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8-15 16:00:41 互聯網

在調查問卷的設計上,我們遵循了以下3個原則:一是簡煉,即所提的問題盡可能簡煉,盡量少地占用被調查者的時間,以便提高調查的回收率;二是熟悉,即提的問題是采購經理較為熟悉、比較關心、容易回答的問題,一般不采用技術性強的專業術語;三是定性,即幾乎所有問題都采用多重選擇題的形式,即有幾個相互獨立的預置答案,被調查者只需在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上打上記號即可。
采購經理調查問卷共設有12個封閉式問題,3個開放型問題。具體內容如下:
1、封閉型問題
(1)生產量:是指企業報告期內生產的符合產品質量要求的主要產品的實物數量。
(2)產品訂貨:是指企業根據報告期內正式簽定的訂、供貨合同計算出的的主要產品訂貨數量。
(3)出口訂貨:是指企業報告期內產品訂貨數量中用于出口的部分。對于沒有經常出口業務的企業應選擇“沒有出口”項。
(4)現有訂貨:是指企業報告期末止累計結余的產品訂貨數量。對于現有訂貨沒有辦法進行計算,選擇“不好估計”項。
(5)產成品庫存:是指企業報告期末止已經生產并驗收入庫但尚未售出的主要產品的產成品庫存的實物數量。
(6)采購量:是指企業報告期內購進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零部件)的實物數量。
(7)進口:是指企業在報告期內進口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零部件)的實物數量。對于不經常發生原材料進口的企業,選擇“沒有進口”項。
(8)購進價格:是指企業報告期內購進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零部件)價格水平,對于報告期購進多種原材料的企業,按照一種或幾種主要原材料價格變化趨勢來判斷,只要考慮簡單平均價格的變化。
(9)主要原材料庫存:是指企業在報告期末止已經購進并登記入庫但尚未使用的主要原材料的實物數量,企業可以在下一個報告期繼續使用。
(10)生產經營人員(雇員):是指報告期末企業主要生產經營人員的數量變化。
(11)供應商配送時間:是指報告期內企業主要原材料供應商發送貨物時間的快慢。
(12)原材料訂貨提前時間:是指企業所使用的各類原材料需求提前多長時間(大約數)進行訂貨,分為“國內采購的生產用原材料”、“進口的生產用原材料”、“生產或維修用零部件”、“生產用固定資產”等四類,不包括套期保值或投機用的原材料。每類原材料提前訂貨天數分為“隨用隨買”、“30天”、“90天”、“6個月”和“1年”。
這12個問題涵蓋了企業的生產、訂貨、庫存、價格、購進、雇員、配送等環節,其中生產量、產品訂貨、現有訂貨、出口訂貨、購進價格、原材料庫存、進口、從業人員、配送等9個問題為國際通用的調查問題,而采購量、產成品庫存是根據我國企業生產經營的具體情況增加的,并且對于從業人員進一步限制在主要生產經營人員。
2、開放型問題
(1)在本月購進的主要原材料中,價格上升或下降的有哪些?(按常用名稱列示)
(2)在企業主要原材料中,本月出現供應短缺的有哪些?(按常用名稱列示)
(3)貴企業目前在原材料采購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或困難是什么?您有何評價或建議?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
- 政策效能釋放供需恢復 物流升級助力降本增效 ——2025年一季度物流運行情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