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4-01 14:39:05 中物聯服裝物流分會

在第三屆全國美妝物流與供應鏈發展研討會上的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蔡進
2023年3月30日
尊敬的各位來賓:
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美妝物流與供應鏈發展研討會。我從美妝行業如何把握宏觀環境與物流供應鏈未來發展趨勢兩個方面來跟大家分享我個人的一些見解。
第一個方面,宏觀環境上,今年經濟工作總基調是穩字當頭,穩中有升。但“穩”的內涵有很大的變化,在過去幾年我們提的是“六穩”,穩就業、穩外貿、穩外資、穩金融、穩預期、穩投資等。但今年,“穩”的內涵有所變化,是“三穩”,要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從今年三個月的運行情況來看,工作中心轉移到三穩以后,這三個方面還是進展不錯的。
首先,從穩增長的情況來看,穩增長的基本動力在進一步增強。基本動力主要來自于需求,今年主要立足于內需,三大需求中,投資需求恢復迅速,1-2月投資增長5.5%,與去年12月份下降0.8%是天壤之別,1-2月消費需求增長3.5%,和去年12月份明顯下降來比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拐點。3月份的情況會更好,比如從投資來看,PMI指數中,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達到65%以上,很高。建筑業可以反映投資需求在增長。所以投資需求增長對整個經濟的拉動也是比較明顯的。
消費也一樣,總體上看,服務業領域包括餐飲、住宿、美妝、服裝、物流服務業等等,也增長非常快,尤其是物流領域, 3月份的指數也是在60%以上。所以整個服務業也在進一步活躍,經濟整體運行是進一步向好的。
3月份的最核心制造業指數仍然保持在51.9%這么高的水平,說明整個經濟運行非常強勁.更為重要的是,從指數運行情況看,連續三個月都是50以上的區間,這說明整個經濟穩定增長的趨勢已經形成了。
所以整體來判斷,整個經濟運行已經向穩定有序的方向在回歸。從這樣的經濟運行狀況,我覺得可以做出一個論斷,穩增長基本動力進一步增強,整個經濟運轉非常不錯。
其次,從穩就業的情況來看,就業環境在進一步向好。市場主體在進一步恢復,尤其中小企業恢復的比較快,美妝企業也是這樣。中小企業是吸納就業的重要領域,百分之七八十甚至更高的就業都是通過中小企業吸納的。連續幾個月中小企業指數都在50%以上,這在過去比較少見,因為中小企業指數來回波動,受季節性影響比較大。
但今年以來中小企業比較穩定的在50%以上的指數水平,所以說中小企業的快速恢復對于吸納就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有就業就有收入,有收入就會有消費,有了消費就能形成經濟增長的重點,這方面也非常好。
最后,從穩物價的情況來看,物價比較平穩,CPI指數比較平穩,這對整個企業運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來說還是比較有利的,所以穩物價的局面還是比較好的。
總體來看,當前中國經濟在恢復增長過程中是有基礎的、有動力的,也是非常有韌性的。但我們也要客觀看待,雖然運行比較良好,但是不確定的因素有一個,就是需求。我們要把需求的基礎進一步打牢固,尤其是內需,外需今年來看有比較明顯的放緩。總體上來看,要立足于內需,這也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與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來的,要立足于擴大內需來形成更加牢固的經濟增長基礎,這方面也是未來要進一步做的。
總的來看,我覺得中央經濟工作會和政府工作報告,把今年經濟增長定在5%左右的水平,是有條件實現的,定位5%既是積極的也是穩妥的。所以說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覺得美妝行業要抓住經濟總體向好、開局良好的大好的局面,來開拓美妝行業市場發展的新局面,這是我要講的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從物流和供應鏈角度來說,美妝供應鏈更為精細,要求更高,美妝供應鏈與其他的供應鏈形態不一樣。美妝行業在成長過程中間,供應鏈一定是基礎之基礎,關鍵之關鍵,核心之核心。我們也看到了今天會議上有很多供應鏈企業參與,包括京東、菜鳥、順豐、韻達等。
當前從物流與供應鏈發展趨勢來看,我認為有一些機遇和挑戰需要把握。
首先,從挑戰來講,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挑戰,供應鏈轉型升級中間,著眼點在變化。整個供應鏈轉型升級過程中著眼點在變化,過去講要降本增效,現在還有很多企業、部門在講這個,降本增效也有一些空間。我覺得降本增效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存量調整過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我們近十年來就做這個事,很有成效。物流就是這樣,物流成本從2012年占GDP18%,降低到占GDP14.7%,很有成效。但發展到今天,降本增效空間有限了,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近三年都徘徊在14.6%、14.7%的水平。我們要反思,降本增效未來是不是空間有限?有人說歐美國家是8%-9%,我們還有很大空間。歐美國家把物流成本降到8%-9%,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產業結構、經濟結構的變化,他們過于追求服務業。他們的降本,服務業占80%,服務業比重高,物流成本占GDP成本更低,但現在也在反思80%造成很多產業空心化,還要回歸制造業。我們要借鑒美國、歐美國家發展中的經驗教訓,我們現在的服務業占60%,是不是也要發展到80%,顯然不大可能。從這個角度來講,一方面我認為沒必要追求歐美國家的8%-9%,另外,從物流的角度講,降本增效的空間確實是有限的。
