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2-09 10:03:56 重慶晨報
關注中物聯
當傳統春節遇到網絡,年味悄然發生了改變。紅包在朋友圈里擴散、網絡上采購年貨提前快遞到家、支付寶給晚輩發壓歲錢……網絡時代的別樣年味,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網上買年貨快遞到家
羅橙在市內一家國企做文案。這幾天,她正忙著為回合川老家做準備。“以前總是大包小包往家拎,今年我選擇先在網上買好,讓快遞送回去,我們還沒到家,爸媽的年貨已經到了。”
羅橙說,利用休息時間,她在網上給父母買了衣服、給孩子買了玩具、給外甥買了故事書,“春節前他們就能收到我的心意。”
此外,羅橙還在網上買了很多糖果、零食,這些都是在商場買不到的。羅橙說,這些東西提回家,各種新奇的年貨保準孩子們都非常喜歡。
重慶晨報記者發現,像羅橙這樣,將網絡作為購買年貨主陣地的市民不在少數。市民李女士今年就沒有像往年般辛苦地買豬肉灌香腸,而是讓女兒網購了20多斤的臘肉香腸過年備用。“女兒去年在這家網店買過一點,我們嘗了覺得不錯,今年干脆就省點事。”
朋友圈里領紅包
壓歲錢是所有人童年最大的誘惑。而今年,壓歲錢不再僅僅是長輩送給晚輩的拜年禮,它變成了好友之間互相娛樂的網絡紅包。
“前幾天,我刷朋友圈,發現好幾個好友發放的紅包。”市民晨蘭說,雖然自己只刷到5塊錢,但是感覺很有趣、很新奇。興奮之余,晨蘭也將100塊錢“塞入紅包”,每個紅包的金額隨機分配,多的能拿到幾塊錢,少的只有幾毛錢。
記者發現,通常在微信群里發出的紅包,瞬間就會被幾十人秒殺,一百多個紅包在群里一發,幾秒內紅包就一掃而光。
“忙活一晚上,也搶不到幾塊錢的紅包,更多的是一種參與、游戲的心態。”大學生張偉告訴記者,為了搶紅包,他甚至熬到了晚上兩點多,搶到兩塊錢紅包的高興勁,一點也不亞于收到爸媽200元的紅包。“其實就是玩個游戲,湊個熱鬧,并不是真的想要那幾塊錢的紅包。”張偉說。
過年要在單位值班的魏續回不了家,但晚輩們的壓歲錢可一分都少不了。“我都想好了,把壓歲錢通過支付寶一一打給他們,這樣方便,孩子們也開心。”
而大學生王燕已經開始在構思春節的拜年信息。去年,她只是在自己的微信里發了一條拜年信息,所有好友都能看得見。“這是我精心編寫的,比群發的短信更有意義。”
春節是情感交流的機會
知名獨立學者林浩說,如今衣食住行水平大為提高,人們過年的角色發生了轉換,從物質上得到的幸福感就減少了。春節對每個中國人來說,更多是情感的交流。從傳統的年俗到現代的網絡,過年的方式雖然不斷發生著變化,但卻難以改變其精神內涵。陪陪家人、孝敬老人、探親訪友……“年味”里承載的是親情與友情,承載的是對來年生活的美好憧憬。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