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14 10:08:34 中國江蘇網

忽如一夜之間,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徹底改變了往日一成不變的生活規律,太多的民眾樂于坐在家中借助手機或者電腦享受電子商務帶來的便捷。面對眾多弱小物流企業迅速壯大,家大業大的鐵總自然不會穩坐釣魚臺,必將借助勁吹的市場春風參與物流的博弈。
《人民日報》消息,5月13日,中國鐵路總公司老總盛光祖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專訪時強調;力爭用三年時間將鐵路物流發展成世界一流的物流企業,信心不可謂不大,的確引人振奮,再聯想到日前在沈陽召開的全路物流建設工作會議上,鐵總首次把加快物流建設作為今后工作重中之重。凡事皆有因,借用交通運輸部公布的一組數字就不難理解鐵路為何把工作重點轉移。2015年一季度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7.04億噸,同比下降8.9%,而公路貨運發送量達到72億噸,同比增長6.4%,貨物周轉量完成13103億噸,同比增長7.1%。依靠貨運賺錢的鐵路卻在市場的運作中走下坡路,這是一道值得鐵總深思的思考題,并且就活生生擺在面前。
市場有靈魂,但是市場的靈魂處在相對公正的立場,不以物喜也不以己悲。無論是硝煙彌漫的物流市場,還是狼煙四起的快運爭奪戰,都始終遵循著一個法則;數字和業績才是能實實在在擺到桌面的唯一砝碼。
國家鐵路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更有著其他物流業難以相背的高鐵快運,為何仍徘徊在火熱的物流業大門外?一句話概括,意識決定形態。經濟發展的新形態倒逼鐵路貨運改革轉型,等不起,更靠不起。盡管步入市場的鐵路也加快貨運改革的步伐,客貨分離,成立獨立的貨運公司,但是在快速發展的物流市場份額中,屬于鐵路的只有區區的2.2%,不能不說意識形態的轉型遠遠跟不上市場變化快。當然,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也是影響鐵路貨運下滑的誘因之一。坐.等.靠,這是國家鐵路秉承多少年的經營思維,尤其體現在貨物運輸上,皇帝女兒不愁嫁,緊張的車皮和低價的運費就是王牌,不怕貨主不上門。可事實卻讓皇帝女兒自己都愁嫁,以上海局貨運為例,去年全局不僅“黑貨”下降10.9%,“白貨”市場更是同比下降12.5%,作為擁有高鐵里程最多的上海鐵路局,并且自身還處在經濟比較發達的長三角地區,貨運業務都急劇下滑,那么其他處在相對不太發達地區的路局,結果更可想而知。殘酷事實把鐵路自身弊端展露無遺。這也是物流業興旺的春風為何繞開鐵路吹的根源所在。
錯過了物流發展的黃金十年,即使抓住尾聲也還有奮起的可能,總比最終被邊緣化要好得多,在沈陽召開的物流建設會議上,總公司也因利勢導,最終針對物流業的下步去向作了頂層設計;首先是意識形態徹底轉型,其次是大力招攬人才,再借助媒體的強大優勢,發動宣傳戰。讓民眾從內心深刻感受到鐵路的巨變。發展是硬道理,但硬發展絕不是市場推崇的科學規律,2.2%的市場份額簡明扼要的警醒著處在改革中的國家鐵路。
社會物流之所以脫穎而出,靠的就是靈活便捷,還有實惠得到市場的認可,相比較鐵路運輸,依然按部就班,沿襲著老路,思維僵化,經營理念落后導致不被市場接受,被近似邊緣化也是必然的結果。
轉型必然伴隨著陣痛,理想與現實也終究存在著距離。市場的繁榮與蕭條總是與硝煙彌漫的競爭脫不了干系,因為有了對比,有了毋庸置疑的數字,危機感才會滲入到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抉擇中。有了頂層設計的國家鐵路,借助自身優良的設施,以及徹底的意識轉型,相信在今后的物流市場博弈中,定會把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急劇縮小,成為物流業當之無愧的老大,這個日子一定不會太遙遠。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