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3-05 10:54:11 證券時報
關注中物聯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接受采訪時表示,快遞服務、安全和企業經營等方面,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下一步,國家郵政局要著手推動“五個郵政”建設,促進我國由快遞大國向快遞強國發展。
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39.6億件,同比增長51.9%;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045.4億元,同比增長41.9%。2014年,我國的快遞業務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對于1年接近140億件的快遞規模,馬軍勝表示,這相當于每天大約有4000萬件快遞在寄遞途中,每秒鐘就有約440件。在“雙11”期間,一秒鐘就發出了超過1000件快遞,這在世界各國都是絕無僅有的。這意味著我國快遞業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快遞已進入千家萬戶和億萬商家,成為一項不可或缺的服務。
馬軍勝認為,這個成績的確鼓舞人心,但也要清醒認識到,中國是快遞大國,但還不是強國。下一步,國家郵政局要著手推動“五個郵政”建設,促進我國由快遞大國向快遞強國發展。
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國君認為,郵政快遞業務的做強做大,將有助于促進我國的商品流通和消費升級。現在的快遞業務有三個新的定位,即成為服務業的關鍵產業、替代傳統流通方式和刺激消費升級的現代產業、物流領域的先導性產業。趙國君認為,網購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一發展,需要信息、支付和物流的“三流”結合。
數據顯示,2014年的全國快遞業務中,同城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65.9億元,同比增長59.8%;異地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130.6億元,同比增長36.4%;國際及港澳臺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15.9億元,同比增長16.7%。
馬軍勝表示,目前我國郵政行業有快遞服務、郵政服務兩大領域。郵政服務是我們國家公共服務的組成部分,之前沒有通郵的8440個鄉鎮,已有93%補建了郵政局所,到2015年底也將全部通郵。這樣,沒有快遞的地方可以通過郵政網絡,保證網購物品送到人們手中。
“快遞下鄉”服務也促進了農產品銷售,帶動了農民增收。馬軍勝表示,通過這個平臺,很多農村的特色農副產品可以直接進城了,比如湖北的蓮藕、陜西的蘋果、廣西百色的香芒、山東的櫻桃、廣東的荔枝等。這對促進消費和帶動農民致富意義重大。馬軍勝認為,這塊市場才剛剛起步,未來的發展大有潛力。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