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讓物流更簡單 國家物流信息平臺發布數據資源目錄
發布時間:2017-08-31 10:09:37 中國物流產品網

將貨物交給陌生貨車司機,無從核驗他們的信用記錄;運輸途中,又難以獲取車輛的位置信息;物流環節如何將風險降到最低,現在這些棘手問題都有了答案。8月30日,中國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以下簡稱“國家物流信息平臺”)數據資源目錄在浙江杭州發布,并聯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以下簡稱“中物聯”)發出倡議,共建物流誠信聯盟。
據介紹,國家物流信息平臺是交通運輸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部省共建的一項物流信息化推進工程,主要提供標準服務、交換服務、數據服務三大基礎服務。此次發布的數據目錄包括跟蹤、信用兩大類。
跟蹤數據涵蓋全球18萬艘貨運船舶實時位置及歷史軌跡數據,東北亞地區16個港口集裝箱狀態數據,全國400余萬輛12噸以上貨運車輛實時位置及歷史軌跡數據,浙江省內3大空港作業數據等。信用數據則包括道路運輸管理部門注冊登記的從業人員、車輛、企業資質信息,全國830萬家物流企業工商信息,全國司機身份證信息真實性核驗等。
中物聯統計數據顯示,作為當前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去年中國物流業從業人員超過5000萬人。物流業與互聯網的加速融合,打破了傳統的熟人合作模式,通過線上線下平臺,維系眾多陌生關系、與陌生對象開展合作,正在成為物流市場交易的常態。對此,無車承運人就有切身感受,并分享了與陌生對象開展合作的遭遇。
“去年我們有兩車貨在湖南一個服務站滯留了48個小時,我們當時并不知情,其他車輛著火的時候把我們的貨也燒了,為此我們對車輛進行了滯留和軌跡偏離預警。我們急切需要一個權威的平臺,對相關信息進行整合把關,在服務和成本之間找平衡。”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徐立明告訴記者。
杭州鵬達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翟錕介紹,去年,他們一批貨物被“黑心”司機扣留,并勒索贖金40萬元,司機被抓后交代,他已通過同樣手段,向多家物流企業騙貨、勒索達17次。翟錕坦言:“希望盡快建立物流業信用體系及失信懲戒機制,幫助我們快速、有效甄別失信者。”
現在,這些物流企業可以通過國家物流信息平臺的統一入口,實現車輛跟蹤數據和信用數據的一站式查詢,動動鼠標便能獲知貨物在途實時位置、核驗合作對象相關資質等,避免損失。
國家物流信息平臺管理中心數據產品部副主任沈國慶告訴記者:“此次發布的跟蹤數據和信用數據,既包括國家物流信息平臺自身整合的政務類公共信息、重要物流節點信息等物流公共基礎數據,也包括來自中交興路、寶船網、船訊網、數據寶等數據服務商的數據”。
沈國慶表示,目前數據已初步集聚了道路運政信息、工商注冊信息、公安身份證信息等靜態的信用數據。隨著國家物流信息平臺和中物聯共建物流誠信聯盟,物流交易過程信用記錄等動態信用數據的互聯共享也將成為可能。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