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聯合會專區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快訊 > 學會工作 > 正文

何黎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助力現代物流體系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11-18 16:34:17 學會工作部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助力現代物流體系高質量發展

——在2023年(第二十二次)中國物流學術年會上的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 何黎明

二〇二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微信圖片_20231118163154

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和大家相聚在太湖之濱的無錫,共同參加2023年(第二十二次)中國物流學術年會。首先,我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向本次年會的順利召開和即將獲得年會表彰的單位和個人表示衷心的祝賀!向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江蘇省物流產業促進會,無錫市委、市政府以及在座各位對中物聯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當前,現代物流受到黨和國家重視,物流業產業地位持續提升。現代物流一頭連接生產、一頭連接消費,具有廣闊的市場規模和豐富的應用場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高標準學術百花齊放、高素質人才隊伍茁壯成長,助力現代物流體系高質量發展具有廣闊前景。

今年以來,隨著國內國際形勢發生重要轉變,我國現代物流呈現一些新的特點。

一是社會物流需求平穩復蘇。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249萬億元,同比增長4.8%。物流業總收入9.7萬億元,同比增長4.5%,均處于平穩回升態勢。我們看到,社會物流總額增速低于GDP增速,物流需求系數持續下滑,顯示實物物流需求不太旺盛,市場復蘇整體沒有達到預期。

二是物流需求結構加快調整。今年以來,制造業升級、消費新業態、新能源“新三樣”等重點領域的需求貢獻率穩中有升,拉動社會物流總額增長。像電商物流、即時物流、供應鏈物流等細分領域保持較快增長,行業動能轉換正在煥發新的活力。

三是物流降本增效更為迫切。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社會物流費用穩中有降。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為14.3%,比上年同期回落0.4個百分點,降至有物流統計制度以來較低水平。由于物流價格總體低迷,要素成本持續上漲,物流降本增效難度加大。上游企業單純靠壓價降成本已經難以為繼,亟待尋找新的出路和方案。

四是物流市場群體日益集中。截至目前,我國A級物流企業已經超過9600家。2023年中國物流50強企業,物流業務收入合計超過2.3萬億元,占物流業總收入比重達到18%,為歷年最高水平。今年以來,骨干物流企業收入利潤好于行業平均水平,市場份額和集中度有所提升。

五是基礎設施網絡內外聯通。國內物流設施網絡獲得支持,新一批國家物流樞紐、示范物流園區、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名單正式發布。國外物流節點積極布局,像海外倉、國際物流中心在有序建設。內外聯通的物流大通道初步形成,中歐班列十年來累計開行超過7.8萬列,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品牌。

六是智慧物流賦能產業轉型。近年來,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貨運為代表的物流互聯網平臺引領發展,逐步從最初的資源匹配向產業融合轉變,服務地方產業帶,賦能區域產業升級,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智能駕駛、無人配送加快商業化應用,正在改變傳統領域分散競爭格局。

總體來看,我國物流業保持較強韌性,隨著各項政策發力和市場恢復向好,預計全年社會物流總額保持4.5-5%的增長水平。我們也要看到,我國現代物流正在進入“溫和”增長階段,突出表現在行業需求增長放緩,供過于求局面短期內難以扭轉;企業經營效益承壓,規模增長而利潤不增,甚至出現“量增利減”。一些長期掩蓋在高速增長和疫情不確定環境下的重要問題逐步顯現,現代物流體系高質量發展需要尋求新的突破。

展望未來,我國提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戰略,為現代物流“破局”發展打開了新空間。隨著產業升級、消費升級,統一大市場建設離不開現代物流暢通國內大循環。更高水平開放,企業加快“走出去”,全球資源配置離不開現代物流牽引國際大循環。內外貿一體化,出口轉內銷,融入全球市場,離不開現代物流銜接國內國際雙循環。2024年及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現代物流有望呈現下列一些趨勢:

