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催化智慧物流變革
發布時間:2017-09-27 09:31:37 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在日前召開的“2017一帶一路·中國智慧物流領袖峰會”上,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物流規劃發展部負責人傅兵說,“當前,在消費者需求和零售技術更迭的雙螺旋驅動下,第四次零售革命已經到來,并將深刻影響智慧物流的變革。”
今年以來,以新零售、智慧零售、無人零售為代表的零售業態呈現爆發式增長,并迫使物流業加速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轉變。無論是阿里、京東、蘇寧為代表的電商企業,以順豐、圓通等為代表的快遞企業,還是以運滿滿、貨車幫為代表的車貨匹配企業,都在搶奪智慧物流的風口。
我國智慧物流已具備出海能力
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119萬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與民生、消費有關的物流需求強勁,連續幾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社會物流效應也進入較快提升期,上半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例為14.6%,與去年相比,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而智慧物流的應用成為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
在專家看來,當前,隨著物流業的轉型升級和物流業與互聯網的深化融合,智慧物流發展迅速并呈現出新特點。
一、政策環境持續改善。2016年,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提出多項支持智慧物流的具體措施;國務院今年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也提出,要發展智慧物流,推進產業自動化升級。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為智慧物流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物流互聯網快速興起。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量物流設施通過傳感器接入互聯網。目前,我國已有超過四百萬輛載重貨車安裝了北斗定位裝置。此外,大量的托盤、集中箱等物流設施也已接入互聯網,物流連接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
三、大數據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物流在線化產生了大量的業務數據,而數據驅動的商業模式推動產業智能變革,大幅提高了物流的生產效率。
四、云服務得到進一步強化和保障。京東、菜鳥、蘇寧、百度等企業紛紛推出物流云服務應用,為物流大數據提供了重要支撐,也強化了物流運營保障。
五、通過分享使用權而不占用所有權,智慧物流打破了傳統企業的邊界,深化了企業的分工協作,實現了存量資源的社會化轉變和閑置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互聯網+高效運輸、互聯網+智能倉儲、互聯網+便捷配送等一批創新模式成為智慧物流的典型代表。
六、人工智能通過賦能物流各個環節、各個領域,實現了物流資源的智能配置和物流環節優化,特別是在無人駕駛、無人倉儲、無人碼頭、物流機器人等人工智能的前沿領域,一批企業已經開始了實驗應用,甚至在不少應用領域領先國際同行。
億歐公司聯合創始人王彬認為,隨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發展,中國智慧物流走上了發展快車道,已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生態,無論是智慧物流信息平臺、智慧物流交易平臺,還是智慧物流服務商都具備了出海能力。
智慧物流也成為解決物流領域供給側結構性矛盾的重要利器。“智慧物流通過互聯互通和協同共享,釋放存量資源的使用價值,激發增量資源的投資效率,成為社會資源的整合者、分散市場的集中者、個性需求的滿足者、緊缺人工的替代者以及綠色生態的創造者。”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說。
核心技術仍依賴國外
不少專家指出,近年來我國智慧物流雖然發展迅猛,但仍面臨一系列問題。“比如,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物流標準化尚未形成,監管體系還不適應智慧物流發展的變化,不少傳統物流企業的觀念也有待進一步轉變。”何黎明說。
鐘鼎創投合伙人湯濤表示,物流基礎目前還不完整,很多地方相對落后;包括自動化在內的很多核心技術還依賴國外,而國內企業大部分從事的是集成性工作,技術壁壘不高;目前的算法遠沒有達到大規模商業化程度;因為牽涉到軟硬件投入,很多公司的大部分現金都變成了資產,對現金流影響非常大。
中糧我買網副總裁白光利認為,智慧物流分為三個方面——軟件智能、硬件智能和管理智能。目前,我國物流業的硬件智能發展很快,但更重要的軟件智能和管理智能還處于起步階段。
在何黎明看來,我國智慧物流的下一步發展將面臨幾大趨勢:物流的裝配、設施、人員和貨物將全面接入互聯網,構成全覆蓋、廣連接的物流互聯網;物流數字化程度顯著提升,打破行業信息不對稱和信息孤島現象;共享、眾包、眾籌等創新模式將得到廣泛應用,重構企業業務流程和經營模式;分布式的物流互聯網將更加接近消費者,并逐步替代集中化運作方式,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人工智能技術將快速迭代,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越來越普遍;綠色包裝、綠色運輸、綠色倉儲將加快推廣應用;智慧物流將帶動互聯網深入產業鏈上下游,以用戶需求倒逼產業鏈變革。
運滿滿副總裁兼研究院院長徐強則認為,智慧物流的發展路徑有兩個,一是平臺,二是跨界,需要用平臺的思維對所有資源進行跨界整合,同時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
新零售催生物流變革
在業內人士看來,電子商務只是拉開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序幕,而第四次零售革命將對全行業零售包括商品流通體系產生深遠影響。
湯濤認為,未來幾年,智慧物流最大的機會在技術層面。如何通過人工智能,把底層數據變得更加高效,是一個巨大商機。新零售時代,城市里的前置倉會變成重要的基礎設施,快銷品分銷體系也會出現變化。“整體來看,智慧物流行業將以技術層為先導,逐漸影響供應鏈層和客戶層。”
傅兵說,在前三次零售革命中分別出現了百貨公司、連鎖商店以及超級大賣場。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到來則會推動物流業變革,具體體現為人、貨、場的重構。在消費端,“所見即所得”要求物流服務要快、準;此外,消費者還需要更個性化、更有參與感的服務。在產業端,品牌商需要直接觸達客戶,短鏈化供應成為發展新趨勢。在技術端,要求操作效率更高,并實現更大的社會協同和智能化決策。
因此,傅兵認為,在第四次零售革命中,物流已不僅僅只是承擔運送貨物的服務,而更多的是用物流拉動商品銷售。也就是說,物流服務將直接影響消費者的體驗,進而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前景。
上海大學需求鏈研究院的高峻峻博士則認為,新零售給供應鏈運營提出了挑戰。無論是對銷量的判斷預測,還是對價格的調整,包括后續物流環節涉及的補貨操作等,都會有較高要求。物流環節只有和營銷、需求預測、商品開發等方面密切聯系并進行整體規劃,效率才能更高。“在新零售時代,物流環節要真正走向智慧化,大量數據和設備需要升級,但與此同時,也需要和企業戰略尤其是需求端協同起來。這樣,物流才能真正實現智慧化。”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2025年將選擇34個左右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
- 三個維度數據描繪數字經濟活力圖景
- 如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政策問答·發展新質生產力)
- 累計增速連續上行,外貿大盤總體穩固——透視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數據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