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3-25 10:14:35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提出,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今年要實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動。
其實早在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就聯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實施意見》,從降低物流制度成本、要素成本、稅費成本、綜合成本等六方面提出了24條降低物流成本的舉措。
那么,什么是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新形勢下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徑有哪些?
總臺央視記者 王善濤: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提出,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并強調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舉措。跟以往的類似表述相比,最重要的變化就是突出了“有效”和“全社會”兩個關鍵詞,從更高的層面對降低物流成本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數據,2023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是14.4%,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通俗地理解,就是每創造100元的GDP,需要耗費的物流費用是14.4元,比上一年要減少0.3元。
作為衡量經濟運行效率的指標,單位GDP的物流費用下降,無疑是效率提升的一個重要表現。但是,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7%、8%左右的水平相比,這一比率還是相對較高。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賀登才:一個產業結構,我們二產(工業)比例相對高些,特別是傳統產業,再一個貨物結構,我們都是煤炭、鋼鐵它就會占比高一些,如果是高附加值的貨物占比就會低一些。再一個國土面積,我們國家這種北糧南運、西煤東運這些會增加一些成本。所以調整結構、深化改革是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一個關鍵環節。
從統計數據來看,我國制造業物流總額占比超過八成,多數行業、領域物流成本占比較高。但是從當前物流服務價格來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長期處于低位;今年以來長江干散貨綜合運價指數持續位于三年內的最低水平;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中的物流服務價格指數,去年1月份以來一直位于50%以下的收縮區間。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物流工程系教授 王喜富:(記者: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運輸效率,是不是意味著物流價格越低越好?)其實這是個誤區。目前看,你比如從運輸環節角度,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大家都說無錢可賺了,其實它們成本壓縮已經比較低了。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劉宇航:物流服務的費用實際上是持續下降的,從物流行業來看,物流成本已經到了一個相對低的臨界點這么一個狀況。
降低物流成本 強化“公轉鐵”“公轉水”
專家表示,在物流服務價格處于較低水平的情況下,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主要途徑就是調結構、促改革,優化運輸結構,強化“公轉鐵”“公轉水”。
所謂的“公轉鐵”“公轉水”,也就是將部分貨物的運輸方式,從公路運輸轉為鐵路運輸、水路運輸。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物流工程系教授 王喜富:從綜合的交通運輸體系上看,我覺得著力提升鐵路貨運量和水運貨運量,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因為鐵路貨運量,我們大概統計過,每提高鐵路貨運量1個百分點,有可能帶動整個物流成本降低0.2到0.5個百分點。
舉例來看,從天津港到包頭地區運輸鉻礦石,運距800公里左右,公路運費在90元/噸,而鐵路運費只有80元/噸;從天津港到寧夏地區運輸錳礦石,運距1200公里左右,公路運費140元/噸,鐵路運費120元/噸??梢?,運距越遠,鐵路運輸的價格優勢越明顯。
另外,從統計數據來看,加快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對物流效率提升具有一定的成效,2023年集裝箱鐵水聯運同比增長超過15%,多式聯運占比穩步提升,貨物運輸平均運距、運輸費用與GDP比率均有小幅回落。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劉宇航:這兩年在推動多式聯運的方案也取得積極的效果,但是從基礎設施層面來看,我們有很大差距,比如鐵路和港口的銜接,目前要通過一些短倒的方式來實現,這就造成無效的裝卸和周轉。
專家表示,物流成本高的本質,其實是經濟運行效率不高的問題,這也與我國目前的產業結構、運輸結構密切相關,需要進一步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形成統一高效、競爭有序的物流市場。
總臺央視記者 王善濤:“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切不可將其簡單理解為降低物流企業服務價格,而應基于經濟發展全局和現代物流的全鏈條,將降本增效擺在更加重要位置,以更大力度推動制度性、結構性、管理性和技術性降成本,打造降低物流成本的升級版,進一步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