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5-06 09:30:00 科技信息部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2025年4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為49.1%,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環比下降,連續2個月低于50%。分區域看,美洲制造業PMI連續2個月低于49%,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亞洲制造業PMI較上月下降,指數在50%的臨界點;非洲制造業PMI較上月下降,指數降至50%以下;歐洲制造業PMI較上月小幅上升,指數連續兩個月略高于48%。
綜合指數變化,2025年4月,全球制造業連續2個月運行在收縮區間。分區域看,除亞洲制造業保持在榮枯線水平外,其余區域均呈現收縮態勢。美洲制造業連續2個月運行在收縮區間;非洲制造業繼上月短暫上升后,重回收縮區間;歐洲制造業保持在收縮區間,恢復力度與上月基本持平。
全球制造業持續偏弱,反映全球經濟承壓。受美國加征關稅擾動,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在逐步加大。世界主要機構降低了對未來經濟和貿易增長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2.8%,較今年1月份預測值降低0.5個百分點。世貿組織在最新發布的《全球貿易展望與統計》報告中警告,由于美國關稅政策沖擊,2025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速可能從此前接近3%的長期增長水平直接滑落至-0.2%。
可以預見,關稅問題如不能妥善解決,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會持續發酵,全球貿易增速將持續下行,進而導致經濟增速的進一步下降。世界各國也不得不面臨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重構壓力,調整貿易布局,來適應新的貿易環境。
在全球經濟恢復面臨重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堅定做正確的事情顯得尤為重要。全球各國應在尊重各方平等權利基礎上,堅定不移地繼續加強多邊經貿合作,推動貿易便利化,逐步化解美國加征關稅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
歐洲制造業仍呈現收縮態勢,PMI小幅上升
2025年4月份,歐洲制造業PMI為48.4%,較上月小幅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略高于48%。從主要國家來看,瑞典和希臘制造業PMI仍在53%以上;德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制造業PMI均較上月不同程度上升,但指數均在50%以下。
從指數變化看,歐洲制造業目前仍處于收縮態勢。美國加征關稅沖擊疊加地緣政治沖突使得歐洲本就脆弱的恢復態勢面臨更加復雜的下行壓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報告中預計歐元區2025年經濟增長率為0.8%,較年初預測下調了0.2個百分點。歐洲央行也認為歐元區經濟下行風險顯著增加。歐盟近期發布數據顯示,歐盟和歐元區4月經濟景氣指數較上月均下降1.4點,分別為94.4和93.6。歐洲通脹預期有所升溫。2025年4月,根據歐盟統計局初步估計,歐元區CPI同比上漲2.2%,整體保持穩定,但核心CPI同比上漲2.7%,同比漲幅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為近8個月最高水平,核心CPI環比漲幅為1%。核心通脹數據的上升為歐洲央行之后的貨幣政策決策帶來新的不確定性。歐洲央行發布的專業預測者調查顯示,歐元區二季度通脹預期有所上升,主要受到關稅提高和國防支出計劃的影響。
美洲制造業保持在收縮區間,PMI連續下降
2025年4月份,美洲制造業PMI為48.4%,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低于49%,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顯示美洲制造業繼續在收縮區間。主要國家數據顯示,美國制造業PMI繼續在50%以下,環比連續下降;巴西和哥倫比亞制造業PMI在50%以上;加拿大和墨西哥制造業PMI在50%以下。
ISM報告顯示,2025年4月,美國制造業PMI為48.7%,較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連續2個月低于50%。分項指數變化來看,美國制造業供需兩側繼續保持收縮態勢。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在48%以下;美國制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較上月均有明顯下降,指數分別在45%以下和48%以下,加征關稅對美國制造業貿易影響也較為顯著。企業調查顯示,被調查企業普遍反映美國加征關稅對企業的經營策略、需求計劃和利潤空間均有明顯的影響。
高盛和瑞銀等機構均認為2025年美國衰退的風險有所上升。同時,市場對加征關稅所帶來的通脹壓力擔憂也有所上升。根據密歇根大學4月民調數據顯示,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美國國內通脹幅度的預期在4月升至6.5%,創下1981年以來的最高值。民意調查機構美國蓋洛普調查結果顯示,89%的美國人認為,美國關稅政策可能會推高物價,增加生活成本。加征關稅也導致市場信心受挫。美國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數據顯示,4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五個月下降,跌至新冠疫情以來的最低水平。路透社公布的對300多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92%的受訪者認為,加征關稅對商業信心的影響是負面的。
非洲制造業降至收縮區間,PMI降至50%以下
2025年4月份,非洲制造業PMI為49.5%,較上月下降1.3個百分點,繼上月短暫回升至50%以上后,重回收縮區間。從主要國家來看,尼日利亞制造業相對穩定,制造業PMI保持在54%左右;南非制造業波動明顯,制造業PMI環比下降4個百分點,降至45%以下,今年以來持續在50%以下。
指數變化顯示,非洲制造業的穩定性依然較弱,波動較為明顯。在美國加征關稅的影響下,貿易依賴性較強的非洲經濟恢復又增加了不確定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2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增長率下調至3.8%,較1月份預測的4.2%下降0.4個百分點。美國加征關稅政策給非洲產業鏈和供應鏈升級將帶來負面影響,同時也倒逼非洲各國積極通過《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促進非洲內部貿易和投資,來提升非洲在全球貿易摩擦中的抗風險能力。此外,加強對外貿易格局的多元化布局也成為非洲各國規避關稅風險的首要選項。
亞洲制造業增速有所放緩,PMI降至50%
2025年4月份,亞洲制造業PMI為50%,較上月下降1.3個百分點。從主要國家來看,中國制造業PMI降至50%以下;印度制造業PMI在58%左右。東盟國家中,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和緬甸制造業PMI較上月均有不用程度下降,且均在50%以下;菲律賓制造業PMI在50%以上。日本和韓國制造業PMI較上月一升一降,均在50%以下。
數據變化顯示,在美國加征關稅影響下,亞洲制造業增速較上月有所放緩,指數較上月有所下降,降至榮枯線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下調了2025年亞洲經濟增長預期至3.9%,較之前預測下降0.5個百分點。面對關稅影響,亞洲發展中國家應充分利用好國內市場需求優勢,并繼續堅定推進產業升級、經濟結構優化和技術創新,來抵御美國加征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亞洲各國應繼續推進亞洲經濟一體化發展,通過加強合作,來深化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以增強亞洲區域發展的韌性,從而應對全球范圍內不確定風險的沖擊。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指數連續下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 —2025年4月份CFLP-GPMI分析
- 2025年4月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制造業PMI
- 馬增榮赴長春富晟集團有限公司走訪交流
- 2025年4月電子刊“物流標準化動態”編輯發行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3期:《集裝式移動冷庫通用技術與使用配置要求》《冷庫低碳評價指標》2項標準宣貫
- 崔忠付一行赴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星級數字化倉庫評估
- 2025年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
- 經營活動延續平穩擴張態勢,企業樂觀預期保持穩定——2025年4月份非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制造業出口短期有所收緊,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基礎——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分析
- 2025年4月份制造業PMI為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