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1-29 09:13:02 深圳新聞網

去年完成2403萬標準箱,同比增3.26%
國家出臺“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國務院首發海運業指導意見、廣東自貿區獲批……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動下,深圳港行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記者近日從市交委獲悉,2014年深圳港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40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26%,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三。目前,深圳港已經穩居世界級海港領先地位。
吞吐量再次位居全球第三
深圳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地處珠三角腹地,航運業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其發展速度堪稱“驚人”:用10年的時間,在 2003年吞吐量實現1000萬標準箱,躋身全球第四大港;接下來的4年,深圳港的吞吐量翻倍,突破2000萬標準箱;在經歷了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后,2013年深圳港再上一個臺階,吞吐量達到2327萬標箱,成為世界第三。
目前,深圳港擁有各類泊位159個,其中萬噸級以上67個,集裝箱專用泊位46個。截止至2014年9月,掛靠深圳港的國家集裝箱班輪航線227條,通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沿海內支線及外貿駁船航線47條,華南快線駁船服務網絡覆蓋泛珠三角51個碼頭,海鐵聯運班列12條,海鐵聯運箱量12.47萬標箱,同比增長7.37%。深圳港泊船運輸箱量為213.59萬標箱,同比增長10.96%。一系列的數據表明,深圳港已經成為世界級的海港。
全球最大貨輪成功靠泊
在過去的一年,為了提升深圳港超大型船舶靠泊能力,深圳市交委與交通部保持著頻繁的溝通。目前,深圳港東西港區共有30個集裝箱泊位通過了升級改造或重新核定了靠泊等級。在取得了海事局的認可后,深圳港取消了“一船一議”的靠泊申請方式,實現了17.5萬噸集裝箱船無審批靠泊,進一步提升了港口的靠泊能力。
2014年12月13日,全球最大的貨輪“中海環球”號首航成功靠泊深圳鹽田港。“中海環球”號全長400米,寬近60米,高達73米,船體大小超過 4個標準足球場,可裝載1.91萬標準箱。船身長度比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空母艦長67米,被譽為海運界的“A380”。“中海環球”號的投入使用,打破了此前由“馬士基—邁克—凱尼—穆勒”號保持的最大集裝箱船紀錄,成為目前世界最大的集裝箱貨船。
此次首航,“中海環球”號在鹽田國際裝載約5000標準箱,側面顯示了深圳港作為超大型船舶首選港和樞紐港的地位和實力。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