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02 11:10:02 解放日報

昨天,上海口岸正式啟動“跨境電商B2B出口”試點。
跨境電商B2B(企業對企業)出口,是指境內企業通過跨境物流,將貨物運送至境外企業或海外倉,且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完成交易的一種貿易形式。相比一般貿易出口模式,跨境電商B2B出口對隨附單證的要求更簡單,申報手續更便捷,還能享受優先查驗。昨天9時,上海義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通過上海跨境貿易“單一窗口”,向海關申報了公司第一票跨境電商B2B出口塑料水杯貨物,目的地日本。系統內,數據快速匹配,不到5分鐘,公司便收到了海關放行信息。公司總經理王文江說,快速放行使貨物得以搭乘最近一個航班前往目的地,相比以往按一般貿易出口模式,時間上快了近兩天。對企業而言,時間就是利潤。
浦東機場海關快件監管一處綜合業務科科長王立人介紹,在跨境電商B2B出口模式下,企業每次出口申報時不再需要準備齊全的隨附單證,只需隨附訂艙單、物流單等即可。此外,考慮到中小微企業單票貨物價值較低,新政規定,單票金額在5000元人民幣以下且不涉證、不涉檢、不涉稅貨物,可選擇以更便捷的清單模式申報。
今年因疫情全球蔓延,大量傳統貿易訂單轉為線上成交,過去的一般貿易、快件出口模式已無法滿足電商賣家快速靈活出運需求。出于穩外貿、穩就業考慮,海關總署在前期首批10個海關試點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的基礎上,9月1日起又新增上海、福州、青島等12個直屬海關。新政對市場主體的保護與激發作用十分明顯,上海義達公司王文江就透露,上海跨境電商B2B出口正式試點首日,公司已接到300票出口訂單,比平時多了50%。而前期,海關總署在北京、天津等10個海關率先試點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時,試點當地口岸的出口均出現了逆勢個位數甚至兩位數增長。
此番上海被納入試點擴容范疇,對發揮上海作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作用的意義很大。僅以浦東機場為例,作為已連續12年排名全球第3大航空貨運樞紐的超繁忙機場,目前共有107家航空公司在浦東機場開展業務,航線覆蓋51個國家和地區的137個境外站點。上海海關在浦東機場年監管快件量達1.65億票,占全國總量一半。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的公告
- 四部門印發《2025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
- 拓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空間
- 電動化 電子化 可再生 國際快遞企業綠色發展穩步推進
- 深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
- 2025年將選擇34個左右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
- 三個維度數據描繪數字經濟活力圖景
- 如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政策問答·發展新質生產力)
- 累計增速連續上行,外貿大盤總體穩固——透視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數據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