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2-12 09:23:09 第一財經日報
關注中物聯
2月10日,多家媒體稱市場傳網售處方藥新政或將在今年春節后出臺。受此消息影響,10日當天,醫藥電商集體大漲,11日醫藥電商代表的“三堂一通”再次漲?;蛘弑P中觸及漲停。
早在去年5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就《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社會意見,其中規定,互聯網銷售處方藥的藩籬將被打破。目前市場普遍預計在春節后將會公布。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預計2015年醫藥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百億,處方藥政策約束一旦打開,醫藥電商的市場空間有望從目前的近2000億非處方藥,向近萬億市場擴展,行業將實現從新業態到廣泛應用業態的跨越,預計慢性病、常見病類口服藥最先受益。
興業證券分析師項軍則認為,中美對比發現,中國藥品電商的潛在空間巨大,如果中國醫療環境支持,藥品電商具備“低價長尾”特征,適合中國土壤,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按照2013年藥品基數,中國藥品網購市場理論空間為2300億元。
但是項軍也認為,雖然中國藥品電商理論空間大,但藥品電商要獲得實質性發展仍然面對較多挑戰,中國藥品電商面臨的政策困境是網上限售處方藥、醫藥不分開處方難外流、醫保不能線上支付、醫保統籌賬(醫保占比最大部分,只在醫院使用)不能用于零售終端支付,中國藥品電商未來的崛起需要解決上述問題,必將伴隨醫療生態圈的改變,生態圈的改變需要協調多方利益,是一個較緩慢的過程。
目前,美國網上售藥占比達到30%,中國網上售藥占比僅0.35%,項軍認為,這主要在于兩國醫療環境不同:在中國占比80%的處方藥不能網售,線上難以拿到處方,線上醫保不能支付,在美國,線上有處方,有醫保支付。
東興證券醫藥行業一位分析師認為,“我們可以容忍傳統電商一到三天的配送時間,但我們無法想象拿到處方后要花費相同的時間才能買到藥品”。他預計,也許不急不重的慢性病患者會選擇網售,對于整個醫藥商業的互聯網化,本質上需要線下的實體渠道,這才是醫藥電商的發展關鍵。
上述分析師認為,看好醫藥商業在網售處方藥相關政策放開后的發展前景,但行業的真正繁榮,與醫改的推進步伐緊密相關,在醫改時間表尚不明朗的今時今日,一個獨立政策的出臺只是為醫藥商業打開了互聯網的發展和想象空間,而真正大幅發展尚待時日。
“處方電子化、處方藥網購放開、醫生多點執業、跨地區醫保打通,這四個政策出臺后,才能打造一個完整的互聯網醫療生態圈,包括阿里在內,互聯網醫療的公司都在等政策。”一家醫藥上市公司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