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1-09 10:01:26 互聯網

作為中國首個物流基地的深圳,無論是政府主導下的七大物流園還是民營物流園的建設,在園區定位、數量、規模、未來發展潛力等方面,均走在了珠三角前列。
如今的七大物流園區,已是高樓拔地而起、大道寬闊通暢、各項建設工程勢如破竹。隨著七大園區相繼建成,深圳正形成一個大物流集散基地。
在七大物流園區齊頭并進,成為深圳物流業快速發展的中流砥柱的同時,銘可達物流園、美泰公路貨運物流中心、深國際華通源物流中心、深圳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白沙物流園、鐘屋物流園等區域性的物流中心也開始嶄露頭角,成為深圳物流園中不可忽視的主流力量。
物流園建設蔚然成風
目前,整個深圳物流業都在忙碌于物流園區的規劃和建設,各大園區不斷引進先進的物流設施、技術裝備和管理理念;園區內企業充分利用園區良好的軟、硬件環境,不斷提高物流運營效率,進一步提高自身競爭力,物流產業集聚作用正逐步凸顯。
除了七個市級物流園區之外,新建物流園的熱潮正成為深圳物流經濟現象中的一道風景。與此同時,深圳還形成若干區域性、節點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
“物流園區建設一直是各經濟區域提升經濟實力的重要依托。”大廣發物流總經理歐志平稱,目前占世界出口貨物一半的華南地區,珠三角占據半壁江山。珠三角地區物流園區比例偏低,與珠三角的經濟地位不相稱。
珠三角亟待發展物流園區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的確,珠三角現有的物流園區遠遠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銘可達物流董事長鄭明強告訴記者。
銘可達在擁有觀瀾物流園以后,又計劃籌建銘可達觀瀾物流分園。此外,還有落戶平湖物流園的美泰公路貨運物流中心、南山的白沙物流園、龍華的鐘屋物流園、布吉的寶鼎威物流園等民營物流園。
物流園產業聚集效應明顯
對于深圳物流園的未來,業內人士認為,物流園發展其實還有相當大的空間,鄭明強則認為“物流園怎樣和貿易及市場對接,物流園能與新型產業結合,這將是物流園所能體現出來的潛在收益,銘可達在觀瀾與富士康合作,每天創造產值達一個億,一年超過300億元。”
顯然,這是個值得想象的市場,也是銘可達物流園等民營物流園為何也同樣有興趣提及“專業化、綜合化、國際化”的原因所在。
“在國家出臺扶持物流產業的背景下,未來3~5年將是國際貿易的爆發期,這將涉及一場物流產業結構的轉型——國內物流和國際物流市場對接。”市物流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市政府將通過對筍崗-清水河物流園區的舊城改造,打造及發展一批本土型總部,并進一步引進一批外延型總部,逐漸形成總部基地聚集的“高端勢能”。
“實際上,深圳物流園建設的速度和質量,早已超出我們的預想。”市物流處相關負責人指出,未來,深圳將借助物流園的產業聚集效應,打造全球物流樞紐中心。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