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2-08 10:11:38 中物聯醫藥物流分會

拾光筑夢,躍見未來
探索醫藥供應鏈高質量發展之道
——在“2023第十屆醫藥物流行業年會”上的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崔忠付
2023年12月8日 江蘇·蘇州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與全國各地的醫藥供應鏈行業同仁相聚在“江南水鄉”蘇州,共同參加2023第十屆醫藥物流行業年會。在此,我謹代表主辦方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向與會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向華潤醫藥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對本次年會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本次年會以“拾光筑夢·躍見未來”為主題,共議新形勢下醫藥供應鏈高質量發展之道。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地緣政治沖突、經濟通脹、供應鏈調整等不利因素疊加,全球經濟增長動力減弱。在此背景下,我國宏觀調控組合政策發力顯效,經濟增長持續恢復。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GDP總值達91.3萬億元,同比增長5.2%;1到10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78.3萬億元,同比增長4.9%,物流需求企穩回升;2023年我國醫藥物流費用總額預計超1000億元,醫藥物流行業運行保持穩定恢復態勢。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將扎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為主要任務,以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為抓手,持續推進我國醫藥產業鏈供應鏈實現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國醫藥供應鏈模式更新迭代、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格局變革重塑,供應保障能力持續增強,醫藥產業鏈供應鏈實現協同發展。聚焦醫藥行業,呈現以下發展新特點:
一是行業市場規模整體平穩
2023年,面對國內國際宏觀環境變化、經濟下行、成本上行、下游消費疲軟等因素影響,醫藥制造業規模小幅下降。前三季度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1.84萬億元,預計2023全年將達2.5萬億元。醫藥流通行業增速保持恢復態勢,前三季度全國藥品銷售總額約2萬億元,預計2023全年將達2.89萬億元,同比增長約5%。前四家醫藥流通企業集中度將達46%,前100家醫藥流通企業集中度將達76%。醫藥行業市場規模整體平穩,供應鏈韌性進一步增強。
二是創新研發實力持續增強
近年來,在審評審批提速、政策鼓勵及資本加持等大好形勢下,我國創新藥研發投入持續加大,創新成果不斷落地。據統計,中國在研新藥總量躍居全球第二位,大批創新藥、生物藥、重點疫苗、中藥復方制劑等獲批上市。截至目前,國家藥監局累計批準創新藥品142個,通過和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品種達1112個。研發實力持續增強,供應保障能力顯著提升,供應鏈長期穩定向好,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行業新興模式不斷涌現
2023年,企業充分釋放“互聯網+”潛力,預計我國醫藥電商市場規模將達2594億元,同比增長10%。醫藥電商、“互聯網+醫療”、一站式物流服務平臺等新興模式的出現,大幅壓縮藥品流通環節、提高信息交換效率。從而倒逼醫藥企業進行供應鏈模式優化與創新,加大醫藥物流服務延伸力度,強化供應鏈上下游協同合作,提高一體化運營能力和精益化管理水平,重構醫藥供應鏈和價值鏈。
四是現代物流體系逐步建立
隨著“兩票制”、“醫藥分開”的推行,醫藥分銷渠道越發扁平化,上下游企業對供應鏈的要求日益趨嚴,促進了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的不斷轉變。國家藥監局于今年10月組織起草了《藥品現代物流規范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旨在進一步推動藥品現代物流規范化建設,提升我國醫藥物流現代化水平,助力我國醫藥供應鏈打造全球化競爭新優勢。
總體來看,在政策和市場的雙輪驅動下,我國醫藥供應鏈發展形勢向好,但仍面臨挑戰,諸如藥品追溯體系建設仍不完善、醫藥物流設施設備驗證標準尚不統一、 “最后一公里”有待進一步打通、異地設倉政策有待落地實施、應急保障體系建設有待加強等。“十四五”時期,醫藥供應鏈發展主要呈以下新趨勢:
一是集約化水平顯著提升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明確,將常態化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截至目前,國家醫保局已組織開展九批藥品集采,共覆蓋374種藥品,平均降幅超50%。在此背景下,醫藥物流企業將通過資源整合、優化流程、提質增效等方式,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促進醫藥物流產業升級。醫藥供應鏈進一步向扁平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二是數智化驅動企業轉型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當今世界已全面進入數字時代,數字化解決方案成為醫藥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品質和加強合規性的關鍵工具。企業數智化轉型案例層出不窮,智能醫藥物流中心星羅棋布,數字運營解決方案日益增多。在新興技術和利好政策的推動下,高效、安全、智慧的醫藥物流中心成為行業發展重點。
三是綠色化引領行業發展
以綠色供應鏈為抓手,推動落實“雙碳”的戰略目標,是藥企實現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企業社會責任擔當的重要體現。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共有147家藥企積極披露ESG相關報告。通過智能制造、綠色生產等舉措,打造藥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鏈條,彰顯綠色發展典范力量。對于保障我國醫藥供應鏈安全、提升供應鏈韌性具有重要意義。
四是國際化戰略布局提速
2023年是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十年間,中國與“一帶一路”合作伙伴經貿關系日益密切,貿易往來持續活躍,進一步推動醫藥產業出海。2023年1到10月,我國醫藥材及藥品進出口總額達4398億元,預計全年將達5200億元。在傳統原料藥、仿制藥走出國門的背景下,疫苗、生物創新藥等藥品的出海速度也在加快。我國本土藥企正從“孤帆遠航”到“百舸爭流”。眾多藥企紛紛布局國際市場,加快國際化戰略實施,推動醫藥外貿強勢發展。
立足“十四五”新征程,我們要順應時代潮流,破除區域壁壘,實現資源高效協同。在國內國際環境深刻變革的背景下,如何構建創新引領、科技賦能、協同發展、安全高效的現代醫藥供應鏈體系,希望各位嘉賓借由本次會議,各抒己見,充分交流,共同探索醫藥供應鏈高質量發展之道。謝謝大家!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