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電商或能復制一批順豐圓通,但你跟上了?
發布時間:2017-05-17 09:10:42 第一物流網

“設施聯通是合作發展的基礎,我們要著力推動陸上、海上、天上、網上四位一體的聯通,聚焦關鍵通道、關鍵城市、關鍵項目,聯合陸上公路、鐵路道路網和海上港口網絡。”
5月14日-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主旨演講中提及物流網絡聯通的基礎性作用,強調“要完善跨區域物流網建設”。
2013年9月,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重要演講時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至今已有4年。絲綢之路連接亞、歐、非三個大陸,跨度異常遼闊且復雜,有許多的國家、民族、宗教與這條道路緊密相關。
其中道路聯通是基礎,貿易暢通是本質內容,這4年建設,讓沿線國家間的溝通往來更顯頻繁,電商和物流上的數據演變可謂是整個倡議計劃的縮影和晴雨表。
促進•沿線國網上銷售飛漲
▌網上一帶一路銷往50余沿線國
白俄羅斯姑娘安菲19歲來中國學習國際貿易和中文,當時還非常害怕陌生環境的她如今已經在京東負責海外業務擴展和營銷策劃幾年。據她所說,目前在俄羅斯、印尼的市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下一步重點可能是拓展泰國、菲律賓。
京東平臺上的數據也顯示這一國家戰略帶來的出口變化,中國商品在該平臺已經可以銷往俄羅斯、烏克蘭、波蘭、泰國、埃及、沙特阿拉伯等54個沿線國家。
▌沿線國網上銷售額成10倍增長
銷售額和銷售增長中這些國家的數據也非常出色。
2016年6月至12月,消費額同比去年增速最快的20個國家中,有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增速在2倍左右;
而到了今年1月至4月,消費額同比去年增速最快的13個國家中,就有7個沿線國,其中包括阿曼、菲律賓、黑山、柬埔寨、科威特、塔吉克斯坦、伊朗,消費額同比平均增速超過10倍。
▌古今絲綢之路茶葉暢銷一如既往
很多消費者和品牌對受海外市場歡迎的商品也是十分好奇。第一物流全媒體?現代物流報記者也向京東了解了相關數據,相比古代絲綢之路,將中國茶葉、絲綢等運往海外,目前電商平臺上,手機、電腦和網絡產品、電子配件、家居用品是最受歡迎的中國商品。
而從去年開始,銷售增速極速變快的產品包括了智能產品、汽車配件、運動戶外、美容健康。
當然,帶有中國特色的產品和品牌也受到了沿線國家的熱捧。例如茶葉,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波蘭、澳大利亞等消費者購買頻次較多;
中國廚房和餐廳用品,俄羅斯、波蘭、烏克蘭、土耳其、澳大利亞的消費者更熱愛;
智能商品包括智能手環、智能眼鏡、智能健康等商品頗受俄羅斯、波蘭、烏克蘭、土耳其、澳大利亞、西班牙、哈薩克斯坦的消費者喜愛,值得關注的是中文圖書,已經銷往美國、澳大利亞、愛爾蘭、新西蘭、英國、法國、加拿大、新加坡和瑞士等國。
有趣的是,俄羅斯等國對于中國商品的需求和購買幾乎覆蓋了所有品類,據悉,俄羅斯是跨境電商海外第一大市場。
▌不知名國產品牌成國外大熱門
此外,對國產品牌來說,“一帶一路”對其是一個大風口。 比如國產手機Doogee品牌,對國人來說是絕對的小眾市場品牌,但其借助京東平臺和京東的物流能力,卻在京東海外渠道上打造了很多爆款,尤其在俄羅斯地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達到了銷量、口碑的雙贏。
在阿里速賣通2016年最受歡迎的五個品牌里,有一個耳機品牌——Bluedio,同樣在國內是名不見經傳的國產品牌。
還有“互聯網第一家電股”小狗電器,這家企業一開始海外銷售受制于物流能力和成本,此后與阿里、京東兩個平臺合作,菜鳥為其提供大數據分析和海外倉能力,在海外做到了隔日達、次日達,物流成本還得到管控;通過京東的運營推廣,甚至成為俄羅斯銷量最高的小家電品牌。
這一系列國產品牌的崛起,無不在說明“一帶一路”聯通之后給國內傳統品牌帶來的巨大機遇。
拓展•國外好產品席卷國內
▌曾經緊缺海外貨過絲路成暢銷品
除了對國產品牌和中國商品的巨大利好,對中國消費者來說,近幾年輕而易舉買到國外爆品也受益于此。
埃及棉、錫蘭紅茶、尼泊爾菩提手串、捷克水晶酒具、保加利亞玫瑰精油、泰國乳膠枕……走進了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成為了司空見慣的商品而不是一物難求的稀罕貨。
▌“一帶一路”沿線特色食品被熱捧
據悉,已經有超過50個沿線國家的商品通過電商進入中國,且其增長速度也是逐年遞增。
以京東平臺為例,2015年,文萊、馬其頓、吉爾吉斯坦、約旦、孟加拉國的進口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0倍;2016年,增速最快名單大換血,立陶宛、黑山、孟加拉國、阿曼、塔吉克斯坦的進口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6倍。這種國與國、區域與區域之間的合作加速了沿線國家之間的貿易流通往來。
其中,進口食品、酒類、家紡、水果、鐘表、海產是“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進口,銷量最高的品類。
而馬來西亞、蒙古、泰國、越南、印度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商品銷量最高的國家,行動參與國中,德國、法國、意大利、新西蘭、瑞士、西班牙的進口商品銷量最高。
