對物資數字化編碼,有利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物資進行統計分析和管理。通過統一物料編碼,有利于推進集團化采購,推進物資需求標準化,推進庫存資源調劑和共享。物資編碼標準化的工作對未來數字化的采購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課題組要全力以赴做好這份工作,讓研究成果真正在企業中落地。要延續《國有企業采購操作規范》、《國有企業采購管理規范》和《國有企業網上商城采購交易操作規范》的實用性原則,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推進產業鏈數字化的進程。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共采購分會秘書長、采購委常務副主任彭新良,介紹了“企業數字化采購的物資分類與編碼”課題背景及工作思路。課題組計劃在以下三個方面展開研究,一是“企業數字化采購的物資分類與編碼規則”,以國家現有標準為基礎,順應企業數字化采購、智慧供應鏈對物資編碼、物資主數據的需要,編制企業物資采購賦碼規則或指引;二是“垂直行業生產性物資分類與編碼”,對缺少行業標準或團體標準的垂直行業,進行行業物資編碼的整理與申報;如煤炭、建筑施工、汽車制造等;三是“企業通用物資分類與編碼”,對企業采購的通用物資進行分類和編碼,以便各企業編碼一致、數據互通共享、實現智慧采購,目前計劃開展的有非生產性物料(MRO)和辦公用品的物資分類與編碼。
李素彩介紹了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的發展歷程與主要工作,以及國內主流的物品編碼現狀及趨勢。她指出,當前各行業和企業在物資編碼方向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各行業的編碼亂象需要法規制約、大型企業迫切需要科學合理的物品編碼、建立國家的物品編碼體系。一個有生命力的編碼體系的發展趨勢,應有明確的用戶、并有針對用戶的特定需求(比如HS是針對海關的,HIBC是醫療行業),并且有科學的管理模式:法規+標準+技術體系(明確的編碼結構)的結合。混合編碼體系將成為主流發展方向,以滿足更多場景的應用。
研討會上,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圍繞物資分類與編碼展開了討論,并對中物聯公共采購分會開展物資分類與編碼課題研究表示認同和支持。中國石化物資裝備部首席專家王志剛介紹了中國石化的物料代碼體系建設歷程。他指出,進行企業物資分類與編碼,需要考慮清楚三個問題:物資編碼的使用者是誰,可以解決使用者的哪些需求,如何進行持續的改進提升。中航金網(北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付茂勝、國網物資有限公司供應鏈運營中心業務信息處處長李洪琳、國網物資有限公司技術支持部物資標準化處處長鄒慧安、中國移動采購中心項目經理范雨微、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內采系統運營總監張義尚、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國電通公司供應鏈管理事業部黨支部書記張曉楓、博思數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饒青山、歐菲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若鴻、北京京東數智工業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周可嘉、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公共業務部行業總監王胤托、北京筑龍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CEO孫建文、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盛楨智、西域供應鏈(上海)有限公司副總裁李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煤炭物流與采購分會副秘書長濮立華、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煤炭物流與采購分會副秘書長曹公界等人參加了研討會。與會人員均表達了企業在采購、生產、銷售、物流中對物資分類與編碼的迫切需求,希望行業協會能夠牽頭組織相關編制工作。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標準化工作部主任、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李紅梅表示,“企業數字化采購的物資分類與編碼”課題立意很好,中物聯標準工作部一直致力于解決物流、采購相關領域的標準化問題,將為課題提供標準化申報的專家指導與支持。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