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專題報道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專題報道 > PMI指數 > 宏觀言論 > 正文

PMI顯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穩中有升

發布時間:2010-04-01 09:09:05 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PMI顯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穩中有升
                     ——從3月份PMI看經濟發展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近日發布,3月份, CFLP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5.1%,比上月上升3.1個百分點。該指數已持續13個月保持在50%以上,反映出中國經濟已走向穩定較快增長的軌道。


    3月份PMI指數呈普遍上升。11個分項指數中,所有指數均比上月上升,并且多數指數升幅較大。如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采購量指數、進口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升幅超過4個百分點。由于上升明顯,目前主要指數,如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采購量指數達到較高水平,均超過了55%。反映采購環節價格走勢變化的購進價格指數高位攀升,本月達到65.1%。
    3月份PMI指數,反映出當前經濟發展呈現如下特點:
    一是社會需求上升。
    3月份,新訂單指數為58.1%,比上月上升4.4個百分點。分行業來看,20個行業中,有16個行業高于50%,其中有6個行業達到60%以上。從調查來看,本月反映新訂單較上月上升的企業比重達到50.7%,為近年來的最高值。
    統計數據也反映出社會需求呈穩定增長勢頭。
    首先,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1-2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6%,比去年同期加快0.1個百分點。從施工和新開工項目情況看,1-2月份,累計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9.9%;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42.7%。從當前的數據來看,不僅總體投資增幅較高,而且結構也有所優化,一個可喜的變化就是民間投資趨向活躍。從投資資金結構來看,除了國家預算內、銀行貸款、利用外資以及建設單位自籌以外的其他資金,今年1-2月份,增速高達85.6%,所占比重上升到20.6%,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別提高5.1和3.4個百分點。今年,國家將重點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增長。3月24日,溫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確定了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相信有關政策措施,將帶動民間投資加快增長,為我國總體投資保持穩定快速增長加注新動力。
    其次,從居民消費來看,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基本態勢。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25052億元,同比增長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7個百分點,比2009年加快2.4個百分點。
    二是工業生產提速。
    3月份,生產指數為58.4%,比上月上升4.1個百分點。20個行業中,有17個行業高于50%,比上月增加6個行業;有6個行業達到60%以上。從調查來看,反映生產較上月加快的企業比重躍升到54.6%。從企業類型來看,生產用制成品類企業生產指數最高,逼近70%,說明當前重工業生產增勢較為強勁。
    從統計數據來看,當前工業生產增速也明顯提高。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7%,比上年同期加快16.9個百分點,比去年12月份加快2.2個百分點。

    三是進口呈明顯上升趨勢。
    3月份,進口訂單指數為53.7%,比上月上升4.6個百分點。該指數從去年8月份以來,除了今年2月份以外,一直保持在50%以上。分行業來看,20個行業中,有14個行業高于50%,其中有5個行業達到60%以上。從調查來看,在受調查的企業中,反映進口較上月上升的企業比重達到28.5%,為近年來的最高值。從統計數據來看,進口上升趨勢也較為明顯。據海關統計,2月份,我國進口總值869.1億美元,同比增加44.7%。
從目前來看,今年我國進口將呈上升趨勢。一是因為國內經濟回升向好的趨勢繼續鞏固,國內需求穩定回升;二是為調整貿易結構、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客觀上也需要適當增加進口。
    四是就業顯示回升跡象。
    3月份,從業人員指數為52.9%,比上月上升3.0個百分點。分行業來看,20個行業中,目前有15個行業高于50%,其中有2個行業達到60%以上。在受調查的企業中,反映從業人員較上月增加的企業比重上升到14.5%,之前數月大多保持在7%-8%。
    從PMI來看,當前經濟發展中,有如下問題值得關注:
    一是從物價走勢來看,既有上漲的壓力,但也有異常波動的風險。
    從購進價格指數來看,該指數自去年11月份以來,已連續5個月保持在60%以上高位,最近又見明顯攀升。3月份達到65.1%,比上月上升4.0個百分點。分行業來看,20個行業中,只有1個行業略低于50%,其余19個行業全高于50%,其中有15個行業高于60%,有4個行業高過70%。
    從統計數據來看,最近CPI、PPI雙雙上升。2月份,CPI(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1.2%;同比上漲2.7%,漲幅比上月擴大1.2個百分點。PPI(工業品出廠價格) 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5.4%,漲幅比上月擴大1.1個百分點。
    當前,我國物價走勢仍有繼續上漲的壓力。一是原材料、能源類價格上漲壓力較大。2月份,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0.3%,漲幅比上月擴大2.3個百分點;二是西南五省區旱情繼續蔓延,目前上海、重慶等已出現局部的糧價上漲現象。如果糧價不穩,會帶來新的物價上漲壓力;三是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減弱,國際原油、金屬、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開始從低位反彈,重新進入上行通道,我國面臨的輸入性通貨膨脹也呈上升趨勢。
    但也必須看到,在全球經濟逐步企穩回升但復蘇基礎尚不穩固的情況下,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風險也在增加。我們認為有下述兩方面的風險不容忽視:其一是國際“熱錢”流入帶來的價格波動風險。在我國經濟率先復蘇、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斷升溫的背景下,“后危機時代”流動性膨脹產生的國際“熱錢”,向我國市場的流動呈現出加速趨勢。“熱錢”具有更強的流動性和逐利性,經常出入石油、金屬等大宗商品,將其賦予“金融屬性”投機“炒作”,加劇了市場波動的風險。其二是由匯率變化帶來的價格波動風險。由于國際市場上商品以美元定價,但受多空因素交織影響,美元匯率變動趨向頻繁,從而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起伏,并將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國內。
    二是出口不確定性較大,回升勢頭不穩。
    雖然3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上升,達到了54.5%,但并不意味著未來出口將現穩定回升。一是從該指數來看,走勢并不穩定,波動性較大。當月上升,也可能是即期偶發因素影響,并不一定具有趨勢性。二是從國際環境來看,今年更為復雜,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國際上針對我國的貿易摩擦不斷擴大。目前國際金融危機陰霾猶存,世界各國都在急于尋找經濟增長動力,藉以加快復蘇進程,尤其對于發達國家而言,由于其刺激政策效果逐漸減弱,這種動力更為迫切。但由于其陷入高失業率和低儲蓄率兩大難題,內部可以發掘的空間有限,因而只好“眼光向外”,藉希望通過進出口改善來拉動經濟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有關國家將會加大力度,對繼續保持貿易順差的我國進行打壓,使貿易摩擦常態化。目前有關國家針對我國的貿易摩擦不斷加劇,其頻率、強度、手段和內容都不斷升級,對此要引起足夠警惕。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