更為重要的是,整個經濟發展,無論是企業、行業還是國家,要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要在發展過程中使企業更加強大。一個國家更加強大,只靠降本增效是不夠的,就像一個家庭,你要發家致富,就靠勤儉節約恐怕不夠,當然不可缺少。所以必須要創造新的價值,必須要有新的發展。所以未來在供應鏈的轉型升級過程中,一定會回歸到供應鏈本質,就是創造新價值,而不僅僅是降本增效。所以我們在座的有很多的物流企業、供應鏈企業,一定要把握好這個道理,就是創造新價值,而不僅僅是降本增效,這是第一個挑戰。
第二個挑戰,企業要面對新的發展格局變化。我們過去說一個企業是不是優秀的企業,是不是一個比較好的企業,往往注重它的規模有多大、利潤有多高等等。現在整個社會經濟進入新的發展格局以后,企業更多的不是眼睛向內,看企業自身規模、利潤、資產規模等等,而是視野要向外。只有通過上下游的企業彼此間的協同來形成一種企業發展的良好生態,這樣的企業才是優秀的企業,否則你只注重自己的規模發展,只注重自己利益的成長,而不注重和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增長、協同發展,推動整個產業鏈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沒有這樣的企業使命的話,未來不可持續。
所以,一定要在基于供應鏈發展過程中,形成上下游彼此組織、彼此無縫鏈接,彼此協同的發展生態,這樣的企業才是優秀的。企業、行業,和自然和諧共生,是更高境界。而且這不僅僅說說而已,現在在全球來看,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理念越來越強烈,在實踐過程中走的也越來越快,我們國家的企業在這方面也開始往前推,而且步子非常快,比如京東的清流計劃,就是做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
從這方面來講,我覺得企業發展格局在變化,不是視野向內、看自己企業的規模、效能,而是要有宏觀格局,搭建上下游彼此協同的企業發展生態,這才是企業發展的優勢,這是第二個挑戰。
第三個挑戰是供應鏈本身的挑戰。過去我們說供應鏈,更多是企業和企業之間,或產業和產業彼此之間的資源整合、流程的優化等等,現在不一樣,現在供應鏈發展,要做產業與產業之間的組織協同,經營層面的協同,管理層面的協同,更重要是戰略層面的組織協同,所以在組織協同中間,通過供應鏈的發展形成產業鏈,通過產業鏈形成打造新的價值鏈,創造新價值。
在未來供應鏈創新的過程中間,“協同”兩個字非常重要。供應鏈是“魂”,無處不在,無論美妝產業、服裝產業,在每一個作業環節中間都需要通過供應鏈實現,供應鏈無處不在。
但是,我們不是為了做供應鏈而做供應鏈,我們做供應鏈的目的是要打造一個產業鏈。所謂產業鏈就是通過供應鏈的組織協同把上下游產業無縫銜接起來。產業鏈的形成是我們做供應鏈的目的。所以說產業鏈是根,產業鏈的本質要創造新的價值。這些關系我覺得在未來在供應鏈創新中一定要把握。
第四個挑戰是來自國外的挑戰。現在的國際形勢既是變局也是亂局,過去中國主要在戰略機遇期,現在處在一個動蕩變革期,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間我們的企業與產業,要考慮供應鏈是不是安全的,是不是有韌性的。
這些挑戰倒逼產業在做供應鏈的過程中,一定要尋求新機遇來突破挑戰、迎接挑戰,適應挑戰。
第一個機遇是數字化。通過數字化鏈接本質,使企業和企業之間、產業和產業之間甚至區域之間通過數字化來做無限鏈接。在鏈接的過程中間一方面形成產業鏈,一方面形成更大的市場發展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過程中推動一體化供應鏈,通過一體化供應鏈來實現整個上下游企業、上下游產業的組織協同,在協同過程中構建企業和產業的發展生態,這個很關鍵。通過企業的一體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使得上下游產業協同起來,這是企業一體化解決方案所要做的事,而形成一個非常好的產業和企業的發展生態,是企業的優勢。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效率問題只是一方面,更重要要打造生態,形成企業發展優勢,這是一定要通過數字化實現的。
第二個機遇是綠色低碳可持續,做綠色供應鏈。企業是否具備優勢,內涵在哪里,是企業能適應環保、低碳、綠色發展,才可持續。每個企業心中都要用ESG評價自己,這是另外一個機遇。
第三個機遇是打造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的能力。這個能力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數字化,通過數字化改造供應鏈的治理體系,形成網絡化的供應鏈治理體系。現在來講,有核心企業打造供應鏈,今后會有一個核心的數字平臺來打造供應鏈,這兩個概念不一樣。另一方面是韌性,在韌性基礎上形成安全的供應鏈,一定是基于現代數字技術去中心化、網絡化的供應鏈才行。所以在這個方面,我覺得也需要我們在未來的供應鏈創新過程中間去把握韌性和安全,這也是一個機遇,誰抓住這方面的機遇,誰的供應鏈就在這方面更具有優勢、具有話語權。
這些方面是我覺得是當前物流和供應鏈創新過程中間應該把握的機遇、挑戰。
謝謝各位!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