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05 10:13:34 銀川日報

5月1日起,銀川市正式實行郵政、快遞行業寄遞實名制,用政策“布網”引導行業良性發展,這意味著——
5月1日起,銀川市正式實行郵政、快遞行業寄遞實名制,6月1日起,這一制度將在全區范圍內推廣執行,屆時,除了郵件、快件寄遞行業,物流行業也將實行實名制。近日,記者走訪了銀川市多家快遞企業,傾聽關于寄遞實名制的各方“聲音”。
企業嚴把寄遞“驗視關”
“您好,請您出示一下身份證并登記,開箱配合驗貨。”5月1日,順豐快遞金花點部的工作人員向前來寄遞快件的市民周女士說道。周女士表示不解,“為什么要看身份證?以前都沒有過。”點部主管孫明向周女士解釋銀川市快遞行業新規,“為保證郵件安全,從今天起,快遞企業就正式開始實行寄遞實名制了。”周女士豁然道:“原來是這樣,實名寄遞確實很有必要。”
5月1日,記者看到,銀川市多家快遞企業內均懸掛起“嚴格執行收寄驗視,認真落實實名寄遞”的條幅。據銀川市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科科長武立軍介紹,實施寄遞實名制,即要求郵政、快遞企業要對交寄快件用戶本人的有效身份證件進行認真核對,并登記《快件實名制寄遞登記本》,未出示或拒絕出示有效身份證件的不得收寄,嚴把寄遞驗視關。
“我們對收寄的快件100%實行先‘驗視’后‘封箱’制度,在快件詳情單上加蓋‘收寄驗視章’。”申通快遞相關負責人說道,“同時還配備專職安檢人員對快件100%通過X光機進行安檢,相關安全檢查資料保存30天以上,驗視環節薄弱的情況將得到根本改善。”
記者了解到,目前,銀川市圓通、中通、韻達等快遞企業執行寄遞實名情況較為順利,大部分市民比較配合查看身份證的要求。“現在每天要收寄很多包裹,如果收到一個惡意包裹,想追究是誰寄的都沒辦法,寄遞實名制是必要的安全保障。”市民鄧先生說道。
實名制未影響工作效率
在快遞行業已摸爬滾打十多個年頭,孫明見證了快遞行業的發展,也洞悉著快遞行業的“黑洞”。“從起初不聞不問只收件,再到派件實名制和今天的寄遞實名制,這些年每當有相關政策發布,都會明顯促進郵政、快遞行業的規范與進步。”孫明告訴記者。但同時,孫明表示,當下快遞企業的盈利模式比較單一,僅憑借寄遞快遞的運費獲得收入,快遞行業競爭又激烈,為了維持生存,快遞企業必須以量來保證收益,派件、寄遞實名制可能會影響收寄快件的速度,導致成本上升,從而有可能影響執行力度。
截至5月4日,寄遞實名制已實行了4天,記者在申通、圓通、順豐等快遞企業了解到,“驗視”環節并沒有太大影響工作效率,各快遞企業均表示會通力配合。申通快遞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大多數市民比較配合,我們也通過培訓提高快遞員寄遞實名驗視意識。現在平均每次收件過程約為3到5分鐘左右,對收件速度沒有特別大的影響。”
另一名業內人士則向記者坦言:“盡管實名制能規范行業的發展,快遞企業的自我監管仍是個關鍵環節。”
操作細節仍有待改進
市民李小姐是“網購達人”,她表示,收寄物品是一件很隱私的事,對于寄遞實名制,她仍心存疑慮,“這樣一來,個人隱私很容易泄露。”
“寄遞渠道網點多、資費低廉、人貨分離,導致安全問題觸點多,防范難。”市郵政管理局局長王瑞軍說,而這是整個快遞行業的急速擴張與管理的不匹配,以及第三方安全監管的缺失造成的。
而針對市民擔心“快遞實名制”會造成個人信息泄露,銀川市郵政管理局在信息安全方面做了較為充分的考慮,在全市快遞企業建立起了運單集中銷毀制度,要求快遞企業必須指定專人保管《快件實名制寄遞登記本》,保存期限為1年,防止信息泄露,確保用戶信息安全。資料保存期滿后,《快件實名制寄遞登記本》在郵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監督下銷毀。制度施行后,郵政部門將聯合郵路安全監管單位開展寄遞行業安全執法大檢查,對不嚴格執行郵件、快件實名寄遞制度的寄遞企業和具體收件人員實行“黑名單”制度。
此外,有市民表示:“寄遞快件時,快遞員只核實運單上的姓名與身份證是否一致,這種方式并不安全。如果有人辦理假證寄遞違禁品,快遞員又難以識別,實名制就有可能徒有虛名。”
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寄遞實名制對犯罪分子有一定的震懾作用,但市民的擔憂也不無道理。目前,郵政法律法規中還沒有相應的支撐,操作辦法上仍有待改進,“但將以寄遞實名制為契機,在執行操作性、嚴密性等各個方面不斷摸索,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確保實名制落到實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