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1-16 10:49:51 研究室

認清形勢 堅定信心
為建設物流強國貢獻裝備力量
——在“數智物裝 鏈達未來”產業發展交流會上的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賀登才
(二O二三年十一月十六日)
尊敬的各位代表、各位來賓、企業家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在“兩山理論”的誕生地,共同感知技術的魅力,預見物流發展的未來。首先,我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參加本次活動的各位代表、各位來賓、企業家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對湖州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為本次大會所作的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
借此機會,就我國物流發展的新趨勢談點個人的看法:
一是增速趨緩,調整加速。當前,我國物流業處于恢復性增長和結構性調整的關鍵時期,總體上呈現車多貨少、需求不振的態勢。特別是三年疫情之后,社會物流總額增速慢于GDP,物流需求系數持續下滑。與此同時,需求結構、供給結構、貨物結構、運輸結構等都在發生深刻變化。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越來越依賴于擴大居民消費需求;物流需求加速向原料生產地、商品消費地和貨物轉運地轉移;“提質、增效、降本”成為物流企業追求的首要目標,物流運作模式向“供應鏈全程一體化”轉換。這些變化,對物流設備裝備提供商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產業集群,物流集聚。產業集群是指在特定區域內,具有競爭與合作關系,產業鏈上下游交互關聯的廠商及其他相關機構等組成的集結地。近年來,在國家產業政策引導下,產業集群在各地蓬勃興起。比如北京的中關村創新產業集群,廣東中山古鎮的燈飾產業集群和青島的家電產業集群等。湖州吳興智能物流裝備“萬畝千億”產業,圍繞倉儲、裝卸裝備,智能化系統集成、關鍵部件及配套四大重點產業方向,智能物流裝備全產業鏈式集群顯露雛形。產業集群發展促進了物流集聚。目前,125個國家物流樞紐正在布局建設,其中24個生產服務型樞紐成為鋼鐵、汽車、裝備、家電等產業的重要支撐。
三是數字賦能,機器換人。順應我國人口老齡化和物流現代化的歷史潮流,智慧物流風起云涌,數字經濟發展迅猛。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普及應用,極大地改變了現有倉儲、運輸、配送等作業模式。以機器視覺、大數據、深度學習等為核心的倉儲管理系統、運輸管理系統和訂單管理系統等軟件平臺,為物流行業的信息識別、存儲、管理、應用開辟了更加高效的路徑。在此基礎上,數字孿生、區塊鏈等技術開始集成應用,不斷推動物流裝備從作業執行的“功能機器”向可感知、可控制、可自主決策的“智能機器”演變。
當前,物流行業面臨嚴峻困難和復雜局面。但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地位沒有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數字賦能、機器換人的大趨勢沒有變,國家大力支持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的政策導向沒有變。我們要認清形勢、堅定信心,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為建設物流強國貢獻裝備力量。
最后,獻上一首小詩,預祝本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裝備精英聚湖州,智慧綠色為主流。
“兩山理論”指方向,“物流強國”起宏圖。
謝謝大家!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