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25 10:00:22 標準化工作部

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的《食品低溫配送中心規劃設計指南》(GB/T 38375-2019)國家標準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發布,此項國家標準將于2020年7月1日實施。現就標準制定的總體情況及標準的主要內容介紹如下:
一、背景情況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衛生、質量及安全,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著重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冷鏈物流對于保證食品的衛生、質量及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家高度重視冷鏈物流的發展,并相繼出臺相關政策予以支持。
配送是冷鏈物流重要組成,其作業效率與質量,直接影響食品冷鏈“最后一公里”的衛生、質量及安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電子商務等新零售的發展,配送日益向碎片化、海量化、多樣化、個性化、即時化發展,以儲存為主的傳統冷庫難以滿足食品配送的需求。同時,一些新建的配送中心,也存在規劃布局、設計、設施建設與設備選用、監控設施配套等不足,影響配送作業的效率與質量。所以亟需制定相關國家標準來引導冷庫企業通過設施改造,向低溫配送中心轉型升級,進而指導新建低溫配送中心的規劃與建設。本項國家標準2017年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立項,是列入國家質檢總局《支撐物流和電子商務發展的30項重要標準研究》質檢科研公益專項課題的重要標準,經過10余家起草單位的共同努力制定完成。
二、目的和意義
此項國家標準基于現代冷鏈物流運營的需要,給出了食品低溫配送中心規劃設計的總體原則,就規劃設計、主體建筑、核心功能區、道路及動線、作業設備選用、信息化管理等提出了設計與參考的標準和方法。該標準對于提高我國食品低溫配送中心新建、改建或擴建水平與質量,促進作業效率和服務質量提升、推動冷鏈物流規范化、標準化運營,提升食品冷鏈“最后一公里”的衛生、質量及安全,滿足與提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三、主要內容
本標準給出了食品低溫配送中心規劃設計的基本要求,并就規劃設計、主體建筑、核心功能區、道路及動線、作業設備選用、信息化管理等提出了設計參數與參考方法。標準適用于食品低溫配送中心的新建、改建或擴建。
標準的核心內容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1、標準對食品低溫配送中心從功能定位、全程冷鏈、潔凈等級、技術與材料的選擇、安全環保、綠色節能、主體建筑及制冷系統等方面給出了規劃和設計的總體要求。
2、在總體規劃方面,給出了氣候條件、地勢狀況、交通條件、消防要求等因素下的規劃設計要求和參照標準。
3、標準對食品低溫配送中心主體建筑-冷庫要求進行了規定,給出了建設、設計的參數及參照標準。對配套設施如站臺等給出了設計考慮的因素與相應參數。
4、標準根據作業流程和作業要求,對食品低溫配送中心的收發貨區、儲存區、流通加工區、分揀區、待發暫存區、裝卸作業區、檢測區等功能區,提出了規劃和設計要求。
5、標準對食品低溫配送中心從物流作業效率、人員安全、作業安全等方面提出了設計與優化要求,對各類作業動線及道路、物流動線、人流動線提出了規劃和設計參數。
6、標準對食品低溫配送中心各類儲存設備、物流容器、分揀設備、搬運設備、流通加工設備、檢測設備等作業設備、設施的選用條件提出了要求。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