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4-02 09:00:00 科技信息部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22年3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48.7%,較上月回落2.5個百分點。分項指數也多有回落。指數走勢變化顯示,3月份受全國多點散發疫情和地區防控政策差異影響,物流供需增速趨緩,跨區流通難度加大,物流促通保暢能力下降,供應鏈上下游復蘇受阻。
業務量指數回調,行業走勢分化,水運上升,陸運走低。3月份,全國業務總量指數為48.7%,環比回落2.5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49.4%,較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分行業來看,受集裝箱航運和干散貨市場需求向好拉動,水上運輸業業務量指數回升明顯;陸運方面,本輪疫情地區防控嚴厲,政策不統一,干線運力縮減、中轉受阻,對公鐵運輸和電商物流沖擊較大,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業務量指數回落4-6個百分點,倉儲業和郵政快遞業業務量指數降幅達到兩位數。但各地閉環中轉業務普遍增加,裝卸搬運業業務量指數環比回升超過15個百分點。
企業經營成本上升,效益承壓,經營活力減弱,小微企業更需關注。去年四季度以來,人力成本和燃油成本上升明顯。重點聯系物流企業調查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人力成本增長超過10%;燃油成本方面,截至4月初,每噸汽柴油零售價比年初累計上升近2000元,分別上漲24.4%和26.9%。受此影響,盡管運費上調呼聲增高,但成本上升沒有及時向運費傳導,企業微觀活力總體偏弱。主營業務利潤指數連續4個月回落,且均在50%以下;資金周轉率指數在50%上下波動,3月份回調到49.5%。分企業規模來看,微型企業盈利更為艱難,主營業務利潤指數不到40%;資金周轉率指數為46.6%,比全行業低2.9個百分點。
從業人員緊平衡加劇,物流時效顯著降低。從業人員指數連續7個月低于50%,3月份僅為48.5%,人員供需缺口加大。分行業來看,道路運輸業和裝卸搬運業從業人員指數僅為45.5%和47.1%,環比回落2.3和2.9個百分點,特別是受疫情防控影響,核酸檢測、裝卸貨和健康監測時間延長,貨車通行便利度下降,道路運輸駕駛員上崗意愿下降,傾向于疫情過后上崗,物流時效和履約水平顯著降低。調研中電商平臺反映延遲發貨和退單攔截量較多,物流時效低于平常;部分工業企業反映生產活動還在,但購銷流通受疫情影響較大,預期趨于謹慎;部分網絡貨運平臺反映,3月份貨車運輸平均運距和運營時長明顯下降,省內運輸比例上升。
3月份,多地為阻斷疫情傳播,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基礎上加碼,一定程度上阻滯了物流跨省、跨區活動??傮w來看,物流大動脈暢通、城市微循環受阻;物流干線暢通、城市中轉受阻,影響了生產供應鏈和消費產業鏈的復蘇。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于統籌做好道路貨運疫情防控和重點物資運輸保障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在嚴密防范疫情通過道路運輸環節傳播擴散的同時,全力做好各類重點物資運輸保障工作。建議要加快文件落實:保持物流運力供給,加強閉環內重點物資接駁點、司機驛站的人文關懷,通過大數據手段加強軌跡信息聯動共享,減少不必要的中轉駐留時間,提升人員上崗率,加快貨運車輛流轉。保持穩增長和疫情防控齊頭并進,增強精準防控能力,將運輸保障品類從重點物資向一般物資生產生活物資延伸,跨區跨省運輸通行證件盡快互認。保持企業微觀活力,切實減輕物流行業壓力,階段性減免企業用水用能成本,增加物流行業防疫特殊補貼,研究物流行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部分稅費政策。
執筆人:胡焓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