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4-08 11:23:36 互聯網

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并最終圈定18個省,新疆和福建被定為核心區域。這份“愿景與行動綱領”讓“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終于落了地。
與此同時,山西豐礦物流有限責任公司也將煤炭物流業務開進了新疆阿克蘇。乘著這股春風,走上“一帶一路”的奮進之路。
無疑,“一帶一路”是一個偉大的戰略,試圖通過合作投資推動周邊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裝備制造業出去,進而推進國內產能過剩行業到資源富集、市場需求大的國家建立生產基地,推動消化國內的過剩產能。因此,“一帶一路”將帶給相關行業及企業巨大的發展機會,這其中也包括中小企業。
中國推動的是包括歐亞大陸在內的世界各國,構建一個互惠互利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潛臺詞就是大家在一起好好合作、好好玩耍、好好過日子。
以上的說法似乎太高大上了,距離我們中小企業遙不可及。那么換個角度,單從名字看,“一帶一路”強調的就是“路”和“帶”。它釋放了一個信號,就是中國仍至世界,未來將更加重視物流,更加重視互聯互通,所以,我們物流行業的機會來了。
機會一:增強互聯互通的能力
交通與物流的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物流企業可以憑借自身產權明晰、機制靈活、純商業化運作等優勢,從市場策略出發,基于用戶需求快速調整改變運營模式,快速成長,從而增強互聯互通能力。
機會二:物資的國際間流動必然給物流企業帶來商機和“走出去”的契機
“一帶一路”首先要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拓展相互投資領域,推動新興產業間的合作。這樣的話,就必然會產生物資、資金的國際間流動,隨之必然會給物流企業帶來商機。
機會三:有利于推進立體物流服務網絡平臺建設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經濟欠發達國家,物流資源多呈碎片化,尤其在物流服務網絡及平臺構筑上,越是欠發達國家越充滿機遇。無論是物流服務網絡,還是物流APP等移動客戶端,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機會四:發力細分市場
物流企業也可對特定客戶群體推出專屬的產品和相關服務,在細分市場上獨樹一幟,比如:可以面向華人群體構建虛擬網,提供種種附加服務;為優質的客戶提供性能可靠的交易網絡,同時還可將金融服務、管理式電子交易平臺等服務打包集成,形成全套解決方案。
“看著世界地圖做企業,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想想都美不勝收。但是,我們也不能笑得太早,因為我們將面臨的挑戰也是空前的。
挑戰一:管理效率不高,精細化程度不夠
曾經聽過一種說法:從廣州運送貨物到北京的運費,比從中國運到美國的運費還要高。物流效率低下的原因,除了產業布局不合理導致商品需要長距離、大規模運輸,以及企業供、產、銷各環節銜接不科學而增加倉儲成本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需求與資源沒有得到有效的整合與匹配。比如:找車找貨的方式單一,浪費很多時間;往往是去了一個不熟悉的地方還要空車返回。
挑戰二:思維傳統,缺乏創新性
我國物流業的組織化、專業化、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企業多、小、散、弱的格局一直存在。特別在移動互聯時代,對互聯網經濟尚未透徹的理解,缺乏創新能力和網絡融合能力。
挑戰三:對相關的政策法律和信息缺乏了解
信息不對稱,免不了會吃虧上當。了解外部市場環境,熟悉國際通行規則和主要目標國法律法規,規范化運作,遵守當地法律,才能在國際市場上長久的生存,并可用法律武器來最終保護自己。中小企業缺乏國際市場調研和專業知識及人才。
挑戰四:可持續發展理念不足,把控風險能力不足
中小企業“走出去”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比如:對當地環境了解不夠,莽撞走出去,有時帶一點冒險和僥幸心理。或是,可持續發展理念不足,往往是什么賺錢快做什么,而不是可持續的理念。
政策所指,正是中小企業最大的商機所在。對外開放和思路有關系,和地理位置沒關系。新“絲路” 有了,就看你有沒有新“思路”。你的公司、你的行業,甚至你個人借著這“一帶一路”,也將成了開放的前沿,有沒有?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