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1-25 10:03:21 經濟參考報

11月24日,為期兩天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落下帷幕。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成為本次大會的關鍵詞,這與數字經濟在全球抗疫過程中對促進各國經濟復蘇、保障社會運行、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發揮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也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創造堅實基礎。
發展數字經濟的根本點必須放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發展數字經濟,既要拓展和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更高層次的需求,更要注重解決數字經濟給就業、數據安全、個人隱私、道德倫理等帶來的挑戰,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支持和幫助,彌合數字鴻溝,加強對互聯網平臺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發展數字經濟的著力點必須放在實體經濟上。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6.2%,產業數字化增加值規模達到28.8萬億元,正在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探索。但是,我國三次產業數字經濟呈現不均衡發展特征,工業數字化轉型落后于服務業,農業數字化轉型緩慢,增速顯著低于全行業平均水平。下一步,必須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升工業和農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發展數字經濟立足點必須放在依靠國內市場實現創新發展。未來一個時期,國際環境中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國發展數字經濟必須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助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堵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發展數字經濟的關鍵點必須放在創建良好的營商環境。為推進我國數字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應該堅持采取包容審慎的監管態度,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給予“觀察期”和“包容度”,充分考慮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和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格局等因素,適時推動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等政策和法規工作,強化政策制度的協調性,提高施策的精準性。數字經濟具有天然的國際性,我國政府正與世界各國推動新興領域經濟治理規則制定,積極參與數字領域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
發展數字經濟的提升點必須放在守正創新,努力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貢獻智慧。發展數字經濟,必須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雙輪驅動”,堅定不移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發展數字經濟,應該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注重原始創新,推動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實現規范發展、安全發展、創新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
- 醫藥工業“鏈”上數智化!7部門發文釋放新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