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2-04 10:05:24 深圳晚報
關注中物聯
物流、過境功能淡化,城市配套的居住功能突出,商務功能潛力大
北環大道未來會形成“商務功能帶”
1994年,北環快速干道主車道通車,21年來,北環大道的規劃理念、設計標準、施工質量和當時驚人的建設速度,一直為人稱道;21年來,北環大道的每一次改建,都引領著一波經濟浪潮,提升了質量,拓寬了領域,延伸了視野。
建筑企業滿腔熱血
1993年是深圳快速路系統建設的第一年,建設的重點就是北環快速干道。它是北環線的西段,西起南頭,東至泥崗,全長20.84公里。
上世紀九十年代,深圳以“發展才是硬道理”為口號,投入到開發建設熱潮之中。在北環大道邊上,最早起步的也正是建筑型企業。
“那時同事間相互串通,早晨還在上班,晚上背著包上火車走了”。深圳某建筑企業經理說,“到了深圳,白天找工作,晚上在街頭喝啤酒。凡是沒打退堂鼓的人,現在結果都比較好。”
高新技術企業隨大道奔騰
1991年建立人才智力市場和1995年起免征應屆大學生“城市容納費”兩項政策,就讓深圳收獲了10余萬高素質的“年輕頭腦”。人才優勢使得深圳在經濟上突飛猛進,一批制造業企業陸續扎根北環大道兩側,蓬勃發展。
經歷了快速發展的奇跡后,深圳制造逐步轉為深圳創造。進入新世紀,光啟科學、海普瑞、大族激光等一批高科技企業在北環大道奔騰。
在北環大道最西端,還有一片聚集全國目光的區域——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該區域總用地面積1492公頃,總建設規模約2600萬至3000萬平方米。前海產業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GDP達1500億元人民幣。
專家觀點
道路是城市發展的引擎
從深圳近年發展來看,創新驅動的新引擎已經開始發力。以去年的經濟數據為例,深圳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高速增長,對GDP增量的貢獻超過一半。PCT國際專利申請增長15%,約占全國的一半,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6倍。深圳位列《福布斯》“2014中國大陸最具創新力城市”榜首,在“2014中美創新人物”中國10人中,深圳占據一半。
“北環大道在帶動深圳經濟發展中,最關鍵的作用是物流作用。”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城市發展與園區經濟規劃研究所周軍民博士表示,深圳最早的物流大道是從鹽田港到蛇口港。北環大道作為早期物流中間通道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鹽田北往橫崗道路的逐步完善,如今北環大道物流作用、過境功能也淡化了。”
周軍民表示,“北環大道南山段商務功能潛力較大,尤其近幾年,高新區的北環以北、北環以南發展尤為明顯。高新區南北片區的更新改造,尤其西麗總部基地區域建設,北環大道未來的‘商務功能帶’就會形成,并與北環西部的前海片區會連成一體,所以未來北環大道的經濟拉動作用對城市經濟功能布置起到的作用會進一步強化。”
周軍民認為,北環大道福田和羅湖路段,未來主要城市居住配套功能的作用會進一步強化,因此福田和羅湖路段應該強化城市市政道路的功能,提高道路的通行質量、監管等,盡可能減少對周邊市民居住方面的影響,包括降噪、強化監管監控等。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