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4-11 15:55:19 中物聯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分會

數據驅動、誠信為本、創新引領
——在2025物流數據應用創新大會暨第八屆物流誠信大會的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楊國棟
2025年4月11日 安徽·蚌埠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在充滿活力的“珍珠之城”——蚌埠,一同出席“2025 物流數據應用創新大會暨第八屆物流誠信大會”。在此,我謹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出席本次會議的各位政府官員、企業家、專家學者以及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誠摯的歡迎!
蚌埠市地處淮河之畔,是華東地區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運輸方式一應俱全,構成了高效便捷的物流運輸網絡。獨特的區位優勢,讓蚌埠成為連接長三角與中西部地區的重要節點,在全國物流大格局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近年來,蚌埠市積極融入國家戰略,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在物流園區建設、智慧物流發展等方面成績斐然,已成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在此,我代表中物聯對懷遠縣人民政府、安徽神通物聯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對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2024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推動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培育,提升數據治理能力,構建數據產業生態,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力。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快速擴張。據工信部統計,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為53.9萬億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60萬億元,產業規模近5年來持續保持較快增速,數字化轉型工程取得一定成效。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物流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是數實融合的具體體現。2024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360.6萬億元,同比增長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物流運行環境不斷改善,市場規模優勢繼續鞏固,全年物流運行呈現積極變化。
在我國數字經濟與物流規模蓬勃發展的雙輪驅動下,2024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1%,比2023年下降0.3個百分點,降至2006年正式建立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說明物流業數字化轉型在助推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數據應用在物流行業數字化轉型階段起到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數據驅動---平臺經濟助推數據應用
2020年,《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并沿用至今,物流行業進入了交易平臺化的發展新階段。在網絡貨運平臺蓬勃發展的基礎上,網絡水運平臺、供應鏈平臺、多式聯運平臺應運而生,平臺企業作為獨立的經營主體產生了海量的業務數據,數據的產生、采集、分析與應用為各企業主體的經營決策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形成了“多點開花”的數據爆發增長模式。在網絡貨運“五流合一”的交易數據基礎上,為平臺企業拓展供應鏈金融、車后市場等增值服務提供良好的數據支撐,也為發展綠色物流、打造低碳/零碳供應鏈奠定基礎。
2、誠信為本---供應鏈協同實現降本增效
大力推動供應鏈一體化,降低供應鏈各節點間協同成本是踐行“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的重要舉措。在供應鏈各節點“單點數據”成熟的基礎上,通過各節點間產生的業務數據建立上下游共認的信用評價體系及認定標準,以供應鏈平臺為中心,打造集采購、運輸、倉儲、流通加工、電商、金融等于一體的協同體系,實現數據的流轉及動態信用的互認,打破各企業主體間的數據孤島壁壘,實現“由點成網”的數據流通體系和信用互認體系。
3、創新引領---構建產業新生態
2024年,由國家數據局會同有關部門舉辦了 “數據要素×”大賽,致力于豐富數據要素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場景,發揮數據價值。其中,交通運輸賽道主要聚焦于交通天氣預測、城市治理、事故分析、車聯網等場景,有效推動了交通運輸領域數據要素在各類場景的深入應用。4月3日,國家數據局印發了《關于舉辦2025年“數據要素×”大賽的通知》,我會將在國家數據局的指導下舉辦2025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要素×”交通運輸解決方案大賽,聚焦物流行業公路運輸、多式聯運、跨境電商、綠色低碳、供應鏈協同、智能裝備等多項領域,積極探索數據在物流行業各環節的應用場景,建立以數據為基礎的產業新生態。
在持續推動物流行業數據應用的基礎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多年來持續關注物流行業信用體系建設,致力于打造以數據為基礎的物流行業信用體系。
3月21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指出要堅持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場信用信息相互融合,推動社會信用體系與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各環節深度融合,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維護公平有序競爭市場秩序、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當前,我國公共信用體系的建立較為完善,但市場信用由于數據歸集路徑不明確、信用評價標準不統一、懲戒與激勵機制不完善、數據相關法規不健全等問題,市場信用體系的建設遇到一定阻力。
為彌補市場信用體系建設的不足,《文件》特別指出,要加快社會組織信用建設、有序推進自然人信用建設以及加強平臺經濟領域信用建設。為貫徹落實《文件》要求,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開展了一些列物流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在社會組織信用建設方面,中物聯成立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平臺誠信聯盟”,首批聯盟企業由29家龍頭平臺企業組成,覆蓋80%的平臺運力,以數字化信用體系建設為重要抓手,致力于破解物流行業長期存在的 “數據孤島”難題;
在有序推進自然人信用建設方面,中物聯平臺分會牽頭起草了團體標準《網絡貨運平臺實際承運人信用評價體系》,依托誠信聯盟開展實際承運人信用信息共享及聯合懲戒工作,構建了 "主體信用 + 行為信用" 雙維評價體系,建立覆蓋百萬貨車司機的動態信用檔案,通過整合交通違法、履約記錄、服務評價等多維度數據,形成司機信用分級動態預警機制;
在加強平臺經濟領域信用建設方面,中物聯平臺分會牽頭起草團體標準《網絡貨運平臺業務數據驗證》,以網絡貨運平臺實際交易數據為依托,根據金融、保險服務的業務特點,對網絡貨運平臺上產生的運單數據進行校驗,確保平臺業務的真實性,適應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方式,在合規的基礎上滿足商業監管的要求,為網絡貨運企業增信提供重要依據。
中物聯作為唯一的全國性物流與供應鏈的綜合性的行業組織,將繼續重視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持續開展誠信宣傳,以政策為導向,以標準實施為重要抓手,進一步完善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助力企業以信用為紐帶,連接上下游,為數字供應鏈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各位來賓,建立健全我國物流與供應鏈行業信用體系,需要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及企業的共同努力,希望我們物流與供應鏈同仁齊心協力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為提升物流運行的質量和效益,打造現代物流強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最后,預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
- 馬增榮赴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企業數智采購供應鏈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