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不斷創新 引領打造“杭州樣板”

發布時間:2019-09-26 09:27:48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19年8月1日,位于杭州錢塘新區的杭州綜合保稅區聯手考拉海購,推出全國首個“保稅倉直播間”。

該直播間設在保稅倉隔壁,由MCN機構的專業達人在保稅倉直播間內進行互動式內容導購,所有直播樣品均為保稅倉內監管商品。消費者只需在直播期間下單,保稅倉接收訂單就能立即打包發貨,使跨境消費效率大幅提升。

然而,這一創新之舉只是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下沙園區)內的一個縮影。自開園以來,下沙園區持續開拓創新,努力成長為跨境電商領域的策源地,不斷向全國輸出跨境電商的“杭州經驗”。

瞄準揀選痛點 實現全國首發“智能化倉儲物流”

自2015年3月7日,下沙園區成為全國首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來,越來越多的跨境電商企業通過杭州綜試區數字化轉型、品牌化發展的思路實現了“裂變”,而海倉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消費者在網絡上隨意拍下的一件商品,實則是電商倉庫內成千上萬件商品中的一小件,占據著偌大倉庫內的一小塊空間。如何在茫茫“商品海洋”中快速找到它,并打包發貨,是每一家電商共有的煩惱,唯有用高昂的人力來解決。
扎根在錢塘新區的海倉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并制造出了首套倉儲自動化揀選設備“摩天輪”,能夠實現壓縮至五分之一占地面積,每分鐘精準揀選6單商品。

相比較傳統模式中成本、效率、空間三大行業痛點,海倉科技自主研發出“海倉摩天輪”,提供了倉儲企業從貨到人的解決方案。

一條巷道占地33平方米,前后15米長,9米高,充分利用倉庫高度空間,可密集存儲約30000件商品。除了占地面積減少,“摩天輪”還有一大優勢就是揀選效率和準確性高。

在“摩天輪”的運行過程中,每條巷道間都裝有10臺取料機器人。一旦電腦系統中收到需要揀選商品的信息,機器人便會準確找到商品所在取料箱,并將它運至取料口。

據了解,單條巷道每天以工作8小時計算,至少可揀選3000單,平均每分鐘揀選6單。“摩天輪”的單量波動干擾影響較小,這得益于海倉獨有的倉庫管理大腦—HCOS,使得機器人可以快速進行智能揀選,實現各儲位同時操作互不干涉,保證良好的揀選效率和倉儲時效。

目前,‘摩天輪’是國內倉儲模式的‘頂配版本’,節約了六成人力,易操作、擴展性高,可以適合電商、3C類、醫療、食品等多行業。作為倉儲物流領域標桿企業,海倉科技服務網易考拉、云集等100余家跨境電商,全國日均單量已超30萬單,歷年總單量已達1億單,其中2018年“雙十一”全國日單量峰值達65萬單以上。

作為最新一代智能倉揀選系統,有專家初步預估海倉摩天輪智能倉儲操作系統在三年內可替代超過500億的市場規模。

優化監管體系 首創跨境電商進口B2C包裹退貨新模式

近年來,杭州海關作為跨境監管領域的先行軍,始終緊隨國家大政方針,不斷優化海關監管和服務,為全國跨境電商的持續健康發展輸送“杭州模式”。

有關跨境電商進口商品的退貨處理,一直是困繞企業的難題。根據電商運營的特點以及互聯網消費習慣,無理由退貨是普遍情況。

按照原有規定,企業跨境退貨商品申請時間為商品放行之日起30日內。而企業收到消費者退貨申請一般發生在商品發出的15-20日,往往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退貨程序。大部分退貨商品未能按時入區完成退貨,造成大量退貨商品在區外積壓折舊報廢,歷年報廢的退貨商品已經超過數億元人民幣。

如果超過30天退貨期限,除了要向海關繳納相應稅款外,還會影響個人年度交易累計金額,進而影響消費者額度返還,引發消費者投訴,給跨境電商企業和消費者個人都帶來不便。

針對這些跨境電商發展中的痛點,錢江海關對癥下藥:開展保稅倉直接退貨模式,使企業不必再設置單獨的區外退貨專用倉,將全部退貨流程轉到區內,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有效減輕企業經營成本,也有效地加快整體退貨時間;允許消費者進行部分商品退貨,根據消費者實際消費需求,努力拓展“非整單”“非良品”包裹的退貨路徑,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通過以上便利化的通關模式,使相關退貨包裹有效縮短不必要的流程,在規定的期限內實現“應退盡退”。同時,海關監管部門也將加大對退貨包裹的核查監督力度,督促企業切實履行質量主體責任,做好質量監督工作,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駕護航。

5月9日,隨著上海寄至杭州綜保區的箱包類退貨產品經海關確認、登記、理貨后進入退換貨專用倉,這標志著全國首單跨境電商進口B2C包裹新模式正式測試成功。

積極探索完善 始終為跨境電商提供“杭州樣板”

2014年5月,一個集進出口全業務于一體的跨境電商試點區——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下沙園區)在錢塘新區誕生。

這些年,作為全國首個全鏈路信息化運作園區、 國內首個B2C業務模式全覆蓋區域的下沙園區積極探索業務模式、努力搭建服務體系、加強引導產業集聚,不斷完善監控體系,形成商品、物流、商戶、電商平臺、口岸管理部門的信息共享平臺和監管協同機制,為在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杭州樣板”。

五年多的時間里,下沙園區領先全國創新多項業務模式,率先開展網購保稅進口業務,率先推出“退換貨流程”等10項管理措施和7項監管制度,率先測試了特殊監管區域B2C郵路出口模式。

自今年6月11日,杭州出口加工區順利通過驗收,正式升格為綜保區以來,座落于區內的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下沙園區)的企業不僅能降低倉儲物流成本,還能享受到《關于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落地后產生的巨大效益。

如今,杭州綜合保稅區集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保稅貿易等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功能政策于一體,境外貨物進入綜保區,實行保稅管理;境內其他地區貨物進入綜保區,視同出境;同時,外經貿、外匯管理部門也對綜保區實行相對優惠的政策。企業在綜合保稅區開展屬地報關、報檢業務,享受“全國通關一體化”政策便利,在任何口岸(海港或空港)出口無須報關、報檢。

除了政策上的優勢,人才資源對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來說也至關重要。在錢塘新區的大學城,坐擁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傳媒學院等十多所高校,幾乎每所高校都開設了與跨境相關的設計、跨境電商、貿易、外語、傳媒等各類專業。

同時,這些高校的校企合作歷來氛圍濃厚,為舉辦跨境電商理論學術研究、跨境電商實操人才輸出、跨境商業文化傳播提供了難得的沃土。

目前,與園區合作備案的電商企業達1800多家,SKU備案商品超8萬個,涉及海外原產地國家、地區102個,累計實現跨境業務1.63億單,交易額約311億元,單一園區業務量居全國第一。

6月13日,李克強總理在跨境電商下沙園區考察時說,跨境電商是國際貿易未來發展一大趨勢,能夠帶動更多企業直接參與國際貿易,也有利于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促進國內制造業升級和品牌成長。

放眼未來,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下沙園區)仍大有可為。它將繼續打好跨境電商牌,實現貿易數字化與數字貿易化融合并行;積極推進綜保區“保稅+”與跨境電子商務的結合,真正實現“買賣全球”,鏈動“網上新絲路”。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