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1-26 09:07:16 新華網

國家“一帶一路”規劃將江蘇連云港確定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節點城市。為承接國家賦予的門戶功能,連云港日前出臺《關于推進2015“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實施方案》,正在全力打造陸海雙向開放新格局。
物流升級;以港口為龍頭構建國際大通道
物流是經濟的血脈。作為“一帶一路”的節點城市,連云港以港口為龍頭,大力發展國際物流產業,讓東西方貨物在這里匯集并走向世界。
走進連云港中哈物流公司這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首個實體平臺,映入眼簾的是成堆的集裝箱,運輸車作業的轟鳴聲不絕于耳。這些集裝箱來自哈薩克斯坦、韓國等國家。
連云港中哈物流公司總經理劉斌告訴記者,這個物流園由哈薩克斯坦哈鐵快運股份公司和江蘇連云港港口集團共同組建。自2014年7月運行至2014年底,貨物進出總量達到70萬噸,營業收入1390萬元,盈利30多萬元。
哈鐵快運股份公司董事長葉柳巴耶夫說:“中哈共建的項目帶給我們很大的驚喜,相信和戰略伙伴連云港港口集團的通力合作能達到國家預定的目標。”
2014年連云港港口的吞吐量突破2.1億噸。連云港港口集團董事長白力群說,“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撐點和落腳點是經濟,港口將創新措施,激活和放大沿線國家的經濟交流與合作。
當前,連云港正在推進上合組織太平洋西岸國際物流中心建設,重點發展為臨港工業及大宗海運貨物提供一體化服務的航運物流業。
產業升級:以培育臨港產業為支撐升格經濟版圖
《方案》指出,今年要開工建設30萬噸級航道二期工程,加快徐圩、贛榆、灌河港區開發建設,年內新增通過能力1600萬噸以上。
連云港市委書記楊省世說,基于頂層設計的城市功能轉移,要符合“城市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功能走”的客觀規律,連云港正在大力發展臨港產業,讓中西部和中亞等地區共享發展的紅利。
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承載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新醫藥、新材料產業的合作功能區,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重點發展生命健康、食品等行業。
“依托連云港醫藥創新力強及山海相連的自然優勢,我們將著力打造生命健康產業。”連云港市委常委、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關永健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資源豐富,開發區已針對法國鵝肝及哈薩克斯坦小麥等高端食品產業做好了規劃。
徐圩新區是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的先導區,是承載產業轉移、合作加工及重化工的集聚區。徐圩新區黨工委書記石海波說,圍繞建設國際先進的重化工產業基地,徐圩正在構筑石化、循環經濟、重型裝備和現代物流及能源儲備五大產業集群。
開放升級:打造陸海東西方雙向開放新格局釋放紅利
作為“一帶一路”交匯點,連云港聯通的不僅是向西開放的陸路,還有向東開放的水路。
“隨著中日韓貿易政策不斷落地,我們打算定制更多的客貨班輪。”連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春宏說,連云港已有中遠船務等10家企業投產,合同值約66億元。
據了解,南京海關出臺了關于支持連云港發展的若干措施,如支持連云港爭取汽車整車進口口岸資質,劃定跨境商品特殊監管區域等。
“日韓是汽車及各種電子產品的出口大國,連云港在溝通東西方面有獨特優勢,擁有了相關資質后,不僅能滿足中西部的發展需求,更能培育相關產業。”連云港海關關長張軍雄說。
楊省世表示,立足“一帶一路”交匯點的地理優勢,連云港正著力打造東西方雙向開放的新格局,開放紅利將不斷惠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