一是大盤穩定,市場保持溫和增長。隨著財政和貨幣政策更加積極有力,社會經濟總體穩定,最終消費持續復蘇,帶動生產、進口需求穩步回升,市場溫和增長將成為新常態。

二是結構調整,需求貢獻持續分化。依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消費對物流需求貢獻將穩步增長;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精益物流、供應鏈服務成為新的增長點。服務體驗、履約能力、安全可控將更為重要。

三是產業融合,全鏈條系統化整合。當前國家間競爭是供應鏈的競爭,現代物流逐步從銷售物流向采購物流、生產物流延伸,打通供應鏈全鏈條、串通產業鏈全系統,挖掘供應鏈物流降本新空間,有望成為鏈主企業新的利潤源。

四是韌性安全,保供穩鏈更為迫切。中國經濟加快融入國際市場,屬地生產、全球流通成為趨勢,需要增強國際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部分重要商品國際依存度仍然偏高,生產資料保供穩價需要筑牢國際物流服務體系,物流保供穩鏈作用將更加突出。

五是設施聯通,物流網絡高效暢通。基礎設施深化互聯互通,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大通道不斷延伸拓寬,帶來經貿發展的新機會。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日益完善,國家物流樞紐、示范物流園區、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加強物流資源集聚、優化投資環境,有望帶動區域經濟進一步轉型升級。

六是創新驅動,數字化轉型提速。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改造傳統產業的抓手,國家提出新質生產力,就是要發揮數字經濟、平臺企業的優勢,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傳統產業將以物流為入口擁抱互聯網,再造物流發展新模式。

七是綠色低碳,釋放物流社會價值。隨著美麗中國建設加速推進,我國重啟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正式實施,物流行業作為移動源重要的排放領域日益重要。物流減排成本逐步轉變為社會價值,將助力行業全面向綠色低碳轉型。

八是多方合力,行業共治統籌協調。近年來,我國現代物流、道路貨運、交通運輸新業態、內外貿一體化等領域成立了若干部際聯席會議,政府協同、政策合力、努力增強政策獲得感。行業協會組織深化橋梁紐帶作用,標準引領、行業自律、協調利益。多方合力,開展行業共治化解矛盾取得共識。

現代物流發展離不開學術科技支撐。《“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聚焦推動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提出打造創新實用的科技與人才體系,強化物流科技創新支撐,建設物流專業人才隊伍。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中國物流學術年會,目的就是要搭建一個“產學研用”交流合作的平臺,探討學術前沿、勇攀科技高峰、破解發展難題,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高標準學術百花齊放、高素質人才隊伍茁壯成長,為加快建設物流強國,推進現代物流體系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在此,我想對廣大物流科技和教育工作者提幾點想法:

一是匯智聚力,深化物流基礎研究。堅持前沿導向,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學術攻關,深化學會重大課題研究,突出原創、應用牽引,弄懂弄通“卡脖子”技術和學術難題,形成一批有重大影響的學術研究成果。

二是聯動融合,激發產學研用新活力。堅持問題導向,有效發揮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社會咨詢作用,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好學會產學研基地作用,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轉化一批有應用價值的學術研究成果。

三是協同發展,打造創新驅動平臺。堅持戰略導向,以國家目標和行業需求為導向,統籌推進物流科創中心建設,開展創新技術集中攻關、先進模式示范推廣,打造一批處于學科前沿領域的學術成果。

各位來賓,我們今天齊聚在魚米之鄉的無錫。近年來,無錫全面構建現代物流協同發展新格局,以全球視野、全局思維系統謀劃提高城市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正在建設現代化物流樞紐示范城市。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學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無錫現代物流發展。也希望大家利用本次年會機會,結交朋友、交流經驗、探討問題。我們將與大家一起攜手,搭起學術與產業交融合作的平臺,堅持高水平科技自強自立,共同為現代物流體系高質量發展貢獻我們一份力量。

最后,預祝年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