▌海外爆品在國內市場拓展迅猛
京東方面介紹,進口商品在國內的銷售擴張遠超之前,消費者的接受能力在不斷上漲。
以厄瓜多爾白蝦為例,2014年,銷量集中于上海、廣東、浙江三地,其他地區銷量非常有限,基本是以上三地的十分之一;
2015年,其在全國銷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重慶、陜西、黑龍江、遼寧、甘肅、福建等也加入了高銷量地區;
2016年,銷量同比增長4倍,成為最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進口食品之一,銷往中國31個省市,只有海南、寧夏、青海、西藏、新疆5個邊遠省份銷量較低,但同比也保持了超過3倍的增長。
提速•“一帶一路”沿線物流加快
▌公鐵水建設打通沿線物流網絡
任何一位消費者在跨境網購中的物流體驗,其背后的實質原因很有可能就涉及到對于整個跨國物流鏈路的改造,其中的海關問題、政策差異問題、政治關系等錯綜復雜。
這不僅僅是一家企業能夠完成的,“一帶一路”行動規劃很大程度上打通了其中的一些關鍵點。
據悉,“一帶一路”倡議4年以來,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合作協議。
交通上,與相關國家開通了356條國際道路和客貨運輸路線、73個公路和水路口岸、海上運輸服務也覆蓋了“一帶一路”沿線所有國家、與43個國家實現空中直航,每周約有4200個航班。
其中的中歐鐵路班列逐年增長速度非常迅速,2013年的80列,到2014年增長到308列,2015年是815列,去年更是猛增至1702列,國內開行城市達到28個,覆蓋21個省區市,達到歐洲的11個國家的29個城市。其運輸時效比起傳統海運節省了近1個月,與航空運輸相比價格低廉且綠色環保。
▌國內外沿線物流時效縮短
這樣的物流建設反映到跨境電商時效上,也是成果顯著。例如:菜鳥搭建的全球物流生態布局,與俄羅斯郵政達成數據對接,使得時效從原本的50天縮短至15天,最快僅需4天;
在西班牙開設海外倉,把“提前備貨、當地配送”的模式搬到海外,平均時效從1個月以上縮短至平均10天;
在拉美國家,菜鳥通過“無憂物流專線”,把中國到智利的包裹時效從45天縮短至20天,墨西哥、哥倫比亞等國的時效從50天縮短至25天。
京東平臺上國內“一帶一路”10大節點城市的物流時效也有顯著提成。據悉,西安、蘭州、西寧、重慶、成都、鄭州、武漢、長沙、南昌、合肥在2015年的平均妥投時間較去年縮短77分鐘,2016年平均妥投時間較去年縮短12分鐘;
2015年,211訂單平均占比同比增長35%,2016年,211訂單平均占比同比再增長20%。
催化•跨境物流迎來風口
此次“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其預期效果是要凝聚更多共識、明確合作方向、推動項目落地、完善支撐體系。
習近平的演講中,提及的諸多合作計劃、未來規劃都將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其重點提及的物流網建設,來看看未來有哪些物流大機遇。
① 首先,在中歐班列上,習近平指出,中國同有關國家的鐵路部門將簽署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并將推動這些合作項目早日啟動、早見成效。
② 其次,絲路基金,習近平指出,中國將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持,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將分別提供2500億元和13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用于支持“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產能、金融合作。
③ 再者,合作國家上,習近平宣布,本屆論壇期間,中國將同30多個國家簽署經貿合作協議,同有關國家協商自由貿易協定。
④ 第四,進口博覽會,習近平在演講中宣布,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⑤ 第五,科技創新,習近平表示,中國愿同各國加強創新合作,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開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4項行動。
⑥ 第六,民生項目,習近平宣布,中國將在未來3年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600億元人民幣援助,建設更多民生項目。
⑦ 最后,中國將設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后續聯絡機制。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2025年將選擇34個左右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
- 三個維度數據描繪數字經濟活力圖景
- 如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政策問答·發展新質生產力)
- 累計增速連續上行,外貿大盤總體穩固——透視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數據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